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54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排水路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产品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改性沥青2~10份,集料55~95份,矿粉2~10份,水性树脂1~6份和二氧化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水路面
,尤其涉及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许多城镇和地区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大型基础设施、各种不透水的道路和地面所覆盖,使得大部分降水只能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排出,这不仅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而且极易造成城市道路积水问题,给人民的日常出行带来极大困扰。同时,由于城市地下水位得不到应有的补充,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干旱灾害频发。
[0003]研究显示,透水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减轻城市的排水和防洪压力。但是,现有的透水性路面混合料存在强度不足或透水性较差的问题,限制了透水路面的应用。因此,提供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07]改性沥青2~10份,集料55~95份,矿粉2~10份,水性树脂1~6份和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1~6份。
[0008]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0009]将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混合,顺次进行剪切和发育,得到所述的改性沥青。
[0010]作为优选,所述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00:38~46。
[0011]作为优选,所述剪切的速率为4500~5500r/min,温度为165~195℃,时间为20~40min;
[0012]所述发育的温度为170~190℃,时间为20~40min。
[0013]作为优选,所述集料包含粗集料和细集料;所述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质量比为50~80:5~15。
[0014]作为优选,所述粗集料为玄武岩,所述玄武岩的粒径级配为大于15mm且小于等于18mm的玄武岩、大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的玄武岩和大于5mm且小于等于10mm的玄武岩;
[0015]所述大于15mm且小于等于18mm的玄武岩、大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的玄武岩和大
于5mm且小于等于10mm的玄武岩的质量比为0.5~12:17~60:13~62。
[0016]作为优选,所述细集料为砂,所述砂的粒径级配为大于1.1mm且小于等于2.36mm的砂、大于0.7mm且小于等于1.1mm的砂、大于0.3mm且小于等于0.7mm的砂、大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的砂和大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mm的砂;
[0017]所述大于1.1mm且小于等于2.36mm的砂、大于0.7mm且小于等于1.1mm的砂、大于0.3mm且小于等于0.7mm的砂、大于0.1mm且小于等于0.3mm的砂和大于0.05mm且小于等于0.1mm的砂的质量比为0.5~20:0.5~18:0.5~15:0.5~11:0.5~7.5。
[0018]作为优选,所述水性树脂为水性聚氨酯树脂或水性丙烯酸树脂。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0020]将各原料混合均匀,得到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改性沥青2~10份,集料55~95份,矿粉2~10份,水性树脂1~6份和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1~6份。其中,改性沥青通过将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混合,顺次进行剪切和发育得到。本专利技术中的改性沥青与其它原料的粘合强度高,能够大幅度提高排水沥青路面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抗飞散和抗车辙性能;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特定级配的集料,使得集料之间形成嵌挤骨架结构,从而达到在提升混合料透水性能的同时提高集料整体压碎值和磨耗值的目的;通过水性树脂的设置,使混合料在使用时外部能够形成保护层,耐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本专利技术还添加了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能够起到吸附汽车尾气的作用,有利于尾气在光催化材料表面的降解,极大改善了材料对空气净化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特定种类和用量的原料,使得各原料之间相互协同,进而得到了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
[0024]改性沥青2~10份,集料55~95份,矿粉2~10份,水性树脂1~6份和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1~6份。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沥青的质量份数为2~10份,优选为3~9份,进一步优选为4~8份,更优选为5~7份。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集料的质量份数为55~95份,优选为60~90份,进一步优选为65~85份,更优选为77~83份。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矿粉的质量份数为2~10份,优选为3~9份,进一步优选为4~8份,更优选为5~7份。
[002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水性树脂的质量份数为1~6份,优选为2~5份,进一步优选为2.5~4.5份,更优选为3~4份。
[002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质量份数为1~6份,优选为2~5份,进一步优选为2.5~4.5份,更优选为3~4份。
[0030]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优选包含下列步骤:
[0031]将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混合,顺次进行剪切和发育,得到所述的改性沥青。
[003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的质量比优选为500:38~46,进一步优选为500:39~45,更优选为500:40~44。
[003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剪切的速率优选为4500~5500r/min,进一步优选为4700~5300r/min,更优选为4900~5100r/min;温度优选为165~195℃,进一步优选为170~190℃,更优选为175~185℃;时间优选为20~40min,进一步优选为25~35min,更优选为27~33min。
[00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发育的温度优选为170~190℃,进一步优选为175~185℃,更优选为177~183℃;时间优选为20~40min,进一步优选为25~35min,更优选为27~33min。
[003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集料优选包含粗集料和细集料;所述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质量比优选为50~80:5~15,进一步优选为60~70:7~13,更优选为62~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由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改性沥青2~10份,集料55~95份,矿粉2~10份,水性树脂1~6份和二氧化钛

石墨烯复合材料1~6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将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混合,顺次进行剪切和发育,得到所述的改性沥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SBS改性沥青和HVA粘度添加剂的质量比为500:38~46。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切的速率为4500~5500r/min,温度为165~195℃,时间为20~40min;所述发育的温度为170~190℃,时间为20~40min。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包含粗集料和细集料;所述粗集料和细集料的质量比为50~80:5~15。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水型沥青路面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集料为玄武岩,所述玄武岩的粒径级配为大于15mm且小于等于18mm的玄武岩、大于10mm且小于等于15mm的玄武岩和大于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玺武永珍武永德樊立志周武艺傅重阳刘玉霖崔晓智常琨邓会起贾林林何永盛孙龙华张泽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