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很多运行于机动环境的物联网系统,如空中/海上编队,利用无线射频网络将分散的传感器平台链接起来,对空中/海上目标进行联合探测和跟踪,支持目标协同瞄准,由于存在扫描盲区、电磁干扰、多径干扰、气象干扰等原因,任何单个平台对目标的跟踪能力均有限,如何将编队所有平台的探测信息融合起来,形成“单一合成态势图”,达到“目标瞄准”级要求(亚秒级时延、十米级精度),供编队全体成员共用,是一类物联网系统建设的重要需求。如果按照传统的在编队中选择一个平台作为中心,汇聚所有平台传感器探测的目标点迹数据进行集中式处理,或者在编队平台之间交换经各平台终端处理后的目标航迹数据的方式进行分布式处理,会存在显著的时间延迟以及因盲区而造成的信息损失,只能达到“航迹跟踪”级要求(十秒级时延、百米级精度),难以满足时延敏感用户对目标信息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所述的基于边缘计算的复合跟踪系统,由部署在物联网编队中的每一个平台的协同处理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定义目标复合跟踪系统中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步骤2、构建目标信息跨平台协作处理架构;步骤3、设计目标信息跨平台协作处理中的统一目标编识号方法;步骤4、优化目标信息跨平台协作处理架构,建立最终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处理架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定义目标复合跟踪系统中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即将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中每个情报处理节点的对外信息,按输入输出关系划分为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其中,资源要素包括:情报资源要素、传感器资源要素和目标编识号资源要素,产品要素指情报产品要素;建立各资源要素和产品要素的模型,具体包括:步骤1
‑
1,建立情报资源要素模型;步骤1
‑
2,建立传感器资源要素模型;步骤1
‑
3,建立目标编识号资源要素模型;步骤1
‑
4,建立情报产品要素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
1中所述的建立情报资源要素模型,具体包括:所述的情报资源要素,表示参与复合跟踪的传感器探测到的目标点迹信息,用三元组表示;其中,是空间属性,用三元组表示,即目标点迹在以传感器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其中,、和分别为、和轴坐标;是特征属性,表示传感器获得的与目标特征相关的附加信息;是时间属性,表示传感器探测到目标点迹的时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
2中所述的建立传感器资源要素模型,具体包括:所述的传感器资源要素,表示参与复合跟踪的传感器参数信息,用四元组表示;其中,是空间属性,表示传感器当前所在的地理位置,用三元组表示,其中,表示经度,表示纬度,表示海拔高度;是运动属性,表示传感器自身当前的三维速度分量,用三元组表示,其中,、和均来自于传感器所在平台的平台导航系统,分别表示、和轴的速度分量;是能力属性,表示传感器探测目标的精度,用三元组表示,其中,表示测距精度,表示测方位精度,表示测高精度;是时间属性,表示获得传感器位置和速度信息的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
3中所述的建立目标编识号资源要素模型,具体包括:
所述的目标编识号资源要素,表示复合跟踪系统中每个情报处理节点所配置的相同的目标编识号块,用二元组表示,其中,表示目标编识号块的起始号,表示目标编识号块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
‑
4中所述的建立情报产品要素模型,具体包括:所述的情报产品要素,表示复合跟踪系统对资源要素通过边缘计算及分布式处理后,产生的情报产品信息,用五元组表示;其中,是身份属性,表示目标编识号;是空间属性,表示复合跟踪所得的目标直角坐标位置信息,用三元组表示,其中,、和分别表示、和轴坐标;是运动属性,表示复合跟踪所得的目标运动速度信息,用三元组表示,其中,、和分别表示、和轴的速度分量;是特征属性,表示复合跟踪所得的目标识别信息,包括目标的环境类别和/或目标属性;是时间属性,表示生成情报产品的时间信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目标复合跟踪系统架构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构建目标信息跨平台协作处理架构,具体包括:步骤2
‑
1,将终端处理架构确定为同步迭代架构,即对终端处理架构进行规范,具体包括:步骤2
‑1‑
1,同步处理:采用与所述平台传感器扫描同步方式进行终端处理,设传感器探测周期为秒,在360
°
范围进行全方位连续探测;将360
°
划分为 个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亿,曾凌川,徐颖,杨毅,羊钊,余瑶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南京山鹞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