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504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血泵主体及支撑部;所述血泵主体包括网篮支架;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设置,并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支撑部在输送装置的限制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部在未受限制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其中,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如此配置,支撑部在介入至预定部位后,可转换至扩张状态而实现固定在心室内,降低了介入式血泵在心室内悬空状态的抖动风险,减少了溶血和血栓的形成。此外还可避免网篮支架和叶轮从心室内掉落至升主动脉的风险。升主动脉的风险。升主动脉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经皮介入式血泵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和高危PCI手术期间的辅助循环。其置于主动脉瓣膜上的血泵,可以提供高达4L/min的流量支持,从而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挽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或者在高危PCI患者的手术期间,稳定心脏状态,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保证高危PCI手术的成功率。
[0003]当前经皮介入式血泵产品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隐患。当经皮介入式血泵完成心室介入后,在运行阶段血泵的头端部件在心室内为悬空状态,此时受到转子叶轮转动所引起的心室内血流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桨叶和网篮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抖动,对血细胞造成破坏,产生溶血和血栓。此外,在血泵开始运行的阶段,流道膜被血流冲开,由于转子叶轮和网篮的外径小于流道膜的内径,使转子叶轮和网篮容易滑出心室至主动脉中,造成血泵无法从心室内继续泵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以解决现有介入式血泵完成心室介入后无有效固定,对血细胞造成破坏以及转子叶轮和网篮容易滑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其包括:血泵主体及支撑部;
[0006]所述血泵主体包括网篮支架;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设置,并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
[0007]所述支撑部在输送装置的限制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部在未受限制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
[0008]其中,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
[0009]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网篮支架沿自身轴向具有相对的流入端和流出端,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连接;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网篮支架的外部方向扩张。
[0010]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根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分布的支撑丝,所述支撑丝的一端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连接,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延伸扩张。
[0011]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网篮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支撑丝朝向近端方向内凹,且所述内凹的法向朝向所述网篮支架的外部。
[0012]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焊接。
[0013]可选的,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轴向连接的流入端轴承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多根围绕所述流入端轴承部周向分布的支撑丝;所述支撑丝的一端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延伸扩张。
[0014]可选的,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所述支撑丝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
[0015]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丝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延伸,所述支撑丝朝向近端方向内凹,且所述内凹的法向朝向所述网篮支架的内部,所述自由端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流出端。
[0016]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具有缓冲部,和/或,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涂覆有抗凝血药物。
[0017]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部包括沿所述血泵主体的轴向可移动的滑动环及多根围绕所述滑动环周向分布的支撑丝,所述支撑丝的一端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连接,多根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汇集于所述滑动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丝的中部隆起,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扩张。
[0018]可选的,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所述滑动环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接触部。
[0019]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丝的材料和/或所述网篮支架的材料包括记忆金属。
[0020]可选的,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网篮支架的远端连接;所述支撑部设置于所述接触部上,并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
[0021]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部包括多个分支体,所述分支体的一端与所述接触部连接,所述分支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分支体的另一端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延伸。
[0022]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部的材料和/或所述接触部的材料包括柔性高分子材料。
[0023]可选的,在所述介入式血泵中,所述支撑部的材料和/或所述接触部的材料还包括显影材料。
[002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介入式血泵系统,其包括如上所述的介入式血泵,还包括传动组件及驱动组件;所述介入式血泵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驱动所述介入式血泵的叶轮动作。
[0025]综上所述,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介入式血泵及介入式血泵系统中,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血泵主体及支撑部;所述血泵主体包括网篮支架;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设置,并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支撑部在输送装置的限制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部在未受限制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其中,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
[0026]如此配置,支撑部在介入至预定部位后,可转换至扩张状态而实现固定在心室内,而网篮支架与支撑部连接,因此网篮支架也相对被固定,降低了介入式血泵在心室内悬空
状态的抖动风险,减少了溶血和血栓的形成。此外,由于网篮支架也相对被固定于心室内,因此还可避免网篮支架和叶轮从心室内掉落至升主动脉的风险,提高了介入式血泵于运行期间的可靠性,避免出现停转及失效等严重的故障。
附图说明
[0027]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定。其中: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介入式血泵系统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介入式血泵介入至心室中的示意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介入式血泵的示意图;
[0031]图4是图3所示的介入式血泵的轴向剖面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支撑部的示意图;
[0033]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介入式血泵的示意图;
[0034]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支撑部的示意图;
[0035]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介入式血泵的示意图;
[0036]图9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包括:血泵主体及支撑部;所述血泵主体包括网篮支架;所述支撑部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设置,并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在扩张状态与收缩状态间转换;所述支撑部在输送装置的限制下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支撑部在未受限制时处于所述扩张状态;其中,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大于所述网篮支架的径向外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篮支架沿自身轴向具有相对的流入端和流出端,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连接;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部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网篮支架的外部方向扩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多根围绕所述网篮支架周向分布的支撑丝,所述支撑丝的一端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连接,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延伸扩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连接的一端沿所述网篮支架的轴向延伸,所述支撑丝朝向近端方向内凹,且所述内凹的法向朝向所述网篮支架的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支撑丝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焊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与所述网篮支架的流入端轴向连接的流入端轴承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多根围绕所述流入端轴承部周向分布的支撑丝;所述支撑丝的一端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所述支撑丝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支撑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自由端向所述血泵主体的外部方向延伸扩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入式血泵包括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所述支撑丝通过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介入式血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丝与所述流入端轴承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剑青卢飞张振江谢超宇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