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32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遮挡装置,包括:遮挡板;安装座,连接在遮挡板的上端;操作杆,穿设于安装座;电杆连接件,连接在遮挡板的下端,电杆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杆;其中,操作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操作杆能够绕操作杆的轴线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限位凸起具有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限位凸起处于限位位置时,限位凸起与安装座相对设置并与操作杆、安装座以及遮挡板的上边沿围成限位空间,以将导线固定在限位空间内。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使用绝缘毯对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进行遮挡时,遮挡效率较低的问题。遮挡效率较低的问题。遮挡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遮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缘隔离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遮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杆上设置有横担,导线通过绝缘子连接于横担。导线包括中相导线、近边相导线和远边相导线。配电网作业人员需要接近带电体与接地体进行带电作业,为防止带电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触电,通常采用绝缘毯进行绝缘遮挡。当进入中相导线的作业位置时,需要对近边相导线、与近边相导线连接的绝缘子、远边相导线、与远边相导线连接的绝缘子、中相导线、与中相导线连接的绝缘子、横担以及电杆依次进行遮挡。
[0003]在中相导线的作业位置,需要使用绝缘导线遮挡罩对中相导线进行遮挡,使用绝缘毯对与中相导线连接的绝缘子、支撑立铁、横担和电杆进行遮挡。遮挡电杆时需要使用绝缘毯和电杆用绝缘毯夹,电杆的杆顶需设置一块绝缘毯,与中相导线连接的绝缘子的支撑立铁需要使用一块绝缘毯,横担使用三块绝缘毯,横担下方的电杆需要使用一块绝缘毯。这样,遮挡一侧电杆及横担至少需使用六块绝缘毯进行绝缘遮挡,至少需要使用三个杆用绝缘毯夹进行固定。
[0004]相关技术中的使用绝缘毯对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进行遮挡的方式需要使用多块绝缘毯,增加了绝缘斗臂车的绝缘斗内的作业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作业人员需要携带的遮挡用具的数量,占用了绝缘斗内的空间,影响作业人员在绝缘斗内的电工作业操作。并且,使用绝缘毯对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进行遮挡的方式操作时间较长,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风险较高、耗时较久。这样,使用绝缘毯对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进行遮挡的方式降低了作业人员的遮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遮挡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使用绝缘毯对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进行遮挡时,遮挡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遮挡装置,包括:遮挡板;安装座,连接在遮挡板的上端;操作杆,穿设于安装座;电杆连接件,连接在遮挡板的下端,电杆连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杆;其中,操作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操作杆能够绕操作杆的轴线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限位凸起具有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限位凸起处于限位位置时,限位凸起与安装座相对设置并与操作杆、安装座以及遮挡板的上边沿围成限位空间,以将导线固定在限位空间内。
[0007]进一步地,遮挡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座背离限位凸起的一侧的手柄和设置在手柄内的限位结构,操作杆穿设在手柄内,限位结构限制操作杆的转动范围,以使限位凸起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
[0008]进一步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弹性件、设置在操作杆上的止挡凸起以及设置在手柄上的限位孔;其中,限位孔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孔段和第二限位孔
段以及连通第一限位孔段和第二限位孔段的连接孔段,第一限位孔段和第二限位孔段均位于连接孔段背离安装座的一侧;限位凸起处于限位位置时,止挡凸起位于第一限位孔段内;限位凸起处于避让位置时,止挡凸起位于第二限位孔段内;弹性件向止挡凸起施加背离安装座方向的力,以使止挡凸起保持在第一限位孔段内或者第二限位孔段内。
[0009]进一步地,手柄包括连接于安装座的第一柄段以及与第一柄段连接的第二柄段,限位孔设置在第二柄段上,弹性件设置在第二柄段内,弹性件的直径大于第一柄段的直径,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柄段朝向第二柄段的端面,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止挡凸起;和/或,连接孔段沿操作杆的周向方向延伸,第一限位孔段的端壁与连接孔段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孔段的端壁与连接孔段之间的距离。
[0010]进一步地,遮挡装置包括主遮挡板和辅助遮挡板,辅助遮挡板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主遮挡板,辅助遮挡板能够相对于主遮挡板回收或者展开。
[0011]进一步地,辅助遮挡板包括第一辅助遮挡板和位于第一辅助遮挡板下方的第二辅助遮挡板,第一辅助遮挡板能够向上移动以相对于主遮挡板展开,第二辅助遮挡板能够向下移动以相对于主遮挡板展开;安装座连接在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上端,电杆连接件连接在遮挡板的下端,限位凸起、操作杆、安装座以及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上边沿围成限位空间。
[0012]进一步地,主遮挡板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滑槽和第二导向滑槽,第一辅助遮挡板伸入至第一导向滑槽内,第二辅助遮挡板伸入至第二导向滑槽内;第一导向滑槽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止挡件,第一止挡件封堵于第一导向滑槽的上端,第一辅助遮挡板伸入至第一导向滑槽内的下端设置有第一止挡凸耳,第一止挡件与第一止挡凸耳止挡配合;第二导向滑槽的下端设置有第二止挡件,第二止挡件封堵于第二导向滑槽的下端,第二辅助遮挡板伸入至第二导向滑槽内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止挡凸耳,第二止挡件与第二止挡凸耳止挡配合。
[0013]进一步地,遮挡装置还包括柔性绳和柔性绳固定架,柔性绳固定架连接于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上端并位于安装座背离限位凸起的一侧,柔性绳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上端,柔性绳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辅助遮挡板的下端并连接于柔性绳固定架。
