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机进气加热耦合汽轮机余热回收的运行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614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机进气加热耦合汽轮机余热回收的运行系统及方法,包括:联合循环机组和加热组件,所述联合循环机组具有进气口和乏汽出口,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所述乏汽出口进行降温冷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换热回路,且所述换热回路与所述冷却机构之间形成热交换;将加热组件设置在压气机的进气口上,利用换热回路与冷却机构之间热交换获取的热源水对进气口升温加热,避免低温情况下进气口出现湿堵或冰堵现象,提高了联合循环机组的做功效率;同时,通过换热回路与冷却机构之间热交换后形成的冷源水排至对乏汽出口进行降温冷却,保障了乏汽出口的冷却效果,降低了冷却结构的运行功耗。构的运行功耗。构的运行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机进气加热耦合汽轮机余热回收的运行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联合循环机组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机进气加热耦合汽轮机余热回收的运行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燃机

汽机联合循环机组作为电网调峰的主力机型,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北方的联合循环机组在冬季运行时,由于空气进气温度低,雨雪天气时易发生冰堵湿堵现象,继而导致燃机的压气机的负荷提高,不仅使压气机做功效率降低,严重时将威胁机组安全运行;
[0003]并且,燃气轮机

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多采用机力冷却塔保障冷源温度;特别在冬季的变工况运行过程中,冷却塔冷却功耗会提升,不利于联合循环系统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同时,频繁的变工况运行会使得联合循环机组严重偏离额定工况,使得系统产生的低温余热量较多,直接排放导致能源浪费;而保持系统冷源的机力冷却塔多采用电力驱动方式运行,在严重偏离额定工况时耗电量明显上升,不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机进气加热耦合汽轮机余热回收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合循环机组和加热组件,所述联合循环机组具有进气口和乏汽出口,还包括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用于对所述乏汽出口进行降温冷却;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气口上,所述加热组件包括换热回路,且所述换热回路与所述冷却机构之间形成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凝汽设备、冷却设备及第一循环管,所述凝汽设备与所述乏汽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连通在所述冷却设备上,所述换热回路包括第一支路管及第二支路管,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预热器、预热器具有预热进口和预热出口,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预热出口连通,另一端连通在所述第一循环管的供水路上,且位于所述冷却设备的出口与所述凝汽设备之间;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预热进口连通,另一端连通在所述循环管的回水路上,且位于所述冷却设备的进口与所述凝汽设备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温压流检测仪及第二温压流检测仪,所述第一温压流检测仪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管上,所述第二温压流检测仪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管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阀体设备和循环设备,所述阀体设备包括第一调节阀、第一隔离阀及第二隔离阀,所述第一调节阀与所述第一隔离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管上,所述第二隔离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路管上;所述循环设备包括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支路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循环机组具有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第二循环管;且所述余热锅炉具有循环进口,所述凝汽设备具有循环出口,所述循环进口与所述循环出口通过所述第二循环管连通;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浩然高新勇杨凡郑立军吴畅马斯鸣杜小泽杨志平杨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