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83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一种成像镜头、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成像镜头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定义一光轴通过光学元件,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混质光学元件包含一玻璃光学有效部以及一塑胶外周部。光轴通过玻璃光学有效部,塑胶外周部环绕且实体接触玻璃光学有效部并形成一通光孔。塑胶外周部具有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环绕光轴的一圆周方向排列设置,凹槽结构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及像侧中的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各凹槽结构包含一外表面、一内表面以及二侧表面。当满足特定条件时,有利于提升混质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0001]本揭示内容是有关于一种成像镜头及相机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应用在电子装置上的小型化成像镜头及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成像镜头以及其透镜元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透镜元件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如何提升光学元件组装精度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其配置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并透过其玻璃光学有效部及塑胶外周部的结构及相互设置关系,提升混质光学元件的组装精度。
[0004]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定义一光轴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所述混质光学元件包含一玻璃光学有效部以及一塑胶外周部。光轴通过玻璃光学有效部,且玻璃光学有效部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以及一连接面。物侧面面朝向成像镜头的一物侧,像侧面面朝向成像镜头的一像侧,且与物侧面相对设置,连接面环绕光轴且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塑胶外周部环绕且实体接触玻璃光学有效部并形成一通光孔,塑胶外周部具有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环绕光轴的一圆周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凹槽结构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及像侧中的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各凹槽结构包含一外表面、一内表面以及二侧表面。内表面与外表面相对设置且较外表面靠近光轴,侧表面连接外表面与内表面。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较各凹槽结构的内表面靠近光轴。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与各凹槽结构的内表面之间沿垂直光轴方向有重叠。塑胶外周部沿平行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T,至少一所述凹槽结构沿平行光轴方向延伸的最大深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1<D/T<0.8。
[000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各凹槽结构由外表面、内表面与侧表面互相连接且包围一内部空间所构成。
[000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与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物侧棱线,物侧棱线定义出物侧面的一最大轮廓。
[000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像侧面与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像侧棱线,像侧棱线定义出像侧面的一最大轮廓。
[000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观察混质光学元件,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棱线与像侧棱线皆被塑胶外周部遮蔽。
[000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或像侧观察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露出一底部面。
[00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与塑胶外周部实体接触。
[00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与塑胶外周部沿平行光轴方向有重叠。
[001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g,塑胶外周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p,其满足下列条件:1<CTEp/CTEg<50。另外,其可满足下列条件:5<CTEp/CTEg<25。
[0013]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定义一光轴通过所述光学元件,所述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所述混质光学元件包含一玻璃光学有效部以及一塑胶外周部。光轴通过玻璃光学有效部,且玻璃光学有效部包含一物侧面、一像侧面以及一连接面。物侧面面朝向成像镜头的一物侧,像侧面面朝向成像镜头的一像侧,且与物侧面相对设置,连接面环绕光轴且连接物侧面与像侧面。塑胶外周部环绕且实体接触玻璃光学有效部并形成一通光孔,塑胶外周部具有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环绕光轴的一圆周方向排列设置,所述凹槽结构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及像侧中的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各凹槽结构包含一外表面以及二侧表面。侧表面连接外表面与通光孔。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较各凹槽结构的外表面靠近光轴。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与各凹槽结构的外表面之间沿垂直光轴方向有重叠。塑胶外周部沿平行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T,至少一所述凹槽结构沿平行光轴方向延伸的最大深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1<D/T<0.95。
[001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各凹槽结构由外表面与侧表面互相连接且围绕一内部空间所构成。
[001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与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物侧棱线,物侧棱线定义出物侧面的一最大轮廓。
[001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像侧面与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像侧棱线,像侧棱线定义出像侧面的一最大轮廓。
[001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或像侧观察各凹槽结构,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物侧棱线弧长为Ao,露出的物侧棱线弧长总和为ΣAo,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像侧棱线弧长为Ai,露出的像侧棱线弧长总和为ΣAi,物侧棱线被塑胶外周部遮蔽的遮蔽率为Ro,像侧棱线被塑胶外周部遮蔽的遮蔽率为Ri,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最大直径为ψDo,其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30%<Ro,其中Ro=1

ΣAo/(ψDo
×
π);以及10%<Ri<95%,其中Ri=1

ΣAi/(ψDo
×
π)。
