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28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所述气仓内侧放置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所述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出气端均连接有连通排气管,所述连通排气管中间嵌入安装有转向节点阀,所述转向节点阀一端贯穿支撑箱连接有节点阀转动把手,所述转向节点阀出气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连接有气仓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从而防止了装置内部的环境改造期间培养皿发生意外,待箱体内部的菌种生存环境改造完毕之后,只需要将加热条进行通电,即可使得加热条嵌入槽内部的加热条受热对蜜蜡进行加热融化,并且因为蜜蜡槽的内侧体积从限位挡块开始向外越来越大,从而使得蜡受热后能够很快的融化滑落。化滑落。化滑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菌种的保存
,具体为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菌种保藏是指保持微生物菌株的生活力和遗传性状的技术,目的在于把从自然界分离到的野生型,或经人工选育得到的变异型纯种,使其存活、不丢失、不污染杂菌、不发生或少发生变异,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特征和生理活性,基本原理是使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处于半永久性的休眠状态,也就是使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限制在最低范围内,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是保证获得这种状态的主要措施,有针对性地创造干燥、低温和隔绝空气的外界条件,就是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基本技术。
[0003]但是目前已经存在的多菌种的便捷保存装置,大部分的保存功能均较为简单,无法做到储存喜厌氧气的不同的菌种或微生物,无法快速做到对多菌种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大大限制了携带菌种或者微生物的种类,也限制了大部分菌种保存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大部分的保存功能均较为简单,无法做到储存喜厌氧气的不同的菌种或微生物,无法快速做到对多菌种的内部环境进行调节,大大限制了携带菌种或者微生物的种类,也限制了大部分菌种保存工作进行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包括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侧连接有保存环境优化机构;所述保存环境优化机构包括气仓;所述支撑箱内侧顶端开设有气仓,所述支撑箱内侧底端开设有水仓,所述气仓和水仓中间焊接有隔离挡板;所述气仓内侧放置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所述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出气端均连接有连通排气管,所述连通排气管中间嵌入安装有转向节点阀;所述转向节点阀出气端连接有气泵,所述气泵出气端连接有气仓排气管,所述气仓排气管一端贯穿支撑箱与排气管转动阀相连,两个排气管转动阀一端均嵌入安装在转动阀引导架内侧;所述支撑箱内侧贯穿连接有两个空气排出管,所述空气排出管一端贯穿支撑箱与排出管转动阀相连;所述支撑箱顶端安装有气仓顶盖,所述支撑箱内侧在水仓顶端开设有水泵仓,所述水泵仓顶端在支撑箱内侧开设有充水仓;所述水泵仓内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仓内侧安装有加热器,所述气仓内侧在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中间安装有充气气泵,所述充气气泵出气端嵌入安装有充气转向管,所述充气转向管出气端通过合并管分别与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的进气端相连接,
所述充气气泵进气端连接有充气管,所述充气管一端连接有充气管控制阀。
[0006]优选的,所述转向节点阀一端贯穿支撑箱连接有节点阀转动把手;所述空气排出管内侧套接有橡胶圈;所述水泵仓外侧表面安装有水泵仓挡板;所述支撑箱一端外侧在水仓顶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支撑箱一端外侧在水仓底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加热器电力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线圈,所述充气转向管顶端连接有转动把手。
[0007]优选的,所述气仓和水仓的形状均呈现七字形,所述转向节点阀输出端套接在气泵输出端内侧;所述节点阀转动把手外侧表面开设有方向指示标记,两个所述空气排出管的输出端贯穿卡嵌在气仓顶盖内侧。
[0008]优选的,一个所述转向节点阀的输入端为贯通状态,另一个所述转向节点阀的输入端为闭合状态,所述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的容量相同;所述水泵出水端贯穿水泵仓嵌入连接在充水仓底端,所述注水口和排水口的排量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支撑箱内侧连接有样本放置机构;所述样本放置机构包括放置仓;所述支撑箱内侧卡嵌有放置仓,所述放置仓内侧安装有若干嵌入槽座,所述嵌入槽座内侧滑动嵌入有样本盒放置板,所述样本盒放置板顶端开设有若干样本盒放置槽,所述样本盒放置板顶端滑动嵌入有封闭罩滑块;所述封闭罩滑块顶端开设有若干漏水槽,所述封闭罩滑块顶端连接有封闭罩,所述封闭罩一端表面开设有若干蜜蜡槽,所述蜜蜡槽内侧安装有限位挡块;所述蜜蜡槽内侧填充有蜜蜡,所述蜜蜡槽底端开设有加热条嵌入槽,所述加热条嵌入槽内侧卡嵌有加热条,所述支撑箱内侧底端安装有导水块,所述导水块周边在放置仓内侧底端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内侧底端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放置仓内侧两端在导水块顶端安装有冷凝块,所述放置仓一端安装有助回流挡板,所述放置仓一端连接有封闭门,所述放置仓一端外侧贯穿连接有气压湿度显示器。
