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487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9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包括硫醇(醚)制备和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采用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增设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的方法,可有效提高高压解析塔压力使高压解析塔塔顶得到纯净硫化氢;同时节约成本;在甲硫醇(醚)合成中,选取原料甲醇作为吸收液,容易得到;回收硫化氢回到反应器中时将甲醇带入反应器也不会影响反应;作为吸收液的甲醇循环使用,节省甲醇用量,节约成本。节约成本。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硫化工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甲醇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醇(硫醚)的装置中,反应产生的合成气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不凝气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如利用压缩机将不凝气直接送回反应器前回收利用,气体中的硫醇硫醚经压缩后会对压缩机的密封造成严重腐蚀。且硫化氢中仍含有一部分硫醇(醚),这些硫醇(醚)会影响合成反应,降低原料转化率不利于生产。因此,现有技术中,产生的硫化氢无法被有效回收利用,往往直接焚烧或去尾气处理,既浪费成本,还会增加尾气处理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硫醇(醚)制备和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采用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甲醇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醇(醚)工艺中的含硫化氢的合成尾气从塔底进入甲醇吸收塔,低温甲醇从塔顶进入,与不凝气逆向接触,吸收合成尾气中的硫化氢,不能被甲醇吸收的不凝气去尾气处理系统;其中进入甲醇吸收塔的甲醇有两股,一股为罐区来的新鲜甲醇,一股为低压解析塔送来的循环甲醇;甲醇吸收塔塔底的甲醇富液经甲醇富液上料泵加压送至甲醇解析预热器预热后进入高压解析塔;甲醇富液从高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的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塔顶气为硫化氢回反应器前回收利用;塔底甲醇、硫醇、硫醚混合物通过自身压力送至低压解析塔;高压解析塔输出的物料从低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的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塔底得到的甲醇贫液,经多级冷却后送回甲醇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塔顶的硫醇硫醚经冷却后送至硫醇提纯系统。
[0005]进一步的: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中:甲醇吸收塔的塔釜设置有新鲜甲醇输入管路用于保持塔内液位,上部设置有低温甲醇输入管路用于吸收硫化氢气体,塔顶部与气液分离罐相连通回收部分甲醇;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排放管路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通过管路与塔底相连通,吸收后的富液经泵送入高压解析塔;高压解析塔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器I,下部设置有再沸器I,高压解析塔的中部与甲醇吸收塔的塔底通过甲醇富液输送管路相连通,且甲醇富液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甲醇富液上料泵;高压解析塔的顶部设置有硫化氢排放管路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设置有含硫醇的甲醇输送管路通过自身压力送入低压解析塔;低压解析塔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器II,下部设置有再沸器II;低压解析塔的中部与含硫醇甲醇输送管路相连通;低压解析塔的顶部设置有硫醇排出
管路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设置有甲醇贫液输送管路;甲醇贫液输送管路分别与硫醇(醚)生产主装置甲醇缓冲罐进料管路和硫化氢吸收装置循环甲醇管路相连通,甲醇贫液通过硫化氢吸收装置循环甲醇管路经冷却器冷却后进入甲醇吸收塔,经硫醇(醚)生产主装置甲醇缓冲罐进料管路进入后续工段的甲醇缓冲罐。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甲醇吸收塔温度

20~10℃,压力0.1~1MpaG;高压解析塔温度100~250℃,压力1~3MpaG;低压解析塔温度100~250℃,压力0.1~1MPaG。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塔及解析塔为散装填料、规整填料及板式塔中的一种。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通过增设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的方法,使硫化氢的回收实现可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可有效提高高压解析塔压力使高压解析塔塔顶得到纯净硫化氢;高压解析塔解决了硫化氢无法输送到压力较高设备的问题;回收过量的硫化氢回反应器作为原料使用,节约成本;在甲硫醇(醚)合成中,选取原料甲醇作为吸收液,容易得到;回收硫化氢回到反应器中时将甲醇带入反应器也不会影响反应;作为吸收液的甲醇循环使用,节省甲醇用量,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
