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617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涉及精练剂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罐,反应罐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空心轴,空心轴的外侧且位于反应罐的内部套设有两个料斗,两个料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立柱,空心轴外部且位于对应料斗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组件配合反应罐内部设置的分水箱以及U型管进行使用,可以对料斗内部的物料进行混合,进而对其反应进行辅助加速,同时,通过水泵配合控温组件可以将冷水直接输送至料斗内部的物料中进行循环,能与物料充分接触,代替了传统对反应罐内部直降降温的方式,能实现精准控温的效果,通过泄压组件可以实现自动泄压,能确保反应时罐体内部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练剂反应釜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容器,根据反应条件对反应釜结构功能及配置附件的设计,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由于物料在反应釜中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若温度控制不好,极易发生副反应,从而易产生危险,导致事故等。
[0003]中国专利CN206746527U公布了一种可控温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反应釜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和出油管的末端连接在加热设备上,出油管靠近反应釜一端设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进口前方连接有L型的过度管道,过度管道的长臂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过度管道的长臂末端连接有冷凝管,冷凝管的末端连接有油泵,冷凝管的下方设置有冷凝器;进油管靠近反应釜一端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和三通阀门,油泵的出口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的末端与三通阀门的横向出口连接。该专利解决了反应釜在氟化反应时,无法将反应釜内部的温度控制在技术要求范围内的问题。
[0004]但上述专利公布的控温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反应罐(2),所述反应罐(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空心轴(3),所述空心轴(3)的外侧且位于反应罐(2)的内部套设有两个料斗(5),两个所述料斗(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立柱(4),所述空心轴(3)外部且位于对应料斗(5)的上方均固定连接有分水箱(6),所述反应罐(2)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7),所述反应罐(2)的内部设置有控温组件(14),所述反应罐(2)的外部设置有泄压组件(16),所述反应罐(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热圈(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固定架(71),所述固定架(71)固定在反应罐(2)的底部,所述固定架(71)的丢固定连接有电机(72),所述电机(72)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架(71)且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3),所述空心轴(3)的外部套设有从动齿轮(74),所述主动齿轮(73)与从动齿轮(74)之间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蓄水箱(8),所述固定架(7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制冷机(9),所述蓄水箱(8)的内部设置有制冷二极管(10),且所述制冷二极管(10)与制冷机(9)之间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8)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输入的固定连接有入水管(12),所述入水管(12)的一端延伸至蓄水箱(8)的内部,所述水泵(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3),所述导管(13)延伸至空心轴(3)的内部且与其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稳定控温的精练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14)包括导流孔(141),所述导流孔(141)开设在空心轴(3)的内部,且所述导流孔(141)位于分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青良冯晓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广锐铝合金辅助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