[001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与像侧观察各凹槽结构,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物侧棱线、部分的像侧棱线与一空气间隙。
[001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物侧观察各凹槽结构,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物侧棱线与一底部面。
[002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沿平行光轴方向由成像镜头的像侧观察各凹槽结构,各凹槽结构的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像侧棱线与一底部面。
[002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与塑胶
外周部实体接触。
[002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物侧面及像侧面皆与塑胶外周部沿平行光轴方向有重叠。
[002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塑胶外周部可还包含至少一承靠结构以及至少一光学校准结构,承靠结构用以与相邻的至少一光学元件承靠,光学校准结构用以与相邻的至少一光学元件校准。
[0024]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其中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连接面最大直径ψDo,塑胶外周部的光学校准结构最小直径ψDa,塑胶外周部的承靠结构最大直径ψDp,其满足下列条件:ψDo<ψDa<ψDp。...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定义一光轴通过该些光学元件,该些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该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包含:一玻璃光学有效部,该光轴通过该玻璃光学有效部,且该玻璃光学有效部包含:一物侧面,面朝向该成像镜头的一物侧;一像侧面,面朝向该成像镜头的一像侧,且与该物侧面相对设置;以及一连接面,环绕该光轴且连接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以及一塑胶外周部,环绕且实体接触该玻璃光学有效部并形成一通光孔,该塑胶外周部具有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环绕该光轴的一圆周方向排列设置,该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由该成像镜头的该物侧及该像侧中的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各该凹槽结构包含:一外表面;一内表面,与该外表面相对设置且较该外表面靠近该光轴;以及二侧表面,连接该外表面与该内表面;其中,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连接面较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内表面靠近该光轴;其中,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连接面与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内表面之间沿垂直该光轴方向有重叠;其中,该塑胶外周部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T,至少一该凹槽结构沿平行该光轴方向延伸的最大深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1<D/T<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凹槽结构由该外表面、该内表面与该二侧表面互相连接且包围一内部空间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物侧面与该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物侧棱线,该物侧棱线定义出该物侧面的一最大轮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像侧面与该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像侧棱线,该像侧棱线定义出该像侧面的一最大轮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由该成像镜头的该物侧与该像侧观察该混质光学元件,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物侧棱线与该像侧棱线皆被该塑胶外周部遮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由该成像镜头的该物侧或该像侧观察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露出一底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物侧面及该像侧面皆与该塑胶外周部实体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物侧面及该像侧面皆与该塑胶外周部沿平行该光轴方向有重叠。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g,该塑胶外周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p,其满足下列条件:1<CTEp/CTEg<50。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g,该塑胶外周部的线膨胀系数为CTEp,其满足下列条件:5<CTEp/CTEg<25。
11.一种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光学元件,并定义一光轴通过该些光学元件,该些光学元件包含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该至少一混质光学元件包含:一玻璃光学有效部,该光轴通过该玻璃光学有效部,且该玻璃光学有效部包含:一物侧面,面朝向该成像镜头的一物侧;一像侧面,面朝向该成像镜头的一像侧,且与该物侧面相对设置;以及一连接面,环绕该光轴且连接该物侧面与该像侧面;以及一塑胶外周部,环绕且实体接触该玻璃光学有效部并形成一通光孔,该塑胶外周部具有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环绕该光轴的一圆周方向排列设置,该至少三个凹槽结构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由该成像镜头的该物侧及该像侧中的一侧往另一侧延伸,各该凹槽结构包含:一外表面;以及二侧表面,连接该外表面与该通光孔;其中,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连接面较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外表面靠近该光轴;其中,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连接面与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外表面之间沿垂直该光轴方向有重叠;其中,该塑胶外周部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的最大厚度为T,至少一该凹槽结构沿平行该光轴方向延伸的最大深度为D,其满足下列条件:0.1<D/T<0.95。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各该凹槽结构由该外表面与该二侧表面互相连接且围绕一内部空间所构成。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物侧面与该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物侧棱线,该物侧棱线定义出该物侧面的一最大轮廓。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像侧面与该连接面连接处具有一像侧棱线,该像侧棱线定义出该像侧面的一最大轮廓。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平行该光轴方向由该成像镜头的该物侧或该像侧观察各该凹槽结构,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该物侧棱线弧长为Ao,露出的该物侧棱线弧长总和为ΣAo,各该凹槽结构的该内部空间露出部分的该像侧棱线弧长为Ai,露出的该像侧棱线弧长总和为ΣAi,该物侧棱线被该塑胶外周部遮蔽的遮蔽率为Ro,该像侧棱线被该塑胶外周部遮蔽的遮蔽率为Ri,该玻璃光学有效部的该连接面最大直径为ψDo,其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30%<Ro,其中Ro=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沛颀苏恒毅黄炫钦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