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GPU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60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GPU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GPU光学薄膜时,先将对硝基苯甲酸进行还原制成光响应单体,将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GPU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具体为一种GPU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学保护膜是指沉积在金属或其它软性易侵蚀的材料或薄膜表面,增加其牢固性和稳定性,改进其光学性质的一类光学薄膜,光学薄膜经过多年发展,技术路线趋向于精益求精,市场相对成熟。如今,柔性屏幕成为众多厂商发展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陆续加入到柔性屏的开发和推广。柔性屏和较传统屏幕相比,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不但体积薄,而且功耗较低,对设备的续航能力有所提高。同时由于其可弯曲、柔韧性强等特点耐用程度也更高。因此,柔性屏幕涉及的薄膜材料势会迎来更大的挑战和更快的发展。
[0003]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推陈出新,折叠屏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对于折叠屏而言,传统的光学保护膜很难适应折叠屏折叠和展开,易产生褶皱,破裂等情况。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折叠屏的光学保护膜具有重大的市场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GPU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GPU光学薄膜,所述GPU光学薄膜由光响应单体、1,6

己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Β
‑2‑
呋喃基乙醇进行聚合反应、并加入凝胶微球混合制得。
[0007]作为优化,所述光响应单体是将对硝基苯甲酸上的硝基还原,两个被还原的硝基之间形成偶氮键相连接;
[0008]所述光响应单体的分子结构如下:
[0009]。
[0010]作为优化,所述凝胶微球是由聚环糊精、丙烯酸、二甲基烯丙基硅烷混合,用过硫酸钾引发的聚合并通过注射器挤出成微球,再依次和二甲基烯丙基硅烷、N

烯丙基马来酰亚胺反应制得。
[0011]作为优化,所述聚环糊精是由β

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
[0012]一种GPU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3](1)按质量份数称取对硝基苯甲酸1份,葡萄糖8~10份;在65~70℃的条件下,将葡萄糖溶解于葡萄糖质量1.6~1.8倍的纯水中并保温,配制成葡萄糖溶液;将对硝基苯甲酸和
质量分数10~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按质量比1:14~18混合均匀,在65~70℃,200~300r/min搅拌20~30min,继续搅拌并在15~20min内匀速滴加葡萄糖溶液,滴加结束后降温至15~20℃并继续搅拌反应20~24h,滴加无水乙酸将pH调节至5.8~6.2并过滤,用pH为5.8~6.2的乙酸水溶液洗涤3~5次,制得光响应单体;
[0014](2)将β

环糊精和质量分数14~1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按质量比1:3~4混合均匀,在10~20℃,200~300r/min搅拌2~3h,继续搅拌并在10~15min内匀速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2~3h,加入β

环糊精质量4~5倍的丙酮并继续搅拌15~20min,静置分层后取水相,用质量分数3~5%的盐酸水溶液将pH调节至6.8~7.2,再置于透析袋中,在纯水中透析20~24h,每5~6h更换纯水,最后在

10~

1℃,6~10Pa干燥10~12h,制得聚环糊精;
[0015](3)将聚环糊精和纯水按照质量比1:140~180混合均匀,再加入聚环糊精质量1.6~2.4倍的丙烯酸、聚环糊精质量0.2~0.3倍的二甲基烯丙基硅烷和聚环糊精质量0.1~0.2倍的过硫酸钾引发剂,在55~65℃,300~500r/min搅拌8~10min,再置于注射器中,针孔直径0.7mm,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入55~65℃,0.2~0.3mol/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滴加结束后静置3~4h后,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置于聚环糊精质量8~10倍的硅烷混合液中,在70~80℃,500~800r/min搅拌回流4~6h,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置于聚环糊精质量8~10倍的N

烯丙基马来酰亚胺混合液中,在70~80℃,500~800r/min搅拌回流4~6h,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在

10~

1℃,6~10Pa干燥10~12h,制得凝胶微球;
[0016](4)按质量份数称取光响应单体1份,催化剂0.01~0.02份,分子量为1800~2200的聚四氢呋喃14~16份,Β
‑2‑
呋喃基乙醇1份,凝胶微球3~4份;将光响应单体、1,6

己二异氰酸酯、N,N

二甲基甲酰胺按质量比1:2.5~3:3~5混合均匀,并加入催化剂,在55~60℃,200~300r/min搅拌反应1~2h,再加入分子量为1800~2200的聚四氢呋喃并升温至65~70℃继续搅拌反应2~3h,再加入光响应单体质量3~5倍的质量分数25~30%的1,6