[0010]优选的,所述加热线圈安装在导水块内侧,所述气仓排气管和两个空气排出管的输出端均贯穿嵌入在放置仓内侧。
[0011]优选的,若干所述排水孔贯穿支撑箱延伸至充水仓内侧,若干所述蜜蜡槽内侧体积从限位挡块开始越来越大;所述气泵、水泵、加热器、充气气泵和冷凝块的电力输入端均与外界控制终端的电力输出端相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嵌入槽座、样本盒放置板、样本盒放置槽、封闭罩滑块、漏水槽、封闭罩、蜜蜡槽、限位挡块、蜜蜡、加热条和加热条嵌入槽,保证菌种或微生物的密封性,在环境改造完毕之后在不开装置的情况下,使得封闭罩内部的环境与装置的内部的环境融合,从而防止了装置内部的环境改造期间培养皿发生意外,其次密封蜡受热后能够很快的融化滑落,并且不会滑进封闭罩内部,便于更好自动操作,便于菌种或微生物的保存,且保证了其更加安
全与稳定环境,避免造成后期数据不准确的情况。
[0013]通过启动充气气泵为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进行加气,防止因为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一个罐内没有气体从而影响使用,有氧气压罐和无氧气压罐进气端通过合并管相连接,两个合并管中间安装有充气转向管,加气期间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把手调节充气转向管的输出方向,来决定给有氧气压罐或者无氧气压罐加气,加气完成之后可以通过转动充气管控制阀将充气管封闭防止气体回流;设置有水仓、水泵仓、水泵仓挡板、水泵、充水仓、空气排出管、橡胶圈、排出管转动阀和排水孔,利用空气的挤压密度小于水,通过用水将空气加压排出的方式,将空气排出为后续的制造无氧环境制造条件,期间密封的封闭罩能够防止水进入到封闭罩内部,随后通过排出管转动阀将空气排出管再设置成闭合状态,能够防止后续的操作过程中外界空气再进入到装置内部。
[0014]设置有气仓、有氧气压罐、连通排气管、转向节点阀、节点阀转动把手、气泵、气仓排气管、排气管转动阀、无氧气压罐、加热器、加热线圈、冷凝块和气仓顶盖,保证放置仓内部的气压恢复正常,能够为微生物提供不同的气压环境,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能够为装置内部提供含有氧气的空气增压,并且加热器输出端的加热线圈能够为放置仓提供不同的生存温度,能够保证放置仓内部的干燥程度更加便于菌种的保存。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为不同的菌类或者是微生物提供利于存在的已知的大部分生存环境,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内部压强,保证微生物的生存,能够进行排出氧气,保证厌氧菌的生存,能够调节内部温度使得活体菌种的生存时期更长,还能够减少装置内部的水汽,为菌种提供干燥的生存环境,从而降低菌种被污染的几率和死亡率。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包括支撑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箱(1)内侧连接有保存环境优化机构(2);所述保存环境优化机构(2)包括气仓(201);所述支撑箱(1)内侧顶端开设有气仓(201),所述支撑箱(1)内侧底端开设有水仓(202),所述气仓(201)和水仓(202)中间焊接有隔离挡板(224);所述气仓(201)内侧放置有氧气压罐(203)和无氧气压罐(204),所述有氧气压罐(203)和无氧气压罐(204)出气端均连接有连通排气管(205),所述连通排气管(205)中间嵌入安装有转向节点阀(206);所述转向节点阀(206)出气端连接有气泵(208),所述气泵(208)出气端连接有气仓排气管(209),所述气仓排气管(209)一端贯穿支撑箱(1)与排气管转动阀(210)相连,两个排气管转动阀(210)一端均嵌入安装在转动阀引导架(223)内侧;所述支撑箱(1)内侧贯穿连接有两个空气排出管(211),所述空气排出管(211)一端贯穿支撑箱(1)与排出管转动阀(213)相连;所述支撑箱(1)顶端安装有气仓顶盖(214),所述支撑箱(1)内侧在水仓(202)顶端开设有水泵仓(218),所述水泵仓(218)顶端在支撑箱(1)内侧开设有充水仓(217);所述水泵仓(218)内侧安装有水泵(220),所述水泵仓(218)内侧安装有加热器(221);所述气仓(201)内侧在有氧气压罐(203)和无氧气压罐(204)中间安装有充气气泵(225),所述充气气泵(225)出气端嵌入安装有充气转向管(227),所述充气转向管(227)出气端通过合并管(226)分别与有氧气压罐(203)和无氧气压罐(204)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充气气泵(225)进气端连接有充气管(229),所述充气管(229)一端连接有充气管控制阀(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点阀(206)一端贯穿支撑箱(1)连接有节点阀转动把手(207);所述空气排出管(211)内侧套接有橡胶圈(212);所述水泵仓(218)外侧表面安装有水泵仓挡板(219);所述支撑箱(1)一端外侧在水仓(202)顶端开设有注水口(215),所述支撑箱(1)一端外侧在水仓(202)底端开设有排水口(216);所述加热器(221)电力输出端连接有加热线圈(222),所述充气转向管(227)顶端连接有转动把手(2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菌种的便捷保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仓(201)和水仓(202)的形状均呈现七字形,所述转向节点阀(206)输出端套接在气泵(208)输出端内侧;所述节点阀转动把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镇华李彦生金剑姜举娟胡晓婧刘长锴荆瑞勇宋佳毛梦凡高利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