[0014]进一步地,遮挡装置还包括第一柔性绳连接件和第二柔性绳连接件,第一柔性绳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上端,第一柔性绳连接件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柔性绳固定孔和第一滑轮,柔性绳固定孔设置在第一辅助遮挡板的一侧,第一滑轮设置在第一辅助遮挡板的另一侧,柔性绳的一端连接于柔性绳固定孔;第二柔性绳连接件设置在第二辅助遮挡板的下端,第二柔性绳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滑轮,柔性绳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二柔性绳连接件并与第二滑轮滑动配合,柔性绳的另一端再穿设于第一柔性绳连接件并与第一滑轮滑动配合,柔性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柔性绳固定架。
[0015]进一步地,电杆连接件包括固定连接于遮挡板的下端的连接座以及可翻转地设置在连接座上的弹性卡环,连接座上设置有水平限位板,弹性卡环上设置有连接板,弹性卡环通过连接板可翻转地连接于连接座,连接板与水平限位板限位配合,弹性卡环为优弧且具有开口,弹性卡环与连接板的连接处与弹性卡环的中心线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0016]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遮挡装置包括:遮挡板、安装座、操作杆以及电杆连接件。安装座连接在遮挡板的上端。操作杆穿设于安装座。操作杆的设置便于作业人员的握持,安装座的设置便于将操作杆安装在遮挡板的上端。电杆连接件连接在遮挡板的下端,电杆连
接件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杆。电杆连接件的设置使得遮挡板的下端能够与电杆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将遮挡板的下端与电杆固定。其中,操作杆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操作杆能够绕操作杆的轴线相对于安装座转动以使限位凸起具有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限位凸起处于限位位置时,限位凸起与安装座相对设置并与操作杆、安装座以及遮挡板的上边沿围成限位空间,以将导线固定在限位空间内。这样,操作人员握持操作杆,并对操作杆进行转动,以使操作杆上的限位凸起能够在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之间切换。导线能够被限制在限位空间内,以使遮挡板的上端能够与导线固定连接。这样,遮挡板的上端与导线固定连接,遮挡板的下端与电杆固定连接,使得遮挡板遮挡于电杆及电杆上的部件。并且,由于操作人员对操作杆进行转动即可将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遮挡板(10);安装座(20),连接在所述遮挡板(10)的上端;操作杆(30),穿设于所述安装座(20);电杆连接件(40),连接在所述遮挡板(10)的下端,所述电杆连接件(40)可拆卸地连接于电杆;其中,所述操作杆(30)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31),所述操作杆(30)能够绕所述操作杆(30)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安装座(20)转动以使所述限位凸起(31)具有限位位置和避让位置,所述限位凸起(31)处于所述限位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31)与所述安装座(20)相对设置并与所述操作杆(30)、所述安装座(20)以及所述遮挡板(10)的上边沿围成限位空间(80),以将导线固定在所述限位空间(8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0)背离所述限位凸起(31)的一侧的手柄(50)和设置在所述手柄(50)内的限位结构(60),所述操作杆(30)穿设在所述手柄(50)内,所述限位结构(60)限制所述操作杆(30)的转动范围,以使所述限位凸起(31)在所述限位位置和所述避让位置之间切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0)包括设置在所述手柄(50)内的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操作杆(30)上的止挡凸起(62)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柄(50)上的限位孔(61);其中,所述限位孔(61)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孔段(611)和第二限位孔段(612)以及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孔段(6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段(612)的连接孔段(613),所述第一限位孔段(61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段(612)均位于所述连接孔段(613)背离所述安装座(20)的一侧;所述限位凸起(31)处于所述限位位置时,所述止挡凸起(62)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段(611)内;所述限位凸起(31)处于所述避让位置时,所述止挡凸起(62)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孔段(612)内;所述弹性件向所述止挡凸起(62)施加背离所述安装座(20)方向的力,以使所述止挡凸起(62)保持在所述第一限位孔段(611)内或者所述第二限位孔段(61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50)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座(20)的第一柄段(51)以及与所述第一柄段(51)连接的第二柄段(52),所述限位孔(61)设置在所述第二柄段(52)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柄段(52)内,所述弹性件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柄段(51)的直径,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柄段(51)朝向所述第二柄段(52)的端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止挡凸起(62);和/或,所述连接孔段(613)沿所述操作杆(30)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孔段(611)的端壁与所述连接孔段(61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孔段(612)的端壁与所述连接孔段(613)之间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装置包括主遮挡板(11)和辅助遮挡板(12),所述辅助遮挡板(12)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主遮挡板(11),所述辅助遮挡板(12)能够相对于所述主遮挡板(11)回收或者展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遮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遮挡板(12)包括第一辅助遮挡板(121)和位于所述第一辅助遮挡板(121)下方的第二辅助遮挡板(122),所述第一辅助遮挡板(121)能够向上移动以相对于所述主遮挡板(11)展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民王华巍白祥顺彭新立李佳蔚于泽洋李阳刘祺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