实施方式
[0010]如图1

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包括甲醇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醇(醚)步骤,和硫化氢吸收解析步骤;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步骤采用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甲醇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醇(醚)步骤中的含硫化氢的合成尾气从塔底进入甲醇吸收塔,低温甲醇从塔顶进入,与不凝气逆向接触,吸收硫醇合成尾气中的硫化氢,通过控制低温甲醇流量达到吸收目的,流量高,吸收量大;不能被甲醇吸收的不凝气去尾气处理系统;进入甲醇吸收塔的甲醇构成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罐区来的新鲜甲醇,一部分为低压解析塔送来的循环甲醇;甲醇吸收塔塔底的甲醇富液经甲醇富液上料泵加压送至甲醇解析预热器预热后进入高压解析塔;甲醇富液从高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通过气相管调节阀与塔顶压力连锁控制塔顶压力,塔顶气硫化氢回反应器前回收利用;塔底再沸器蒸汽管线调节阀与塔底温度表连锁控制控制塔底温度,塔底甲醇、硫醇、硫醚混合物通过自身压力送至低压解析塔;高压解析塔来的物料从低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塔底再沸器蒸汽管线调节阀与塔底温度表连锁控制控制塔底温度,塔底得到纯度较高的甲醇贫液,经多级冷却后送回甲醇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塔顶的硫醇硫醚经冷却后送至硫醇提纯系统进一步提纯处理。
[0011]优选的: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中,其包括甲醇吸收塔1、高压解析塔2和低压解析塔3;甲醇吸收塔1的塔底(塔釜)设置有新鲜甲醇输入管路11,上部设置有低温甲醇输入管路12,顶部与气液分离罐14相连通;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排放管路13,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通过管路与塔底相连通;高压解析塔2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器I 21,下部外侧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有再沸器I 22,高压解析塔的中部与甲醇吸收塔的塔底通
过甲醇富液输送管路23相连通,且甲醇富液输送管路上设置有甲醇富液上料泵24;高压解析塔的顶部设置有硫化氢排放管路25,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设置有含硫醇甲醇输送管路26;含硫醇甲醇输送管路26与甲醇富液输送管路23之间设置有换热器4,可进行换热;低压解析塔3的上部设置有冷凝器II 31,下部外侧通过循环管路连通有有再沸器II 32;低压解析塔的中部与含硫醇甲醇输送管路26相连通;低压解析塔的顶部设置有硫醇排出管路33,并设有调节阀控制塔顶压力,底部设置有甲醇贫液输送管路34;甲醇贫液输送管路通过三通分别与原料甲醇管路35和循环甲醇管路36相连通,循环甲醇管路36通过冷却器15与低温甲醇输入管路相连通(可看做是一条管路,中间有冷却器)。
[0012]优选的: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中:甲醇吸收塔的塔釜设置有新鲜甲醇输入管路用于保持塔内液位,上部设置有低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硫醇(醚)制备和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工艺采用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进行,该装置包括甲醇吸收塔、高压解析塔和低压解析塔;甲醇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醇(醚)工艺中的含硫化氢的合成尾气从塔底进入甲醇吸收塔,低温甲醇从塔顶进入,与不凝气逆向接触,吸收合成尾气中的硫化氢,不能被甲醇吸收的不凝气去尾气处理系统;其中进入甲醇吸收塔的甲醇有两股,一股为罐区来的新鲜甲醇,一股为低压解析塔送来的循环甲醇;甲醇吸收塔塔底的甲醇富液经甲醇富液上料泵加压送至甲醇解析预热器预热后进入高压解析塔;甲醇富液从高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的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塔顶气为硫化氢回反应器前回收利用;塔底甲醇、硫醇、硫醚混合物通过自身压力送至低压解析塔;高压解析塔输出的物料从低压解析塔的中部进料,通过内置冷凝器的循环水流量控制塔顶温度;塔底得到的甲醇贫液,经多级冷却后送回甲醇吸收塔顶部循环使用,塔顶的硫醇硫醚经冷却后送至硫醇提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硫化氢吸收的多种硫醇(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硫化氢吸收解析装置中:甲醇吸收塔的塔釜设置有新鲜甲醇输入管路用于保持塔内液位,上部设置有低温甲醇输入管路用于吸收硫化氢气体,塔顶部与气液分离罐相连通回收部分甲醇;气液分离罐的顶部设置有不凝气排放管路并设有调节阀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秉刚李世荣王硕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轻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