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614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包括车身、除草装置、开沟装置、施肥装置和覆土装置,车身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储液空间,除草装置安装在储液空间的右端壁内部,除草装置与储液空间液压连接,开沟装置安装在储液空间的左端壁内部,开沟装置与储液空间液压连接,施肥装置安装在车身的内部左侧,覆土装置安装在车身的左端,车身的内部右侧上端安装有集成控制系统,车身的上端右侧内嵌式安装有信号接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工作命令,并将工作命令发送给集成控制系统,再通过集成控制系统控制,完成远程遥控,减少人工驾驶,降低劳动强度,能够除草、开沟、施肥,且保证施肥的均匀性。且保证施肥的均匀性。且保证施肥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肥,是指将肥料施于土壤中或喷洒在植物上,提供植物所需养分,并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培肥地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和科学施肥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施肥的主要依据是土壤肥力水平、作物类型、目标产量、气候环境以及肥料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肥料,估算所需要肥料用量,并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模式。依据施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基肥和追肥,依据施肥模式的不同可分为撒施、冲施、穴施、条施等;撒施和冲施有利于养分的扩散,施用方便,但养分损失大,利用率较低;穴施和条施养分损失少,利用率高,但要消耗一定的机械能;随着现代精准农业的发展,精确施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施肥模式。
[0003]而在穴施和条施的过程中需要先除草,然后开沟,再将肥料释放的指定的土沟中,最后还需要覆土掩埋,当前的穴施和条施都为人工或者半人工处理,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
[000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包括车身、除草装置、开沟装置、施肥装置和覆土装置,所述车身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储液空间,所述除草装置安装在储液空间的右端壁内部,所述除草装置与储液空间液压连接,所述开沟装置安装在储液空间的左端壁内部,所述开沟装置与储液空间液压连接,所述施肥装置安装在车身的内部左侧,所述覆土装置安装在车身的左端,所述车身的内部右侧上端安装有集成控制系统,所述车身的上端右侧内嵌式安装有信号接收器。
[0006]进一步,所述车身的下端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向轮,所述车身的下端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驱动系统控制,通过驱动系统控制驱动轮转动。
[0007]进一步,所述除草装置包括升降槽,所述升降槽位于车身下端面的右侧且开口向下,所述升降槽的上端壁内部前后对称设置第一密封空间,前后两侧第一密封空间的上侧通过第一连接孔连通,前后两侧第一密封空间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所述升降槽的内部设置有水平位置且前后方向的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均穿过第一密封空间的下端壁且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前后方向的转动轴,所述连接块的前端面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的后端与安装槽的后端壁转
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穿过安装槽的前端壁且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辊杆,所述辊杆套装在转动轴的轴体上,所述辊杆的杆体上安装有螺旋刀片。
[0008]进一步,所述开沟装置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V形槽,所述V形槽的尖端在右侧,所述V形槽的分叉处向左侧对称延伸,所述V形槽的上端壁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空间,前后两侧第二密封空间的上侧通过第三连接孔连通,前后两侧第二密封空间的下侧通过第四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杆,所述V形槽的内部均设置有V形块,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均穿过第二密封空间的下端壁且与对应的V形块固定连接。
[0009]更进一步,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车身的内部左侧的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开口向上,且所述车身的左侧下端面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下料槽,所述下料槽的开口均向下,所述下料槽的上端壁处均通过一环形的分量空间与储料腔连通,所述车身的后端壁与分量空间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开口向后的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速电机,所述控速电机的前端动力连接有向前延伸的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前端穿过前后两侧的分量空间且与前侧的分量空间的前端壁转动连接,位于所述分量空间内部的驱动轴的轴体上均圆周均匀安装有四个分量挡板,所述分量挡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于分量空间的前后端壁贴合。
[0010]有益地,所述覆土装置包括位于车身左端面且开口向左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下侧设置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收纳槽的前后两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杆体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与固定杆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左端向左下方延伸,所述摆动杆的左下侧均固定连接在弧形板上,所述弧形板竖直向下,所述,摆动杆的中间位置处均固定设置有挂耳,所述车身的左端面下侧前后均设置一向后延伸的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右端与车身的左端面转动连接,所述拉伸弹簧的左端通过挂耳与摆动杆可拆卸式连接。
