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38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包括:支撑部,包括与插销盒前侧板相连的第一竖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一竖板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相连;锚固部,包括多个水平向设置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板相连,另一端向混凝土墙体内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横板上开设有多个透孔,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横板均与混凝土墙体的外侧面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造价低廉,其安装牢固,抗弯性能优良,能够有效防止插销盒前侧钢板发生凹凸变形或脱出墙体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保证库房混凝土墙体的结构安全性,保障混凝土库房的长周期稳定使用。定使用。定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结构预埋件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

技术介绍

[0002]大型混凝土库房通常采用两扇对置的外开式防护大门,防护大门的顶部和底部均安装有多个等间距的插销,对应地,在库房混凝土门框墙的前侧边缘预埋有插销盒。大门关闭时,会将插销销轴插入插销盒内进行锁定。由于防护大门体积大、重量沉、惯性大,当受到外界水平冲击荷载发生强烈晃动时,大门四周触碰门框墙,墙体瞬时将同等大小的回弹力向外传递。位于插销盒内的插销销轴将上述回弹力均匀分担后,瞬时传向插销盒前侧钢板,因此,插销盒前侧钢板需承受由插销盒内部向大门外侧的反向冲击力。位于地面混凝土中的下插销盒,其前后左右均与较大面积的混凝土相接触,受力均匀,稳定性较强。而对位于墙体前侧的上插销盒,由于其前部没有支撑,容易向外受拉,引起前侧钢板变形,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插销盒前侧钢板整体拔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所述预埋件为钢构件,包括支撑部,包括与插销盒前侧板相连的第一竖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一竖板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相连;锚固部,包括多个水平向设置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板相连,另一端向混凝土墙体内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横板上开设有多个透孔,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横板均与混凝土墙体的外侧面平齐。
[0004]所述插销盒位于第一竖板中部,且插销盒的底部边缘与第一竖板的底部边缘齐平设置。
[0005]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中部,第二横板与第一竖板、第二竖板的底部边缘齐平设置。
[0006]所述第一横板上的透孔沿单排设置有多个。
[0007]所述锚杆分成两组设置在插销盒的左右两侧,且每组锚杆均呈矩阵排列。
[0008]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的最小厚度为14

30mm,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的最小厚度为10

20mm。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结构巧妙,造价低廉,其安装牢固,抗弯性能优良,通过将常规预埋件前支撑部单个钢板优化为类似H型钢结构,使其具有优良的支撑性能,从而能够有效防止插销盒前侧钢板发生凹凸变形或脱出墙体等不良现象
的发生,有利于保证库房混凝土墙体的结构安全性,保障混凝土库房的长周期稳定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12]图3是图2中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4]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其为钢构件,由支撑部和锚固部组成。
[0015]其中,支撑部包括第一竖板1、第二竖板2、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2选用最小厚度为14

30mm的钢板(Q235或Q355),两者大小相等(长度800~1000mm,高度300~500mm),平行设置(间距50~100mm)。第一横板3和第二横板4选用最小厚度为10

20mm的钢板(Q235或Q355),两者位于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2之间,边缘与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2焊接相连。其中,第一横板3垂直设置在第一竖板1和第二竖板2的中部,其上开设有成排设置的多个透孔5,方便混凝土密实浇筑。第二横板4为平面钢板,其底部边缘与第一竖板1、第二竖板2的底部边缘齐平设置。插销盒6位于第一竖板1的外侧,其前侧与第一竖板共面,两者的底部边缘齐平设置,通常情况下,插销盒6位于第一竖板1的中间位置处。
[0016]锚固部包括多个水平向设置的锚杆7(多采用带肋钢筋),锚杆7分成两组设置在插销盒6的左右两侧,且每组锚杆7均呈矩阵排列。上述每个锚杆7的前端均与第一竖板1焊接相连(多采用穿孔塞焊焊法),后端则向混凝土墙体M内侧延伸。
[0017]在混凝土墙体M钢筋绑扎时将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埋件放置到指定位置,并将锚杆7与墙体钢筋进行固定连接,保证预埋件位置准确,浇筑混凝土时位置不发生移动。预埋件固定好后,浇筑墙体混凝土,使预埋件与墙体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第一竖板1与混凝土墙体M的前侧面平齐,第二横板4与混凝土墙体M的底面平齐,使整个预埋件位于混凝土墙体M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主要如下:1)常规预埋件前钢板通常与混凝土墙体紧密贴合,预埋件与混凝土共同作用可承受剪力、拉力等外力,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插销盒预埋件,因钢板在插销盒处无法与混凝土紧密贴合,锚杆间距大,当承受由预埋件钢板内侧向外的较大水平冲击力时,常规预埋件的做法无法保证前钢板的变形性能,本专利技术能够改善前部单钢板的抗弯性能,使之具有更优良的抗变形性能。
[0019]2)在外部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插销盒内插销销轴瞬时传给预埋件前部钢板一个由插销盒内部向外的水平反向冲击荷载,按照常规预埋方法,由于插销盒外侧混凝土保护层较薄或无保护层,以及带常规预埋件的插销盒仅在前部设置一块普通钢板,在反向冲击荷载作用下,内力由预埋件钢板内侧向库房外侧传出时,前侧钢板在插销盒处未与混凝土粘结,会造成插销盒预埋件的前侧钢板变形损坏、外侧保护层碎裂脱落、钢板变形被拔出等
问题,影响预埋件的结构安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预埋件支撑部构件采用前后翼缘+双腹板组合形式,利用H型钢抗弯能力强的特点,通过双层横板和双层竖板共同承受水平冲击力。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后发现,本专利技术支撑部的钢板抗弯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能抵抗插销盒由内向外反向冲击荷载作用,减小预埋件支撑部钢板的变形,从而保证预埋件、插销盒及大门的安全性。
[0020]3)常规预埋件前侧保护层厚度通常为20~50mm,或直接贴门框梁外表面。对于前者,钢板表面光滑,混凝土与光面钢板粘结力不足,同时保护层内无法布置钢筋,易导致预埋件前侧保护层脱落;对于后者,在大门承受水平冲击荷载作用后,预埋件瞬时承受由插销盒内侧向库房外反向冲击作用力,常规预埋件单层钢板极易产生变形。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横板,增强了预埋件前侧钢板的抗弯性能,同时由于第一横板为镂空板,便于预埋件处混凝土向下浇筑,不仅能够使混凝土与钢板牢固结合,确保结构安全;而且能够使预埋件前部狭窄范围内混凝土浇筑密实,在预埋件前侧形成三层钢板包裹式的混凝土保护层,改善了常规做法中前部混凝土易于脱落的现象。
[0022]4)为了抵抗较大的反向冲击力,单钢板形式的常规预埋件所采用的钢板厚度通常为40~80mm厚,厚度较厚,当钢板厚度大于40mm时,钢板应有抗撕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为钢构件,包括支撑部,包括与插销盒前侧板相连的第一竖板,以及与所述第一竖板平行设置的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一竖板通过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相连;锚固部,包括多个水平向设置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与第一竖板相连,另一端向混凝土墙体内侧延伸;其中,所述第一横板上开设有多个透孔,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横板均与混凝土墙体的外侧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盒位于第一竖板中部,且插销盒的底部边缘与第一竖板的底部边缘齐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反向冲击力的大门插销盒预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杰朱行行张义卓牛石磊杨佳佳宋赛赛马红玉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