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24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包括防护外壳,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顶端的箱盖,以及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的测电器机构,所述测电器机构包括安装在防护外壳内部的携带移动机构,所述携带移动机构下方安装有卡合固定机构,所述卡合固定机构下方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下方安装有缓冲机构,通过握住扶手,向后拉动带动拉伸杆移动,通过拉伸杆的移动带动第一弹簧拉伸,通过第一弹簧拉伸使得拉伸杆在连接杆外壁滑动延伸,通过转动柱带动扶手向上转动,以此通过扶手向上提携设备,通过拨动万向轮通过转轴的转动进行转动,通过转轴带动扭簧转动,以此使得万向轮转动出凹槽中,通过万向轮移动拖拽。移动拖拽。移动拖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测电
,具体为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测试器是采用充电式电池、碱性电池及铅酸电池型式的,可测量使用中之电池不须将电池关机,同时测量电池内电阻及电压。
[0003]但是现有的大多数电池测电器都时单独的个体进行使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池测电器进行携带移动时,便需要将整体的测电器抱在怀里或拿在手上,这样工作人员对于测电器进行移动时,便会及其麻烦,当移动的距离过长时,对于工作人员来说也非常的吃力,以此需要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包括防护外壳;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顶端的箱盖;以及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内部的测电器机构,所述测电器机构包括安装在防护外壳内部的携带移动机构,所述携带移动机构下方安装有卡合固定机构,所述卡合固定机构下方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下方安装有缓冲机构。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携带移动机构包括开设在防护外壳外壁的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该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转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转动柱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所述拉伸杆远离第一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所述防护外壳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扶手外壁卡合连接在该凹槽内壁,所述防护外壳底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所述扭簧远离转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转轴外壁固定连接有万向轮,通过握住携带移动机构中的扶手,然后向后进行拉动,便可带动拉伸杆进行移动,通过拉伸杆的移动便可带动第一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的拉伸便可使得拉伸杆在连接杆外壁进行滑动延伸,通过转动柱便可带动扶手向上转动,以此便可通过扶手向上提携设备,通过拨动万向轮便可通过转轴的转动从而进行转动,通过转轴的转动便可带动扭簧进行转动,以此便可使得万向轮转动出凹槽中,从而便可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拖拽,通过向上提携设备时,此时的万向轮便会通过扭簧的转动复位带动万向轮转动至凹槽中,完成收缩。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合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内壁的限位滑条,所述限位滑条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壁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凹槽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
卡块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卡块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卡块外壁卡合连接有测电器,所述测电器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壁与卡块外壁卡合连接,所述测电器底端开设有斜面顶槽,通过将卡合固定机构中的安装板通过限位滑条安装在防护外壳内壁,通过开设在测电器底端的斜面顶槽与卡块顶端进行接触时,便会对卡块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卡块便会进行移动,通过卡块的移动便会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压缩,通过开设在测电器外壁的卡槽移动至卡块的位置时,此时的第二弹簧便会进行回弹复位,以此便可推动卡块移动至卡槽内壁,完成对测电器的固定连接,通过拉动拉杆便可带动滑杆进行移动,通过滑杆移动便可带动卡块进行移动,通过卡块的移动便可解除与卡槽内壁的卡合连接,以此完成对测电器的拆卸工作。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内壁的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连通块,所述螺纹连通块顶端连通设置有出风罩,所述防护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外壁连通设置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远离鼓风机一端连通设置在螺纹连通块外壁,所述防护外壳外壁开设有散热孔,通过启动散热机构中的电机,便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时,便可带动螺纹连接在螺纹连通块进行移动,通过螺纹连通块的移动时,便会带动连通设置在螺纹连通块顶端的出风罩进行移动,从而对安装板底部进行吹风散热,通过启动鼓风机便可产生风力,通过了输气管便可将风力传输至螺纹连通块中,最终通过出风罩吹出,通过散热孔便可将吹动的热量进行散出,从而完成散热工作。