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44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棉被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采摘完成的棉花进行晾干、去籽。步骤二:将晾干、去籽后的棉花送入除杂设备进行去除杂质、断纤维和短纤维。步骤三:通过梳理设备改变留下的长纤维棉花原料的纤维分梳排列方向。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处理完成的棉花送入弹花机内部进行除尘并均匀混合;该种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通过设置除杂设备,除杂设备能够通过梳理的过程将断纤维、短纤维和杂质进行筛选去除,且通过错位层层叠加的形式进行编织,避免了普通絮片断裂的情况,通过本工艺流程能够使棉被具有水洗后棉纤维不断层、不打团、不跑棉的效果。不跑棉的效果。不跑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棉被生产
,具体为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长绒棉品质优良,其纤维柔长,一般为33~39毫米,最长可达64毫米;细度为7000~8500米/克,宽度15~16微米;强度较高,为4~5克力/根,断裂长度33~40千米;转曲较多,为80~120个/厘米;因此长绒棉常用于支撑棉花被供人们使用,棉花被作为传统的保暖材料,由于棉纤维细度较细有天然卷曲,截面有中腔,所以保暖性较好,又由于它具有透气、透湿等优点,长绒棉制成的棉花被广受人们欢迎。
[0003]目前在制作长绒棉的棉花被时,制作前需要对长绒棉进行多道工序的处理,在进行除尘以及除杂工序时,首先通过混开棉机对棉花进行开松、混合以及除杂,再通过振动给棉机使得棉花均匀混合,最后通过凝棉器将混合均匀的棉流传送至梳棉机中进行下一步处理。
[0004]但是,目前在选取棉花时只是通过除杂和梳理的过程对棉花的纤维长度进行把控,纤维长度在筛选时不够精细,不能够将断纤维、短纤维和杂质清除干净,因此生产处的棉被的韧性较差,且内部还有杂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以至少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之一。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对采摘完成的棉花进行晾干、去籽。r/>[0008]步骤二:将晾干、去籽后的棉花送入除杂设备进行去除杂质、断纤维和短纤维。
[0009]步骤三:通过梳理设备改变留下的长纤维棉花原料的纤维分梳排列方向。
[0010]步骤四:通过成型设备将原棉制作成纤维絮片。
[0011]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处理完成的纤维絮片通过铺棉机铺成棉胚。
[0012]步骤六:制作好的棉胚通过电脑绗缝机将棉被固点均匀缝制。
[0013]步骤七:根据需要通过驱动断棉设备对棉胚长度进行断开。
[0014]步骤八:操作围纱设备将棉被正反两面围成间距相等的棉网,再驱动裁刀把断棉后的纱网裁剪开。
[0015]步骤九:将步骤八中得到的被胚送入揉棉机内部对纱网和棉网进行糅合,取出被胎后套上被罩制成棉被
[0016]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棉采摘需成熟度好,吐絮光照时间长,以及棉纤维长度,蓬松度和以及含杂率参数的控制。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二)通过除杂设备将棉花中的籽和断纤
维、短纤维去除,留下长度为28mm及以上的长纤维,清理过后棉花被吸入风箱运送到梳理设备中。
[001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三)在梳理设备中,清理过后的棉花被梳理成单纤维状态,平铺成网状纤维薄层,梳棉机的梳理速率设置为95~125kg/h。
[001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纤维絮片通过一层一层横错交叉,棉纤维间相互勾拉,形成棉絮片。
[002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五)中纤维棉絮片形成后,再将纤维棉絮片一层一层的叠加,形成棉被原坯,棉被原坯的厚度为6~11cm。
[002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八)围纱设备制备网纱,经向网纱线180~220根,纬向网纱线40~60根。
