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层壳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582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3
三层壳罐具有:罐基础;三层壳,其由配置在罐基础上的外槽、中间槽以及内槽构成;第1锚定带,其穿过作为内槽与中间槽的槽间的第1槽间和作为中间槽与外槽的槽间的第2槽间,将内槽侧板和罐基础连结起来;以及第2锚定带,其穿过第2槽间,将中间槽侧板和罐基础连结起来。第1锚定带具有:第1端部,其与内槽侧板结合;第2端部,其与罐基础结合;第1中间部,其在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与在中间槽的第1槽间露出的内壁侧部分结合;以及第2中间部,其与在中间槽的第2槽间露出的外壁侧部分结合。2槽间露出的外壁侧部分结合。2槽间露出的外壁侧部分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三层壳罐


[0001]本公开涉及贮存低温的液化气的平底的三层壳罐。

技术介绍

[0002]以往,提出了用于贮存低温的液化气的平底的三层壳的罐。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平底的三层壳罐。
[0003]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三层壳罐中,在混凝土制的罐基础上设置有外槽,在该外槽的底板上设置有具有保冷效果的珠光体混凝土制的基板,在该基板上设置有中间槽,在中间槽的底板上设置有水平混凝土层,在水平混凝土层上设置有内槽。在内槽的底板与水平混凝土层的上下之间设置有将内槽的底板的周缘部支承为能够滑动的安装座。安装座的外周缘部延伸至中间槽罐的内壁附近,能够从下方与设置于中间槽罐的内壁的卡止片抵接。第1锚定带(锚部件)的一端部与内槽的侧板连结,另一端部与安装座连结。第2锚定带的一端部与中间槽的侧板连结,另一端部向罐基础内延伸并固定。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5

