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安全
,尤其涉及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主要包括ABS系统、EBD系统、AEB系统、车道保持系统及车距控制系统等;在面对不可避免发生的事故时,车辆唯一能够实施的主动安全措施就是AEB系统介入,对车辆进行紧急制动;AEB系统主要由行车环境信息采集单元、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三部分组成,能够在车辆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或者与前车及行人距离小于安全距离时主动进行刹车,避免或者减少碰撞事故的发生。
[0003]目前的AEB系统能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害,但是根据目前的数据和研究,车辆在与两轮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并不是车辆的速度越低,两轮车骑车人的受损程度就越低,而是存在一种最佳的碰撞车速范围,并且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的前盖高度以及与两轮车的碰撞角度都极大的影响事故中骑车人的损伤,因此,在该种事故中,车辆还有潜力能够做到更多,以减少对骑车人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在车辆造型结构确认后,获取车辆的前端的形状参数,导入信息处理系统;S2:车辆通过测距系统检测到前方骑车人在预设距离内时,再通过采集模块获取场景数据和实时车速,导入信息处理系统;S3:信息处理系统根据实时车速、场景数据以及预设的车辆制动刹停算法,判断能否刹停,生成信息处理结果;若信息处理结果为能够刹停,则信息处理系统将信息发送至车辆制动系统执行紧急刹车;若信息处理结果为不能刹停,则将信息发送至损伤预测模块;S4:损伤预测模块内预设决策树模型,损伤预测模块根据预设的决策树模型对信息处理结果、场景数据以及形状参数进行处理,生成该场景下骑车人的最佳碰撞策略,并将最佳碰撞策略发送至车辆控制系统进行最佳碰撞策略实施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状参数包括离地间隙、保险杠下端深度、保险杠中心高度、保险杠高度、发动机罩前沿高度、保险杠上端深度、发动机罩角度、发动机罩长度、挡风玻璃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数据包括骑车人高度、两轮车速度、两轮车与车辆角度以及骑车人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S3
‑
1:信息处理系统接收实时车速和场景数据;S3
‑
2:根据预设的车辆制动刹停算法和接收的实时车速、场景数据进行刹停判断;所述预设的车辆制动刹停算法为: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μ为道路和车辆轮胎的摩擦系数,v表示车辆速度;S3
‑
3:若S>S
刹停
,则信息处理结果为能够刹停,将信息处理结果发送至车辆制动系统执行紧急刹车;若S<S
刹停
,则信息处理结果为不能刹停,则将场景数据发送至损伤预测模块,其中,S表示骑车人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骑车人事故损伤预测的车辆主动安全模块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S4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鑫铭,刘煜,张辉达,常意,龙永程,符志,费敬,叶彬,范体强,杨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