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5323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应用在散热风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机壳机构、风机机构、节能控风系统和温感机构,经过外壳组件内部的承载组件来实现对风机机构进行承载,然后再利用外壳组件后侧的导线组件对风机机构的电源线进行隐藏和限位,接着利用外壳组件外侧的连接组件来实现对外壳组件的安装使用,安装完成后经过对风机机构进行通电,并使得供电模块驱动节能控风系统进行启动,并且经过控制终端控制启动驱动模块的风机机构进行运转来实现散热,并且经过节能控风系统的控制终端控制温感模块的温感机构来实现对需要散热的设备进行温度的监测,并且实时将监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终端。且实时将监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终端。且实时将监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风机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散热风机,其实指的就是帮助设备起到散热功能的一种风机,风机是我们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一种说法,一般就是将气体的压缩和气体的输送,通常是把机械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再完成机械气体输送的一个过程,而散热风机多数会运用到冰箱和电脑主机的内部进行散热的使用。
[0003]现有的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在使用的时候有以下缺点:
[0004]1、在散热风机进行运行时其无法自动的对温度进行监测,以及无法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实时调整散热时运行的转速,从而无法实现节能的效果;
[0005]2、在气温较底且散热风机未进行使用时,其内部润滑油容易产生凝固,容易影响正常使用,以及散热风机运行时,不能对其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的处理,导致其声音过大,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的风机控制方法,其优点是:
[0007]1、在散热风机进行运行时能自动的对温度进行监测,同时可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实时调整散热时运行的转速,从而实现节能的效果;
[0008]2、在气温较底且散热风机未进行使用时,进行保温,以此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散热风机运行时,能对其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的降噪处理,进而提升使用体验。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包括机壳机构、风机机构和节能控风系统,所述风机机构设置在机壳机构的内部,所述机壳机构的顶部设置有温感机构,所述机壳机构的内侧和前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
[0010]所述节能控风系统包括控制终端、驱动模块、温感模块和变频调速模块,所述驱动模块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温感模块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模块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模块与控制终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节能控风系统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所述温感模块为温感机构;
[0011]所述机壳机构包括外壳组件、连接组件、承载组件和导线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外壳组件外侧的四周,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外壳组件内部的后侧,所述承载组件的内侧与风机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组件设置在承载组件后侧的左侧,所述降噪机构包括保温阻噪组件和防护降噪组件,所述保温阻噪组件内嵌在承载组件前侧的内部,所述防护降噪组件粘接在外壳组件的前侧,所述风机机构为驱动模块和变频调速模块。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机壳机构、风机机构、节能控风系统和温感机构,利
用外壳组件内部的承载组件来实现对风机机构进行承载,然后再利用外壳组件后侧的导线组件对风机机构的电源线进行隐藏和限位,接着利用外壳组件外侧的连接组件来实现对外壳组件的安装使用,安装完成后经过对风机机构进行通电,并使得供电模块驱动节能控风系统进行启动,并且经过控制终端控制启动驱动模块的风机机构进行运转来实现散热,并且经过节能控风系统的控制终端控制温感模块的温感机构来实现对需要散热的设备进行温度的监测,并且实时将监测的温度反馈给控制终端,而后控制终端根据温度变化来经过控制风机机构的变频调速模块来对驱动模块进行变频,从而实现风机机构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来进行调整散热时的转速,以此当转速降低时,能耗也会相应降低,进而可以节省能源,并且减少风机机构的负载,通过设置降噪机构,在承载组件的内侧内嵌保温阻噪组件,从而实现在承载组件内侧的风机机构未进行启动使用时,可以起到在气温较底时且风机机构未进行使用时,对风机机构进行保温,以避免风机机构内部润滑油产生凝固,以及当风机机构使用时可以实现对其产生的噪音进行吸附,同时再配合外壳组件前侧粘接的防护降噪组件来实现对风机机构的防护,以及对其运转时产生的风噪进行吸附,以此提升整体的使用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组件包括前圆框、连接筒和后圆框,所述连接筒的前侧熔接在前圆框的后侧,所述后圆框的前侧与连接筒的后侧熔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前圆框、连接筒和后圆框,经过将前圆框和后圆框分别对接在连接筒的前侧和后侧,然后进行熔接,以此便于后续的承载使用。