己二异氰酸酯溶液,溶剂为N,N

二甲基甲酰胺,升温至75~80℃继续搅拌反应2~3h,最后加入Β
‑2‑
呋喃基乙醇和凝胶微球,保持温度不变继续搅拌4~6h,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75~80℃,50~100Pa干燥20~24h ,制得凝胶微球聚氨酯复合光学薄膜,即为GPU光学薄膜。
[0017]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葡萄糖为D

(+)

葡萄糖。
[0018]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为6000~7000。
[0019]作为优化,步骤(3)所述硅烷混合液是将二甲基烯丙基硅烷、氯铂酸和正己烷按质量比1:0.02~0.03:6~8混合均匀配制而成;所述N

烯丙基马来酰亚胺混合液是将N

烯丙基马来酰亚胺、氯铂酸和正己烷按质量比1:0.02~0.03:6~8混合均匀配制而成。
[0020]作为优化,步骤(4)所述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0021]作为优化,所述GPU光学薄膜应用于电子设备屏幕。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在制备GPU光学薄膜时,将光响应单体、1,6

己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Β
‑2‑
呋喃基乙醇进行聚合反应,并加入凝胶微球混合后置于模具中制得GPU光学薄膜。
[0024]首先,将对硝基苯甲酸进行还原制成光响应单体,光响应单体含偶氮键,为顺反异构体,当紫外光照射时,沿同方向的偶氮基团发生顺反异构,从而导致分子链运动,产生了宏观上的弯曲,因为分子链弯曲折叠后,GPU光学薄膜中的氨基和酯基间更易形成氢键的作用,无紫外光照也能固定;光响应单体的引入,使产品形成两种能固定记忆的形态。...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GPU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GPU光学薄膜由光响应单体、1,6

己二异氰酸酯、聚四氢呋喃、Β
‑2‑
呋喃基乙醇进行聚合反应、并加入凝胶微球混合制得;所述光响应单体是将对硝基苯甲酸上的硝基还原,两个被还原的硝基之间形成偶氮键相连接;所述光响应单体的分子结构如下:;所述凝胶微球是由聚环糊精、丙烯酸、二甲基烯丙基硅烷混合,用过硫酸钾引发的聚合并通过注射器挤出成微球,再依次和二甲基烯丙基硅烷、N

烯丙基马来酰亚胺反应制得;所述聚环糊精是由β

环糊精和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2.一种GPU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按质量份数称取对硝基苯甲酸1份,葡萄糖8~10份;在65~70℃的条件下,将葡萄糖溶解于葡萄糖质量1.6~1.8倍的纯水中并保温,配制成葡萄糖溶液;将对硝基苯甲酸和质量分数10~1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按质量比1:14~18混合均匀,在65~70℃,200~300r/min搅拌20~30min,继续搅拌并在15~20min内匀速滴加葡萄糖溶液,滴加结束后降温至15~20℃并继续搅拌反应20~24h,滴加无水乙酸将pH调节至5.8~6.2并过滤,用pH为5.8~6.2的乙酸水溶液洗涤3~5次,制得光响应单体;(2)将β

环糊精和质量分数14~16%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按质量比1:3~4混合均匀,在10~20℃,200~300r/min搅拌2~3h,继续搅拌并在10~15min内匀速滴加环氧氯丙烷,滴加结束后继续搅拌反应2~3h,加入β

环糊精质量4~5倍的丙酮并继续搅拌15~20min,静置分层后取水相,用质量分数3~5%的盐酸水溶液将pH调节至6.8~7.2,再置于透析袋中,在纯水中透析20~24h,每5~6h更换纯水,最后在

10~

1℃,6~10Pa干燥10~12h,制得聚环糊精;(3)将聚环糊精和纯水按照质量比1:140~180混合均匀,再加入聚环糊精质量1.6~2.4倍的丙烯酸、聚环糊精质量0.2~0.3倍的二甲基烯丙基硅烷和聚环糊精质量0.1~0.2倍的过硫酸钾引发剂,在55~65℃,300~500r/min搅拌8~10min,再置于注射器中,针孔直径0.7mm,以每秒1滴的速度滴入55~65℃,0.2~0.3mol/L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滴加结束后静置3~4h后,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李钦李鹏蔡刚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易昇光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