一种岩棉复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265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岩棉复合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底壁贯穿开设有下通孔,所述下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墙栓,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连接板上的卡块嵌入第一连接板上的卡槽内后,可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稳定性,最后工作人员再将连墙栓透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嵌入墙体内,从而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拼接工作,避免出现滑动脱离,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操作,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安装工期缩短。使安装工期缩短。使安装工期缩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棉复合板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板
,具体涉及一种岩棉复合板。

技术介绍

[0002]岩棉复合板是在岩棉板的基础上增加了水泥砂浆抹面,加固了岩棉板的硬度,直接省去了施工时上墙抹灰的过程,使岩棉板在安装使用中工期缩短,岩棉板是以玄武岩及其它天然矿石等为主要原料,岩棉板经高温熔融成纤,加入适量粘结剂,固化加工而制成的;目前,现有的岩棉复合板在安装时,通常需要使用胶水进行辅助拼接,操作较为繁琐,易致使连接不紧凑,不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操作,使工作强度提高,从而延长了安装工期,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岩棉复合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岩棉复合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岩棉复合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底壁贯穿开设有下通孔,所述下通孔的内部设置有连墙栓,且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设于卡槽的内部,且所述卡槽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上通孔,所述连墙栓通过上通孔和下通孔促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多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阶梯孔,所述第一阶梯孔对应于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一阶梯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卡块之间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开设有贯穿于第二连接板的第二阶梯孔,所述第二阶梯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本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孔对应于第二阶梯孔,且所述第二本体与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卡槽呈梯形槽,所述卡块呈梯形块。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1]本技术中,通过对第一螺栓的安装,使得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板能够固定连接,而对第二螺栓的安装,使得第二本体和第二连接板能够固定连接,以此将第二连接板上的卡块嵌入第一连接板上的卡槽内后,可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稳定性,最后工作人员再将连墙栓透过上通孔和下通孔嵌入墙体内,从而实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拼接工作,避免出现滑动脱离,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操作,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安装工期缩短。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本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本体;2、第二本体;3、第一连接板;4、第二连接板;5、卡槽;6、下通孔;7、连墙栓;8、卡块;9、上通孔;10、第一定位孔;11、第一阶梯孔;12、第一螺栓;13、通槽;14、第二阶梯孔;15、第二螺栓;16、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岩棉复合板,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第一本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第二本体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板4,且第一连接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5,卡槽5的内底壁贯穿开设有下通孔6,下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连墙栓7,且第二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8,卡块8设于卡槽5的内部,且卡槽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上通孔9,连墙栓7通过上通孔9和下通孔6促使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连接。
[0022]进一步的,上述中描述了第一本体1的两侧安装第一连接板3,第二本体2的两侧安装第二连接板4,以此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但连接方式不限于上述的描述,也可进行第一本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另一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板4,而第二本体2的一侧安装适配于第一连接板3的第二连接板4,另一侧安装适配于第二连接板4的第一连接板3,从而也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0,多个卡槽5的内壁分别贯穿开设有第一阶梯孔11,第一阶梯孔11对应于第一定位孔10,且第一阶梯孔1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栓12。
[0024]具体的,通过第一定位孔10、第一阶梯孔11和第一螺栓12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一连接板3可与第一本体1固定连接,从而利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拼接工作。
[002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卡块8之间设置有通槽13,通槽13的内壁开设有贯穿于第二连接板4的第二阶梯孔14,第二阶梯孔14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栓15,第二本体2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16,第二定位孔16对应于第二阶梯孔14,且第二本体2与第二连接板4通过第二螺栓15固定连接。
[0026]具体的,通过第二阶梯孔14、第二螺栓15和第二定位孔16的相互配合,使得第二本
体2和第二连接板4能够固定连接,从而利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拼接工作。
[0027]在本实施例中,卡槽5呈梯形槽,卡块8呈梯形块,其设计的作用是利于提高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的连接稳定性,从而保证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稳定性。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时,第一连接板3通过第一螺栓12的安装,使得第一本体1和第一连接板3能够固定连接,而第二连接板4通过第二螺栓15的安装,使得第二本体2和第二连接板4能够固定连接,以此将第二连接板4上的卡块8嵌入第一连接板3上的卡槽5内后,可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连接稳定性,最后工作人员再将连墙栓7透过上通孔9和下通孔6嵌入墙体内,从而实现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的拼接工作,避免出现滑动脱离,操作简便,省时省力,便于工作人员安装操作,进而降低了工作强度,使安装工期缩短。
[0029]在本技术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棉复合板,包括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二本体(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连接板(4),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卡槽(5),所述卡槽(5)的内底壁贯穿开设有下通孔(6),所述下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连墙栓(7),且所述第二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块(8),所述卡块(8)设于卡槽(5)的内部,且所述卡槽(5)的顶部贯穿开设有上通孔(9),所述连墙栓(7)通过上通孔(9)和下通孔(6)促使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棉复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0),多个所述卡槽(5)的内壁分别贯穿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甫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兰亭雅居新型环保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