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5070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储气罐、减压调速阀和动力转换机构;动力转换机构包括壳体及其两端的连接端盖、封闭端盖;壳体内固定套装有定子以及转动设置的涡轮转子;定子包括圆筒状定子铁芯以及绕装在其上的线圈;涡轮转子固定套装在转轴上,涡轮转子包括转环及其外圆周间隔分布的月牙形N极磁铁涡叶和S极磁铁涡叶,涡叶之间形成的气体流道;连接端盖内侧依次设有配流盘和喷嘴座,配流盘和喷嘴座将气流分配并增压喷吹至气体流道驱动涡轮转子旋转形成旋转磁场,线圈产生感应电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急救援装置可实现供电、供气及供力的“三位一体”消防应急救援,三种功能可以同时实现,也可以单独使用,具有极大的便利性。利性。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公共安全消防救援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尤其是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发生时,需要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在城市中,电力设施可能因事故中断,由外力(如冰雪灾害、地震)所引起的电网解列对电力基础设施的破坏程度更为严重。如果不采用应急措施供电,仅等待城市电网恢复,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野外救援时,复杂的自然环境经常使通讯信号中断,人员无法与外界保持长时间联系。普通发电机通用性不高、不方便携带,十分不利于救援工作展开。特别是防爆场所、野外等特殊场合的消防救援,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救援人员要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搜索,既需要便携式应急装置给营救人员提供电源,来保证恶劣环境下照明、救援通讯等必需设备的正常工作,也需要装置保障遇险人员的自救能力,为救援人员赢得救援时间。高效、便捷的应急装置无疑是保障生命安全、顺利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的关键,因此,积极探索特殊场所的消防救援装备,对提高消防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利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介质,以实现供电、供气和供力的“三位一体”的消防应急救援。
[0004]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所述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储气罐以及连接在储气罐出口的减压调速阀,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减压调速阀出口端的动力转换机构;所述动力转换机构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以及壳体两端封装的连接端盖、封闭端盖;所述壳体内固定套装有定子以及定子内转动设置的涡轮转子;所述定子包括圆筒状定子铁芯以及绕装在定子铁芯外的线圈;所述涡轮转子固定套装在转轴上,所述涡轮转子包括转环以及转环外圆周间隔分布的月牙形N极磁铁涡叶和S极磁铁涡叶,且N极磁铁涡叶和S极磁铁涡叶之间形成气体流道;所述连接端盖内侧依次设有配流盘和喷嘴座,所述配流盘将进入连接端盖内的气流分配至喷嘴座,所述喷嘴座将气流增压喷吹至气体流道驱动涡轮转子旋转形成旋转磁场,所述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0005]优选的,所述喷嘴座两侧端面设有与回转轴线向内倾斜且与周向相切的喷嘴孔,所述喷嘴孔的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喷嘴孔的出口端与气体流道处于同一圆周面上。
[0006]优选的,所述配流盘圆周向开设有若干个气流过孔;所述配流盘旋转使得气流过孔与喷嘴孔对应实现多种喷嘴工作模式。
[0007]优选的,所述N极磁铁涡叶和S极磁铁涡叶的磁极总数不少于4块。
[0008]优选的,所述线圈缠绕到定子铁芯的磁极上,且定子铁芯磁极数不少于6个。
[0009]优选的,所述线圈末端采用星型或者三角形连接方式,且线圈输入端与绕组外接
线电性连接,所述绕组外接线通过镇流器与电池组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封闭端盖中心设有转轴孔,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转轴孔内且外端伸出转轴孔;所述转轴轴端设有连接沉孔或四方连接块。
[0011]优选的,所述封闭端盖外圆周设有若干个与气体流道出口端对应开设有至少2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设有内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设有密封堵塞。
[0012]优选的,所述排气孔与连接胶管一端螺纹连接,且连接胶管另一端与呼吸面罩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喷嘴座和封闭端盖轴心设有安装位孔,所述安装位孔内设有供转轴安装的支撑轴承。
