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625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剂生产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反应器,且反应器为箱体结构,具有臭气出口和粉碎料出料口,并且反应器侧壁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轴,而且在反应器内壁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定刀,且反应器左侧设置有疏水组件,并且疏水组件上部设置有臭气排出管道,下部设置有臭气输送管道,而且疏水组件左下侧设置有排水管道,并且在反应器右侧设置有菌泥储滤室,且在螺旋输送轴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螺旋输送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除臭剂能够运用至垃圾填埋场、污水厂、污泥治理、养殖场、积粪场,不存在现有的物理除臭、化学除臭存在能量消耗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实现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源化利用。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的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除臭剂生产
,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处理场及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畜禽养殖场或者其他散发出的恶臭气味,已经成为城乡环境的一大重要污染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恶臭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增加,所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臭气污染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0003]菌泥(菌粉)组成量与发生原因各有不同。主要的菌泥(菌粉)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微细纤维或纤维素与造纸添加助剂未溶解部分,如湿强剂、分散剂或填料之滑石粉、白土复合形成的集合体称之为物理化学性菌泥。另外的一类主要是由于微生物生育为起因所形成的菌泥,称之为微生物性菌泥,是由于微生物于生长表面附着后生长代谢产生。因此,若通过菌泥对臭气进行处理将降低能量消耗、降低运行成本。
[0004]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臭气污染的问题,采取了许多技术方法,有物理除臭、化学除臭,但这些技术和方法,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能量消耗大、有的运行成本高以及有的甚至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的方法和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物理除臭、化学除臭存在能量消耗大、有的运行成本高以及有的甚至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装置,包括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为箱体结构,具有臭气出口和粉碎料出料口,并且反应器侧壁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轴,而且在反应器内壁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定刀,且反应器左侧设置有疏水组件,并且疏水组件上部设置有臭气排出管道,下部设置有臭气输送管道,而且疏水组件左下侧设置有排水管道,并且在反应器右侧设置有菌泥储滤室,且在螺旋输送轴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螺旋输送叶,且在菌泥储滤室内部设置有滤震荡组件,并且在菌泥储滤室内侧底部铺设有菌泥层,而且菌泥储滤室连接有菌泥滤排组件,并且在反应器上部设置有中层搅拌室,在中层搅拌室上部设置有顶层搅拌室,并且在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内侧底部为菌泥半成品层,并且在中层搅拌室前部上侧设置有对喷进料口,并且两个对喷进料口对喷混合再落入中层搅拌室内超慢速或间歇性搅拌,而且左部对喷进料口的进料口W2菌种或酶液为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枯草芽孢菌复合型微生物菌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投加蛋白酶,并且W1和W2的体积比为1:10

1:20,W2是指在微生物生长平稳期的菌剂或蛋白酶;24小时内W1+W2的总体积不超过中层反应器有效容积的30%,单次不超过有效容积的10%,其中的W1有机废液极难降解,臭气极大,所以只在中间层添加,经过顶层菌泥半成品
和菌泥储滤室达到臭气排放标准,而且顶层和中间层都有物料跌落,并且投加垃圾渗滤液、沼液、餐厨垃圾渗滤液或者其他W1有机废液,定向菌泥培育,系统自循环消纳臭气,作为菌种的营养成分,且在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的左侧中部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且在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内部均设置有输送转轴,且在输送转轴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搅拌输送叶,且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内部均设置有筛料组件;
[0008]其中的反应器左侧中部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并且螺旋输送轴的一端伸出反应器并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设置,而且定刀与螺旋输送叶正对配合设置,定刀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和输送转轴之间传动连接设置,并且输送转轴均与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的内壁之间轴承连接设置,并且顶层搅拌室通过中层搅拌室与反应器之间连通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的驱动电机和输送转轴之间传动连接设置,并且输送转轴均与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的内壁之间轴承连接设置,并且顶层搅拌室通过中层搅拌室与反应器之间连通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的筛料组件采用一对,且均包括外层大筛网筒,在外层大筛网筒内部设置有内层小筛网筒,并且在外层大筛网筒右部的外侧套接有环形齿轮,且螺钉连接设置,而且环形齿轮上部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右侧键连接有旋转电机。
[0011]优选的,所述的外层大筛网筒与输送转轴轴承连接设置,内层小筛网筒与输送转轴键或者螺栓固定连接设置,而且外层大筛网筒与内层小筛网筒旋转方向不同。
[0012]优选的,所述的外层大筛网筒与内层小筛网筒的筛孔均匀分布,并且一半直径在2