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内壁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顶端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缓冲柱,所述连接缓冲柱远离缓冲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箱盖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气囊,通过缓冲机构中的缓冲板,便可将测电器所收到冲撞力进行缓冲,所受的缓冲力便会通过连接缓冲柱向下移动,通过连接缓冲柱向下移动,便可对缓冲弹簧进行挤压压缩,以此便可将冲撞力进行抵消,通过缓冲气囊便可对测电器的顶部进行缓冲防护。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柱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动柱外壁与防护外壳外壁开设的滑槽内壁相适配,所述万向轮数量为四个,所述万向轮两个为一组呈对称结构分布在防护外壳底端。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块数量为两个,所述卡块呈对称结构分布在安装板内壁,所述卡块外壁与卡槽内壁相适配。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外壳底端开设有限位滑槽,该限位滑槽内壁与螺纹连通块外壁相适配。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缓冲板数量为两个,所述缓冲板呈对称结构分布在固定块顶端,所述缓冲气囊面积大小要大于测电器的顶面面积。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顶端开设有放置槽,所述箱盖内壁固定连接有压板,该压板外壁与放置槽内壁相适配。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握住携带移动机构中的扶手,然后向后进行拉动,便可带动拉伸杆进行移动,通过拉伸杆的移动便可带动第一弹簧进行拉伸,通过第一弹簧的拉伸便可使得
拉伸杆在连接杆外壁进行滑动延伸,通过转动柱便可带动扶手向上转动,以此便可通过扶手向上提携设备,通过拨动万向轮便可通过转轴的转动从而进行转动,通过转轴的转动便可带动扭簧进行转动,以此便可使得万向轮转动出凹槽中,从而便可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拖拽,通过向上提携设备时,此时的万向轮便会通过扭簧的转动复位带动万向轮转动至凹槽中,完成收缩。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卡合固定机构中的安装板通过限位滑条安装在防护外壳内壁,通过开设在测电器底端的斜面顶槽与卡块顶端进行接触时,便会对卡块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卡块便会进行移动,通过卡块的移动便会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压缩,通过开设在测电器外壁的卡槽移动至卡块的位置时,此时的第二弹簧便会进行回弹复位,以此便可推动卡块移动至卡槽内壁,完成对测电器的固定连接,通过拉动拉杆便可带动滑杆进行移动,通过滑杆移动便可带动卡块进行移动,通过卡块的移动便可解除与卡槽内壁的卡合连接,以此完成对测电器的拆卸工作。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散热机构中的电机,便可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当螺纹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包括防护外壳(1);转动连接在所述防护外壳(1)顶端的箱盖(2);以及包括设置在防护外壳(1)内部的测电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测电器机构(3)包括安装在防护外壳(1)内部的携带移动机构(31),所述携带移动机构(31)下方安装有卡合固定机构(32),所述卡合固定机构(32)下方安装有散热机构(33),所述散热机构(33)下方安装有缓冲机构(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移动机构(31)包括开设在防护外壳(1)外壁的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311),该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转动柱(312),所述转动柱(31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13),所述连接柱(313)远离转动柱(312)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14),所述连接杆(314)远离转动柱(312)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15),所述第一弹簧(315)远离连接杆(314)一端固定连接有拉伸杆(316),所述拉伸杆(316)远离第一弹簧(315)一端固定连接有扶手(317),所述防护外壳(1)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扶手(317)外壁卡合连接在该凹槽内壁,所述防护外壳(1)底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轴(319),所述转轴(319)内壁固定连接有扭簧(318),所述扭簧(318)远离转轴(319)一端固定连接在凹槽内壁,所述转轴(319)外壁固定连接有万向轮(3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电池测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固定机构(32)包括固定连接在防护外壳(1)内壁的限位滑条(321),所述限位滑条(321)外壁滑动连接有安装板(322),所述安装板(322)顶端开设有凹槽,该凹槽内壁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323),所述第二弹簧(323)远离凹槽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26),所述卡块(326)外壁固定连接有滑杆(324),所述滑杆(324)远离卡块(326)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25),所述卡块(326)外壁卡合连接有测电器(327),所述测电器(327)外壁开设有卡槽(328),所述卡槽(328)内壁与卡块(326)外壁卡合连接,所述测电器(327)底端开设有斜面顶槽(32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茹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芯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