[00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突出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应急救援装置,采用压缩气体作为储能介质,压缩气体具有易实现、高转速、工作时不发热、对环境无污染、适用于防爆和防尘等特殊场所等优点;2、本专利技术的定子与涡轮转子配合实现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出;涡轮转子可以有效缩小动力转换机构的尺寸,将压缩内能转化涡轮转子的机械能,而后将机械能转化为消防救援所需的电能、机械能或消防救援的气体,提高遇险人员的自救能力,使得消防救援增加更多的可选方案和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动力转换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配流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喷嘴座与转轴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涡轮转子径向剖视图;图6为图2中转轴外端轴向剖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接供电系统电路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外接供气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储气罐;2、减压调速阀;3、动力转换机构;4、壳体;5、连接端盖;6、封闭端盖;61、排气孔;62、转轴孔;7、定子;71、定子铁芯;72、线圈;8、配流盘;81、气流过孔;9、喷嘴座;91、喷嘴孔;10、涡轮转子;101、N极磁铁涡叶;102、S极磁铁涡叶;103、气体流道;104、转环;11、转轴;111、连接沉孔;12、支撑轴承;13、密封堵塞;14、动力连杆;15、镇流器;16、电池组;17、负载装置;18、绕组外接线;19、呼吸面罩;20、连接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

8,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储气罐1
以及连接在储气罐出口的减压调速阀2;储气罐1用于存贮压缩空气,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也可以采用压缩氮气、压缩空气或压缩氧气等气源,可以在储气罐1上固定双肩背带,方便操作人员携带。减压调速阀2上集成有减压阀和节流调速阀,用于设定气体压力和调节气体流速,减压调速阀上配备有压力表用来显示储气罐压力以及减压后的储气罐压力,减压调速阀2出口端可通过螺纹管与动力转换机构3固定连接。
[0019]如图2

5所示,动力转换机构3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4,壳体4两端内侧设有螺纹台阶,连接端盖5外圆周设有外螺纹,连接端盖5轴心设有内螺纹,连接端盖5通过内螺纹与减压调速阀2固定连接,连接端盖5通过螺纹旋转连接至壳体4的螺纹台阶内;壳体4外端螺纹连接有封闭端盖6,封闭端盖6内侧设有轴肩,轴肩外圆周设有外螺纹,封闭端盖6的轴肩通过螺纹连接在壳体内侧;封闭端盖6轴心设有转轴孔62,且转轴孔62内侧设有供支撑轴承12安装的安装位孔。封闭端盖6外圆周设有多个排气孔61,排气孔61设有内螺纹,与内螺纹配合设有密封堵塞13,通过密封堵塞13可控制封闭端盖6的排气孔开通数量。
[0020]如图2和图5所示,壳体4内固定套装有定子7,定子7包括圆筒状定子铁芯71和线圈72,定子铁芯71采用导磁性能好的磁钢制成,线圈72缠绕到定子铁芯71的磁极上,且定子铁芯71磁极数不少于6个。定子铁芯71内侧转动设置的涡轮转子10,涡轮转子10固定套装在转轴11上;涡轮转子1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所述应急救援装置包括储气罐(1)以及连接在储气罐出口的减压调速阀(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减压调速阀(2)出口端的动力转换机构(3);所述动力转换机构(3)包括两端贯通的壳体(4)以及壳体两端封装的连接端盖(5)、封闭端盖(6);所述壳体(4)内固定套装有定子(7)以及定子内转动设置的涡轮转子(10);所述定子(7)包括圆筒状定子铁芯(71)以及绕装在定子铁芯外的线圈(72);所述涡轮转子(10)固定套装在转轴(11)上,所述涡轮转子(10)包括转环(104)以及转环外圆周间隔分布的月牙形N极磁铁涡叶(101)和S极磁铁涡叶(102),且N极磁铁涡叶(101)和S极磁铁涡叶(102)之间形成气体流道(103);所述连接端盖(5)内侧依次设有配流盘(8)和喷嘴座(9),所述配流盘(8)将进入连接端盖内的气流分配至喷嘴座(9),所述喷嘴座(9)将气流增压喷吹至气体流道(103)驱动涡轮转子(10)旋转形成旋转磁场,所述线圈(72)产生感应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9)两侧端面设有与回转轴线向内倾斜且与周向相切的喷嘴孔(91),所述喷嘴孔(91)的数量不少于1个;所述喷嘴孔(91)的出口端与气体流道(103)处于同一圆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便携式应急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流盘(8)圆周向开设有若干个气流过孔(81);所述配流盘(8)旋转使得气流过孔(81)与喷嘴孔(9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江何文斌初众仇建文崔昭霞张艳锋李华强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