3.5cm,另一半直径在0.5

0.7cm。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外层大筛网筒和内层小筛网筒均位于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内部,并且旋转电机均螺栓连接在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的右上侧中间部位,并且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顶层搅拌室和中层搅拌室的内部,并且外层大筛网筒和内层小筛网筒均采用两端封口的不锈钢筛网筒,并且在顶层搅拌室中的外层大筛网筒和内层小筛网筒为一直转动设置,且在中层搅拌室中的外层大筛网筒和内层小筛网筒为间歇转动设置,且加料10分钟后慢速翻滚转动设置,且中层搅拌室前部的对喷进料口对喷混合后再落入中层搅拌室内部慢速或者间歇搅拌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的菌泥储滤室右上壁或中部设置有排泥口,并且在菌泥储滤室左上壁中部设置有排料孔,且在菌泥储滤室内部的左壁中上侧螺钉连接有U型支架,在U型支架内部轴接有震荡筛板,且在震荡筛板左上侧螺钉连接有震动弹簧,且在震荡筛板右上侧设置有凸轮,并且菌泥储滤室内侧底部的中间偏左部位螺栓连接有震动电机,所述的菌泥储滤室通过排料孔与反应器的粉碎料出料口相连通设置,震荡筛板中大颗粒震荡至反应器,震荡筛板落入菌泥储滤室为菌泥成品。
[0015]优选的,所述的震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凸轮之间键连接设置,并且凸轮旋转转动与震荡筛板外侧接触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的震动弹簧左端与菌泥储滤室内侧左上壁之间螺栓连接设置,而且震动弹簧采用圆柱形不锈钢弹簧。
[0017]优选的,所述的菌泥储滤室通过排料孔与反应器的粉碎料出料口相连通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的疏水组件包括疏水箱,在疏水箱上部左侧螺纹连接有拆装螺栓,并
且在疏水箱上部左侧清理口处设置有清理板,并且在清理板内部观察口内镶嵌有观察窗,在清理板内部右侧螺纹连接有翼形螺钉,并且在清理板右下侧设置有疏水过滤网。
[0019]优选的,所述的拆装螺栓还贯穿清理板内部,并且翼形螺钉与疏水过滤网之间螺纹连接设置,并且疏水过滤网采用长方形不锈钢滤网,且设置在疏水箱内部左侧中部。
[0020]优选的,所述的疏水箱上部中间部位设置有进气口,下部中间部位设置有出气口,在疏水箱下部左侧中部设置有疏水口,而且臭气排出管道一端与顶层搅拌室左上侧出口处螺纹连接设置,另一端与进气口相连通设置;并且臭气输送管道一端与出气口相连通设置,另一端与菌泥储滤室底部进口处相连通设置,且在出气口下部螺纹连接有排水管道。
[0021]优选的,所述的菌泥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装置,包括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反应器(1)为箱体结构,具有臭气出口和粉碎料出料口,并且反应器(1)侧壁上设置有螺旋输送轴(2),而且在反应器(1)内壁底端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定刀(3),且反应器(1)左侧设置有疏水组件(4),并且疏水组件(4)上部设置有臭气排出管道(5),下部设置有臭气输送管道(6),而且疏水组件(4)左下侧设置有排水管道(7),并且在反应器(1)右侧设置有菌泥储滤室(8),且在螺旋输送轴(2)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螺旋输送叶(9),且在菌泥储滤室(8)内部设置有滤震荡组件(10),并且在菌泥储滤室(8)内侧底部铺设有菌泥层(11),而且菌泥储滤室(8)连接有菌泥滤排组件(12),并且在反应器(1)上部设置有中层搅拌室(14),在中层搅拌室(14)上部设置有顶层搅拌室(13),并且在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内侧底部为菌泥半成品层(15),并且在中层搅拌室(14)前部上侧设置有对喷进料口(16),并且两个对喷进料口(16)对喷混合再落入中层搅拌室(14)内超慢速或间歇性搅拌,而且左部对喷进料口(16)的进料口W1有机废液为垃圾渗滤液、沼液、餐厨垃圾渗滤液、污泥消化液、污泥浆液、养殖场或厕所粪尿消化液中的一种或几种,右部对喷进料口(16)的进料口W2菌种或酶液为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芽孢杆菌、醋酸杆菌、枯草芽孢菌复合型微生物菌液中的一种或几种,也可投加蛋白酶,并且W1和W2的体积比为1:10

1:20,W2是指在微生物生长平稳期的菌剂或蛋白酶;24小时内W1+W2的总体积不超过中层反应器有效容积的30%,单次不超过有效容积的10%,其中的W1有机废液极难降解,臭气极大,所以只在中间层添加,经过顶层菌泥半成品和菌泥储滤室(8)达到臭气排放标准,而且顶层和中间层都有物料跌落,并且投加垃圾渗滤液、沼液、餐厨垃圾渗滤液或者其他W1有机废液,定向菌泥培育,系统自循环消纳臭气,作为菌种的营养成分,且在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的左侧中部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17),并且在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内部均设置有输送转轴(18),且在输送转轴(18)外壁从左到右依次距螺栓连接有搅拌输送叶(19),且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内部均设置有筛料组件(20);其中的反应器(1)左侧中部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17),并且螺旋输送轴(2)的一端伸出反应器(1)并与驱动电机(17)传动连接设置,而且定刀(3)与螺旋输送叶(9)正对配合设置,定刀(3)设置有若干个,并分别间隔设置,所述的驱动电机(17)和输送转轴(18)之间传动连接设置,并且输送转轴(18)均与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的内壁之间轴承连接设置,并且顶层搅拌室(13)通过中层搅拌室(14)与反应器(1)之间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料组件(20)采用一对,且均包括外层大筛网筒(21),在外层大筛网筒(21)内部设置有内层小筛网筒(22),并且在外层大筛网筒(21)右部的外侧套接有环形齿轮(23),且螺钉连接设置,而且环形齿轮(23)上部啮合设置有主动齿轮(24),且主动齿轮(24)右侧键连接有旋转电机(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大筛网筒(21)与输送转轴(18)轴承连接设置,内层小筛网筒(22)与输送转轴(18)键或者螺栓固定连接设置,而且外层大筛网筒(21)与内层小筛网筒(22)旋转方向不同,所述的外层大筛网筒(21)与内层小筛网筒(22)的筛孔均匀分布,并且外层大筛网筒(21)直径在2

3.5cm,内层小筛网筒(22)直径在0.5

0.7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有机废物生产除臭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大筛
网筒(21)和内层小筛网筒(22)均位于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内部,并且旋转电机(25)均螺栓连接在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的右上侧中间部位,并且旋转电机(25)的输出轴延伸至顶层搅拌室(13)和中层搅拌室(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欣茹董滨韩昊轩冯思盈沈丹妮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