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387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辅助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基座板,其上固定焊接有钢次梁,所述钢次梁上连接有楼承板,固定机构,其连接在基座板上,其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延展机构,其转动连接在防护板的一侧,且其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楼承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快速稳定的固定,同时配合螺纹杆、转动杆以及连接套的选定,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组装,结合转动圈的调节以及辅助单元的固定,实现快捷稳定的安装需要,进而实现多样化,模块化,便捷的支撑体系。便捷的支撑体系。便捷的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发展逐步深入,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广泛的被市场青睐。楼承板已成为一种主要的楼板施工类型,其工业化加工程度高、免支模、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等优势使其有很高的应用前景。
[0003]钢梁间距超过楼承板最大无支撑跨度时需设置临时支撑,从而避免楼承板下挠。目前楼承板临时支撑方式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支撑方式一致,通常在楼承板底部跨中位置搭设临时脚手架。一方面对于楼层较高或存在楼板开洞的项目,临时脚手架的搭设困难、施工繁琐、成本较高且施工周期较长。另一方面传统临时支撑在一个项目中耗材较大,受力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临时支撑不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包括:基座板,其上固定焊接有钢次梁,所述钢次梁上连接有楼承板,固定机构,其连接在基座板上,其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延展机构,其转动连接在防护板的一侧,且其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楼承板相连接。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箱,其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基座板相配合,两个固定箱之间挂接有钢缆;丝杆,其与固定箱转动连接,其外壁螺旋传动配合有支撑架;支撑轴,其转动套设在支撑架上,其外壁固定套设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连接有接触点;圆盘,其固定套设在支撑轴上,其位于驱动辊的一侧,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所述圆柱传动配合有与固定箱相连接的螺旋杆;传动组件一,其与丝杆传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箱外侧的传动组件二,所述传动组件二与防护板转动连接;传递轴,其与传动组件二传动连接,其一端传动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传动连接有与延展机构相连接的传递杆,所述传递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位于齿轮组外侧的防护箱;辅助单元,其与固定箱相连接。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位于滑槽内,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柱,所述限定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箱外侧的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连接有与固定箱相连接的棘爪。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展机构包括:转动圈,其外壁通过花键传动连接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与传递杆固定套接,其一端转动连接有与防护箱相连接的防护套,所述转动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推动杆;螺纹杆,其与转动圈螺旋传动配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螺纹套接有与支撑条转动连接的转动杆。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单元包括:连接条,其滑动套设在固定箱的
中间,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柔性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接触点相配合的接触槽;容积槽,其设置在基座板内,所述基座板内滑动套设有排挤架;导通管,其一端与容积槽相连通,且导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平衡槽,所述平衡槽的一侧滑动套设有移动弧;回流管,其两端均与导通管相连接,其中,所述基座板的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柔性条的容纳槽,所述排挤架一端位于容纳槽内,所述移动弧的一侧位于容纳槽内。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点包括与驱动辊固定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触电块,所述导向柱外壁滑动套设有与驱动辊滑动连接挤压柱,所述挤压柱内固定连接有接触弧,所述挤压柱的一侧固定理解有与驱动辊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挤压柱与接触槽相配合。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积槽内固定连接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回流管上连接有单向阀,所述导通管上连接有限压阀。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辊通过的通过槽,所述固定箱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门,所述辅助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增磨垫,所述辅助板上设置有多个限定孔,所述支撑轴的外壁设置有与固定连接的电磁刹车。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箱内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组件一传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连接有备用电源。
[0014]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铺装楼承板底模前,将模组化支撑两个转动杆通过高强螺栓一前一后连接在支撑条上;
[0016]S2:根据项目中钢梁高度以及跨度计算并选择合适长度的转动杆,将转动杆和连接套之间进行连接;
[0017]S3:将连接套和螺纹杆进行连接,此过程旋转螺纹杆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然后将螺纹杆与转动圈之间进行连接;
[0018]S4:上述安装完成后,将固定机构放置到基座板上,然后转动转动圈,进行挤压固定;
[0019]S5:挤压到限定压力后,进行束缚,进行稳定。
[0020]S7:上述安装完成后,将钢丝挂接并拉紧,使整个模组化支撑形成完整的受力体系。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通过多个固定机构和延展机构的配合,可以进行快速稳定的固定,同时配合螺纹杆、转动杆以及连接套的选定,可以进行模块化的组装,结合转动圈的调节以及辅助单元的固定,实现快捷稳定的安装需要,进而实现多样化,模块化,便捷的支撑体系。
[0023]2、通过模块话的拼接以及单元式的零部件,可以在方便进行单个维护和更换,节约使用成本,同时便于后期的收纳和维护。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固定机构左视剖视示意图;
[0026]图3为固定机构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7]图4为辅助单元左视剖视示意图;
[0028]图5为接触点俯视剖视示意图;
[0029]图6为延展机构局部主视剖视示意图。
[0030]主要符号说明:
[0031]1、基座板;2、钢次梁;3、楼承板;4、固定机构;5、防护板;6、防护套;7、推动杆;8、转动圈;9、螺纹杆;10、支撑条;11、转动杆;12、连接套;13、棘轮;14、钢缆;15、电机;16、驱动辊;17、接触点;18、圆盘;19、支撑轴;20、圆柱;21、螺旋杆;22、支撑架;23、接触槽;24、连接条;25、备用电源;26、柔性条;27、丝杆;28、传动组件一;29、辅助单元;30、辅助板;31、固定箱;32、滑槽;33、传动组件二;34、限定柱;35、棘爪;36、传递轴;37、齿轮组;38、防护箱;39、传递杆;40、导向柱;41、触电块;42、弹簧;43、挤压柱;44、接触弧;45、平衡槽;46、导通管;47、回流管;48、容积槽;49、传感器;50、排挤架;51、移动弧。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板,其上固定焊接有钢次梁,所述钢次梁上连接有楼承板,固定机构,其连接在基座板上,其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延展机构,其转动连接在防护板的一侧,且其另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与楼承板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箱,其底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板,所述辅助板与基座板相配合,两个固定箱之间挂接有钢缆;丝杆,其与固定箱转动连接,其外壁螺旋传动配合有支撑架;支撑轴,其转动套设在支撑架上,其外壁固定套设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上连接有接触点;圆盘,其固定套设在支撑轴上,其位于驱动辊的一侧,所述圆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圆柱,所述圆柱传动配合有与固定箱相连接的螺旋杆;传动组件一,其与丝杆传动连接,且其另一端传动连接有位于固定箱外侧的传动组件二,所述传动组件二与防护板转动连接;传递轴,其与传动组件二传动连接,其一端传动连接有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传动连接有与延展机构相连接的传递杆,所述传递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位于齿轮组外侧的防护箱;辅助单元,其与固定箱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内设置有滑槽,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位于滑槽内,所述支撑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定柱,所述限定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固定箱外侧的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连接有与固定箱相连接的棘爪。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机构包括:转动圈,其外壁通过花键传动连接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与传递杆固定套接,其一端转动连接有与防护箱相连接的防护套,所述转动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推动杆;螺纹杆,其与转动圈螺旋传动配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一端螺纹套接有与支撑条转动连接的转动杆。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组化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单元包括:连接条,其滑动套设在固定箱的中间,其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柔性条,所述连接条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接触点相配合的接触槽;容积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黄灵盘洪玉张灵智童林浪谢贻军屈创张放邓松杨明李振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