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前接板、后接板和加固杆,所述前接板分别熔接在前圆框外侧的四角,所述后接板分别熔接在后圆框外侧的四角,所述加固杆熔接在前接板和后接板的内侧。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前接板、后接板和加固杆,经过在前圆框和后圆框外侧的四角熔接前接板和后接板,以此便于后续进行安装连接的使用,同时再在前接板和后接板之间熔接加固杆,来进行加强支撑。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组件包括角杆、圈板和承载孔,所述角杆分别熔接在连接筒内部后侧的四角,所述圈板的外侧与角杆的内侧熔接,所述承载孔开设在圈板的前侧。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角杆、圈板和承载孔,经过利用四个角杆熔接在连接筒内部后侧的四角,以此作为支撑点来实现对圈板承接使用,同时在圈板的内部开设承载孔,以此便于后续进行承载的使用。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槽和转动卡板,所述导槽开设在左侧角杆的后侧,所述转动卡板转动连接在左侧角杆的后侧并处于导槽的外侧。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槽和转动卡板,经过在左侧角杆的后侧开设导槽,以此便于后续对电源线进行隐藏的使用,同时再配合转动卡板来实现定位。
[002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风机机构包括变频控制器、电机和风扇,所述变频控制器内嵌在承载孔的内部并固定,所述电机设置在变频控制器前侧的内部并固定,所述风扇与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所述变频控制器为变频调速模块,所述电机为驱动模块。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变频控制器、电机和风扇,经过将变频控制器内嵌在承载孔的内部以此实现对电机和风扇的支撑与连接使用,并且在实际使用时,经过供电模
块对节能控风系统进行供电,使得节能控风系统的控制终端对驱动模块的电机下单驱动的指令,从而带动风扇进行转动散热使用,并且变频调速模块的变频控制器在后续可控制电机进行频的使用。
[002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感机构包括温度监测器和温测管,所述温度监测器栓接在连接筒的顶部,所述温测管的外侧与温度监测器电性连接,所述温测管的内侧贯穿连接筒的顶部并连通,所述温度监测器为温感模块。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温度监测器和温测管,处于连接筒顶部温感模块控制的温度监测器配合温测管实现对未经过风扇空气热量进行监测,并且将监测出的温度经过温度监测器的温感模块反馈给控制终端,然后控制终端根据温度的变化来向变频调速模块的变频控制器下达对驱动模块的电机进行调整散热时风扇的转速,以此当转速降低时,能耗也会相应降低,进而可以节省能源。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包括机壳机构(1)、风机机构(2)和节能控风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构(2)设置在机壳机构(1)的内部,所述机壳机构(1)的顶部设置有温感机构(4),所述机壳机构(1)的内侧和前侧均设置有降噪机构(5);所述节能控风系统(3)包括控制终端(301)、驱动模块(302)、温感模块(303)和变频调速模块(304),所述驱动模块(302)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温感模块(303)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模块(304)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所述变频调速模块(304)与控制终端(301)单向电性连接,所述节能控风系统(3)单向电性连接有供电模块(305),所述温感模块(303)为温感机构(4);所述机壳机构(1)包括外壳组件(101)、连接组件(102)、承载组件(103)和导线组件(104),所述连接组件(102)分别设置在外壳组件(101)外侧的四周,所述承载组件(103)设置在外壳组件(101)内部的后侧,所述承载组件(103)的内侧与风机机构(2)固定连接,所述导线组件(104)设置在承载组件(103)后侧的左侧,所述降噪机构(5)包括保温阻噪组件(501)和防护降噪组件(502),所述保温阻噪组件(501)内嵌在承载组件(103)前侧的内部,所述防护降噪组件(502)粘接在外壳组件(101)的前侧,所述风机机构(2)为驱动模块(302)和变频调速模块(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01)包括前圆框(1011)、连接筒(1012)和后圆框(1013),所述连接筒(1012)的前侧熔接在前圆框(1011)的后侧,所述后圆框(1013)的前侧与连接筒(1012)的后侧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102)包括前接板(1021)、后接板(1022)和加固杆(1023),所述前接板(1021)分别熔接在前圆框(1011)外侧的四角,所述后接板(1022)分别熔接在后圆框(1013)外侧的四角,所述加固杆(1023)熔接在前接板(1021)和后接板(1022)的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103)包括角杆(1031)、圈板(1032)和承载孔(1033),所述角杆(1031)分别熔接在连接筒(1012)内部后侧的四角,所述圈板(1032)的外侧与角杆(1031)的内侧熔接,所述承载孔(1033)开设在圈板(1032)的前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104)包括导槽(1041)和转动卡板(1042),所述导槽(1041)开设在左侧角杆(1031)的后侧,所述转动卡板(1042)转动连接在左侧角杆(1031)的后侧并处于导槽(1041)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型散热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机构(2)包括变频控制器(201)、电机(202)和风扇(203),所述变频控制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书宏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苏尔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