[0011]有益地,所述储液空间的右端壁上侧通过连通孔与第一密封空间的左端壁上侧连通,其连通处设置有第一液压泵,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左端壁下侧通过连通孔与储液空间的右端壁下侧连通,其连通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上侧设置有第一环形限位板,所述第一密封空间的下侧设置有第二环形限位板,所述第一环形限位板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一密封空间与储液空间的上侧连通孔位置,所述第二环形限位板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密封空间与储液空间的下侧连通孔位置。
[0012]有益地,所述储液空间的左端壁上侧通过连通孔与第二密封空间的右端壁上侧连通,其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液压泵,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右端壁下侧通过连通孔与储液空间的左端壁下侧连通,其连通处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上侧设置有第三环形限位板,所述第二密封空间的下侧设置有第四环形限位板,所述第三环形限位板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密封空间与储液空间的上侧连通孔位置,所述第四环形限位板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二密封空间与储液空间的下侧连通孔位置。
[0013]有益地,所述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信号接收器均与集成控制系统电路连接。
[0014]更为有益地,所述前后两侧的所述下料槽分别位于对应的前后V形槽的半包围位置处,且下料槽与V形槽不连通。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工作命令,并将工作命令发送给集成控
制系统,再通过集成控制系统控制第一液压泵、第二液压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工作,完成远程遥控,减少人工驾驶,降低劳动强度,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第一液压泵将储液空间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一密封空间,通过液压的作用推动第一密封板向下移动,通过第一连接杆带动连接块向下移动,使辊杆上的螺旋刀片与地面接触,驱动电机工作,通过转动轴带动辊杆旋转,使螺旋刀片转动,除去土地中的杂草,同时使土壤翻起,便于后续的开沟、施肥,而第一环形限位板和第二环形限位板的作用是防止第一密封板向下或者向上移动过程中挡住连通口,保证装置的正常运行,通过第二液压泵将储液空间内的液压油泵入第二密封空间,通过液压的作用推动第二密封板向下移动,第通过第二连接杆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包括车身(1)、除草装置(2)、开沟装置(3)、施肥装置(4)和覆土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内部右侧设置有储液空间(6),所述除草装置(2)安装在储液空间(6)的右端壁内部,所述除草装置(2)与储液空间(6)液压连接,所述开沟装置(3)安装在储液空间(6)的左端壁内部,所述开沟装置(3)与储液空间(6)液压连接,所述施肥装置(4)安装在车身(1)的内部左侧,所述覆土装置(5)安装在车身(1)的左端,所述车身(1)的内部右侧上端安装有集成控制系统(9),所述车身(1)的上端右侧内嵌式安装有信号接收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的下端右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转向轮(7),所述车身(1)的下端左侧前后对称设置有驱动轮(8),所述驱动轮(8)通过驱动系统控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装置(2)包括升降槽(11),所述升降槽(11)位于车身(1)下端面的右侧且开口向下,所述升降槽(11)的上端壁内部前后对称设置第一密封空间(12),前后两侧第一密封空间(12)的上侧通过第一连接孔(13)连通,前后两侧第一密封空间(12)的下侧通过第二连接孔(14)连通,所述第一密封空间(12)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一密封板(15),所述第一密封板(15)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杆(16),所述升降槽(11)的内部设置有水平位置且前后方向的连接块(17),所述第一连接杆(16)的下端均穿过第一密封空间(12)的下端壁且与连接块(17)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7)的下端面处设置有前后方向且开口向下的安装槽(18),所述安装槽(18)的内部设置有前后方向的转动轴(19),所述连接块(17)的前端面处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0),所述转动轴(19)的后端与安装槽(18)的后端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9)的前端穿过安装槽(18)的前端壁且与驱动电机(20)动力连接,所述安装槽(18)内设置有辊杆(21),所述辊杆(21)套装在转动轴(19)的轴体上,所述辊杆(21)的杆体上安装有螺旋刀片(2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装置(3)包括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V形槽(23),所述V形槽(23)的尖端在右侧,所述V形槽(23)的分叉处向左侧对称延伸,所述V形槽(23)的上端壁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密封空间(24),前后两侧第二密封空间(24)的上侧通过第三连接孔(25)连通,前后两侧第二密封空间(24)的下侧通过第四连接孔(26)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空间(24)的内部均设置有水平放置的第二密封板(27),所述第二密封板(27)的下端面中心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二连接杆(28),所述V形槽(23)的内部均设置有V形块(29),所述第二连接杆(28)的下端均穿过第二密封空间(24)的下端壁且与对应的V形块(29)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粉碎均匀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装置(4)包括车身(1)的内部左侧的储料腔(30),所述储料腔(30)的开口向上,且所述车身(1)的左侧下端面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下料槽(31),所述下料槽(31)的开口均向下,所述下料槽(31)的上端壁处均通过一环形的分量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林许基磊周文康管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润田沃地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