[002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八)围纱设备制备网纱,纱网的包裹密度为90~160*40~130。
[002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步骤十揉棉机揉搓被胎时,揉至原厚度的五分之二后取出,每次揉搓时间为二十到二十五秒,分多次对被胎进行揉搓,能够更好的将纱网与纱线揉搓在一起。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5]该种专利技术应用于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通过设置除杂设备,除杂设备能够通过梳理的过程将断纤维、短纤维和杂质进行筛选去除,且通过错位层层叠加的形式进行编织,避免了普通絮片断裂的情况,通过本工艺流程能够使棉被具有水洗后棉纤维不断层、不打团、不跑棉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棉被制作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一:对采摘完成的棉花进行晾干、去籽,在步骤一之前先进行原料的选取,选取成熟度好,吐絮光照时间长达840个小时,棉纤维长度长,平均纤维长度28mm以上;蓬松度高,棉纤维马值都在5.0以上且短纤率不超过4%;白棉等级准2级以上,含杂率低于0.5%。
[0031]步骤二:将晾干、去籽后的棉花送入除杂设备进行去除杂质、断纤维和短纤维,通过混开棉机将已经晒干原料内的籽和断纤维以及短纤维除去,保留了质量高的原料棉花。
[0032]步骤三:通过梳理设备改变留下的长纤维棉花原料的纤维分梳排列方向,通过梳棉机将留下的长纤维棉花原料进行纤维分疏进行排列方向,并剔除棉花中的杂质,以制造
出平滑的纱线,让棉花更有韧性,不易起毛球,棉花的品质也就更加稳定。
[0033]步骤四:通过成型设备将原棉制作成纤维絮片,成型设备将已经处理好混合好的棉花进行制作成纤维絮片,纤维絮片能够卷成辊状,便于使用,且占用的空间小。
[0034]步骤五:将步骤五中处理完成的纤维絮片通过铺棉机铺成棉胚,通过铺棉机将纤维絮片制作成棉胚,棉胚是棉被的雏形,其具有一定的厚度。
[0035]步骤六:制作好的棉胚通过电脑绗缝机将棉被固点均匀缝制,在已经制作好的棉胚上通过电脑绗缝机对棉胚进行固点缝制,将棉胚的边缘和中间进行打点固定,再次增加棉纤维的拉力,避免棉花在使用时结团和跑偏。
[0036]步骤七:根据需要通过驱动断棉设备对棉胚长度进行断开,依据批量生产的标准对制作好的棉胚进行断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定制长度。
[0037]步骤八:操作围纱设备将棉被正反两面围成间距相等的棉网,再驱动裁刀把断棉后的纱网裁剪开,围纱设备将棉胚的正反两面围上棉网,棉网为红色,且通过棉线螺旋编织制成。
[0038]步骤九:将步骤九中得到的被胚送入揉棉机内部对纱网和棉网进行糅合,取出被胎后套上被罩制成棉被,将套好网纱的棉被放入揉棉机内,这样可以使棉被更加的蓬松,使用起来更加的舒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采摘完成的棉花进行晾干、去籽。步骤(二):将晾干、去籽后的棉花送入除杂设备进行去除杂质、断纤维和短纤维。步骤(三):通过梳理设备改变留下的长纤维棉花原料的纤维分梳排列方向。步骤(四):通过梳理设备将原棉制作成纤维絮片。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处理完成的纤维絮片通过铺棉机铺成棉胚。步骤(六):制作好的棉胚通过电脑绗缝机将棉被固点均匀缝制。步骤(七):根据需要通过驱动断棉设备对棉胚长度进行断开。步骤(八):操作围纱设备将棉被正反两面围成间距相等的棉网,再驱动裁刀把断棉后的纱网裁剪开。步骤(九):将步骤(八)中得到的被胚送入揉棉机内部对纱网和棉网进行糅合,取出被胎后套上被罩制成棉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棉采摘需成熟度好,吐絮光照时间长,以及棉纤维长度,蓬松度和以及含杂率参数的控制。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水洗的长绒棉棉被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通过除杂设备将棉花中的籽和断纤维、短纤维去除,留下长度为28mm及以上的长纤维,清理过后棉花被吸入风箱运送到梳理设备中。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成磊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臻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