209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三层壳罐中,第1锚定带的一端部与内槽的侧板连结,另一端部与配置于内槽的底板与中间槽的底板之间的安装座连结。安装座通过摩擦与内槽卡合,但不固定于内槽和中间槽,也不固定于罐基础。虽然优选锚定带的一端部固定于罐基础,但由于在一般的三层壳罐中,在内槽与罐基础之间存在中间槽和外槽,因此难以在中间槽的内外保持气密性并且利用锚定带连结内槽与罐基础。
[0009]本公开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完成的,提出了在具有罐基础和由设置在罐基础上的外槽、中间槽以及内槽构成的三层壳的三层壳罐中利用锚定带连结内槽和罐基础的构造。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三层壳罐的特征在于,其具有:罐基础;外槽,其具有配置在所述罐基础上的外槽底板、从所述外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外槽侧板以及覆盖所述外槽侧板的上部的外槽屋顶;中间槽,其具有隔着外侧底部保冷层配置在所述外槽底板上的中间槽底板、从所述中间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中间槽侧板以及覆盖所述中间槽侧板的上部的中间槽屋顶;内槽,其在内部贮存液化气,该内槽具有隔着内侧底部保冷层配置在所述外槽底板上的内槽底板、从所述内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内槽侧板以及配置于所述内槽侧板的上部的内槽屋顶;第1锚定带,其穿过作为所述内槽与所述中间槽的槽间的第1槽间和作为所述中间槽与所述外槽的槽间的第2槽间,将所述内槽侧板和所述罐基础连结起来;以及第2锚定带,其穿过所述第2槽间,将所述中间槽侧板和所述罐基础连结起来,所述第1锚定带具有:
第1端部,其与所述内槽侧板结合;第2端部,其与所述罐基础结合;第1中间部,其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与在所述中间槽的所述第1槽间露出的内壁侧部分结合;以及第2中间部,其与在所述中间槽的所述第2槽间露出的外壁侧部分结合。
[0012]专利技术效果
[0013]根据本公开,能够提出在具有罐基础和由设置在罐基础上的外槽、中间槽以及内槽构成的三层壳的三层壳罐中利用锚定带连结内槽和罐基础的构造。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三层壳罐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15]图2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1例进行说明的图。
[0016]图3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2例进行说明的图。
[0017]图4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3例进行说明的图。
[0018]图5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3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的图。
[0019]图6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4例进行说明的图。
[0020]图7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5例进行说明的图。
[0021]图8是对基于第1锚定带的内槽侧板与罐基础的连结构造的第6例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三层壳罐1的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0023]图1所示的三层壳罐1是地面固定式的平底型的三层壳罐。三层壳罐1具有混凝土制的罐基础7、设置在罐基础7上的外槽5、内包于外槽5的中间槽4以及内包于中间槽4的内槽3。由外槽5、中间槽4以及内槽3形成三层壳。
[0024]内槽3是贮存低温液化气的容器。作为低温液化气,例示出液体氦、液态氢、液氮、LNG、LPG等。在三层壳罐1的周围设置有混凝土制的防液堤6。内槽3具有大致平坦的内槽底板31、从内槽底板31立起的圆筒状的内槽侧板32、以及设置于内槽侧板32的上部的半球壳状的内槽屋顶33。
[0025]中间槽4包围内槽3。中间槽4具有大致平坦的中间槽底板41、从中间槽底板41立起的圆筒状的中间槽侧板42、以及设置于中间槽侧板42的上部的半球壳状的中间槽屋顶43。在中间槽底板41与内槽底板31的上下之间夹设有水平混凝土层35和内侧底部保冷层36。另外,中间槽屋顶43也可以对内槽屋顶33进行支承。
[0026]外槽5包围中间槽4。外槽5具有设置在罐基础7上的大致平坦的外槽底板51、从外槽底板51立起的圆筒状的外槽侧板52、以及设置于外槽侧板52的上部的半球壳状(圆顶状)的外槽屋顶53。在外槽底板51与中间槽底板41的上下之间夹设有水平混凝土层45和外侧底部保冷层46。外槽侧板52通过地脚螺栓56与罐基础7连结。或者,外槽底板51也可以固定在浇注于罐基础7的锚定板上。
[0027]在内槽3的外壁与中间槽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而形成第1槽间61。在中间槽4的外壁与外槽5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而形成第2槽间62。在第1槽间61和第2槽间62中填充有
隔热材料63。隔热材料63例如可以使用珠光体、玻璃棉等以往多层壳罐的隔热材料。
[0028]在内槽3的顶部开设有BOG配管22。通过该BOG配管22将在内槽3内产生的气化气体向三层壳罐1的外部输送。在内槽3的下部开设有未图示的支出配管。内槽3的液化气通过该支出配管向外部输送。但是,支出配管也可以构成为在内槽3内朝向上方延伸而通过三层壳罐1的上部向外部输送液化气。在内槽3的内槽屋顶33设置有使内槽3内的上部与第1槽间61连通的连通管21。在内槽3中产生的液化气的气化气体通过该连通管21而流入到第1槽间61。由此,在第1槽间61填充有液化气的气化气体。但是,也可以从三层壳罐1的外部向第1槽间61导入与液化气的气化气体同等的低沸点的气体,还可以通过BOG配管22的分支管与第1槽间61连接而向第1槽间61导入液化气的气化气体。
[0029]通过将第1槽间61和第2槽间62分隔开的中间槽4的气密性,第1槽间61和第2槽间62作为空间而被分离。从惰性气体提供源24通过导入管23向第2槽间62提供惰性气体而在第2槽间62中填充有惰性气体。该惰性气体是沸点比贮存在内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三层壳罐,其具有:罐基础;外槽,其具有配置在所述罐基础上的外槽底板、从所述外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外槽侧板以及覆盖所述外槽侧板的上部的外槽屋顶;中间槽,其具有隔着外侧底部保冷层配置在所述外槽底板上的中间槽底板、从所述中间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中间槽侧板以及覆盖所述中间槽侧板的上部的中间槽屋顶;内槽,其在内部贮存液化气,该内槽具有隔着内侧底部保冷层配置在所述中间槽底板上的内槽底板、从所述内槽底板立起的筒状的内槽侧板以及配置于所述内槽侧板的上部的内槽屋顶;第1锚定带,其穿过作为所述内槽与所述中间槽的槽间的第1槽间和作为所述中间槽与所述外槽的槽间的第2槽间,将所述内槽侧板和所述罐基础连结起来;以及第2锚定带,其穿过所述第2槽间,将所述中间槽侧板和所述罐基础连结起来,所述第1锚定带具有:第1端部,其与所述内槽侧板结合;第2端部,其与所述罐基础结合;第1中间部,其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与在所述中间槽的所述第1槽间露出的内壁侧部分结合;以及第2中间部,其与在所述中间槽的所述第2槽间露出的外壁侧部分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壳罐,其中,所述第1锚定带是从所述第1端部到所述第2端部连续的带状或者线状的部件,在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贯穿插入于所述中间槽底板,所述第1中间部和所述第2中间部与所述中间槽底板通过焊接而结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壳罐,其中,所述中间槽底板具有配置于所述内壁侧部分的第1结合部和配置于所述外壁侧部分的第2结合部,所述第1锚定带由从与所述内槽侧板结合的所述第1端部到与所述第1结合部结合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田聪江上武史山口贵裕佐藤启央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