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幼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821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黄颡鱼幼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其涉及黄颡鱼饲料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合于喂养幼鱼阶段的黄颡鱼,即体重在2克至20克的幼鱼阶段的黄颡鱼,其是由各原料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各原料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44%~48%、面粉15.05%~19.55%、棉粕2%~5%、豆粕15%~17%、玉米精蛋白3.5%~%、鱼油3.5%~4.5%、啤酒酵母5%~6%、矿物质1%~1.2%、氯化胆碱0.5%~0.6%、多维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与常规配合饲料相比,营养全面、存活率高、对养殖水体污染少、绿色无公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词料领域,尤其涉及黄颡鱼饲料领域。
技术介绍
黄颡鱼(Peteok^"s/M/wWr。coRich)隶属于鲇形目、鳄科、黄颡鱼属,又名黄嘎、黄姑子、 黄腊丁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黄河、珠江及黑龙江流域,是我国江河、湖泊、水库、沟渠等水域中常 见的小型淡水底层经济鱼类。天然黄颡鱼属于温和的底层肉食性小型鱼类,其食用价值较高,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近年来,随着 人们对黄颡鱼需求的增加,野生的黄颡鱼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们开始采用人工喂养的方法养殖黄颡 鱼。对稚鱼阶段的黄颡鱼,从其出膜后5天开始, 一般是通过摄食浮游动物及人工喂以蛋黄之类的饲料(如 轮虫、桡足类、摇蚊幼虫等)进行养殖,但人工养殖的黄颡鱼普遍存在养殖成本较高、鱼体生长速度较慢 且体色发白、发灰等品质不高的现象。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0610040418.0《黄颡鱼成鱼饲料》(公开日期:2006年10月11日)、200610040419.5 《一种黄颡鱼的饲料》(公开日期2006年10月11日)中均公开了一种用于实现黄颡鱼的体色保色、从 而提高其商用价值的人工配合饲料,其中专利技术专利《黄颡鱼成鱼饲料》是通过在词料中添加含铜、铁、锰、 锌的盐,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黄颡鱼的饲料》是通过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玉米蛋白粉和虾壳粉来达到保色的 目的。这两个专利所公开的黄颡鱼配合饲料,专利技术专禾U《黄颡鱼成鱼饲料》为鱼粉18%~26%、豆粕12%~20%、 菜粕6%~15%、棉粕6%~12%、麦麸10%~16%、次粉0%~15%、虫下壳粉2%~5%、玉米蛋白粉4v~10%、 玉米4v 10。/。、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专利技术专利《一种黄颡鱼的饲料》为鱼粉 20%~30%、豆粕10%~20%、菜粕5%~15%、棉粕5%~10%、麦麸6%~18%、次粉0%~10%、血粉0%~5%、 虾壳粉8%~10%、玉米蛋白粉5%~10%、玉米8%~10%、豆油1%、菜油1%、磷酸二氢钙2%、添加剂1%, 但其在具体使用时,特别是在福建地区使用时,存在着以下不足1、 鱼粉是水产动物最喜爱的饲料原料。黄颡鱼属于底层肉食性鱼类,喜欢摄食动物性的饲料,上述 专利中鱼粉的含量偏低,降低了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含量,对饲料的诱食性有一定的影响。2、 福建属于农产品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菜粕等原料相对较少,福建地区的鱼类养殖企业一般都就 近选择合适的、价格相对低的、数量质量有保障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啤酒企业、粮油企业等)的加工副 产物(如啤酒酵母、面粉等)来作为鱼类的养殖饲料原料,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3、 上述专利对养殖鱼能量的提供主要通过豆油、菜油,但豆油、菜油中所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偏 低,能量提供较弱。4、 传统的配合饲料对养殖水体的污染较大,且养殖鱼的消化吸收较差。而新兴的膨化颗粒饲料由于 具有生产成本低、消化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对养殖水体污染少、原料源广泛等优点,在鱼类饲料领域 已逐渐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总之,上述专利技术专利虽然在黄颡鱼体色保色上具有一定效果,但在养殖鱼体的生长性能、养殖水体的 污染性方面有一定不足,特别是相对福建地区的养殖用户,其生产成本较高、养殖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较低、使用时黄颡鱼的整体养殖的成本也较低,且养殖 出的黄颡鱼品质较高的适合用于黄颡鱼幼鱼阶段养殖的黄颡鱼幼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适合于喂养幼鱼阶段的黄颡鱼,即体重在2克至20克的幼鱼阶段的黄颡鱼, 其是由各原料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各原料组分及含量包括鱼粉44%~48%面粉15.05%~19.55%棉粕2%~5%豆粕15% 17%玉米精蛋白3.5%~5%鱼油3.5%~4.5%啤酒酵母5% 6%矿物质1%~1.2%氯化胆碱0.5%~0,6%多维0.2%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同种水产品的饲料配方随着原料的不同选择、其配比是不一样的。但最终都是参照一定的标准,黄颡鱼有行业上的标准(SC/T 1070-2004),规定了配合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指标限值。 一般情况下,要求营养指 标(蛋白质、脂肪等)和安全卫生指标符合标准。对配方中所使用的何种原料没有具体的要求。但是验证 配方的最终方法还是在实际生产中,水产品使用后生长速度快、词料效率高、死亡率低、经济效益好等均 是判定的重要指标。作为饲料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配合饲料相比,在其 原料组分的选择和配比的确定上都具有明显的益处-1、 增加了鱼粉的含量,高于专利技术专利《黄颡鱼成鱼饲料》和《一种黄颡鱼的词料》中鱼粉的含量, 这样可以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丰富氨基酸的含量,提高饲料的诱食性;同时由于幼鱼阶段的黄颡鱼 对粗蛋白的要求比稚鱼阶段低,因此本专利技术中的鱼粉的含量较稚鱼阶段的低,为44%~48%。2、 由于全部使用鱼粉会大大增加饲料的生产成本和养殖成本,所以本专利技术选择同样可增加饲料蛋白 质含量的豆粕、玉米精蛋白、棉粕,达到降低饲料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玉米精蛋白对黄颡鱼体色的着色 作用也较显著。但由于棉粕等杂粕不利于黄颡鱼幼鱼消化,因此控制棉粕的含量为2%~5%,豆粕的含量为15%~17%、玉米精蛋白的含量为3.5°/<^5%,均低于专利技术专利《黄颡鱼成鱼饲料》和《一种黄颡鱼的饲 料》中棉粕、豆粕和玉米精蛋白的含量。3、 在饲料的原料中,选择了福建地区较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啤酒企业、粮油企业等)的加工副 产物(如啤酒酵母、面粉等),而放弃了福建地区较匮乏的菜粕、麦麸、玉米等属农产品范畴的原料,从 而保障了饲料原料的价格、数量和质量。其中啤酒酵母主要提供蛋白源,并有助消化的功能。4、 面粉(即在先专利中所述的"次粉")属于能量方面的饲料,淀粉含量较高,具有粘性。本专利技术中 面粉的含量较高,为15.05%~19.55%,高于专利技术专利《黄颡鱼成鱼饲料》和《一种黄颡鱼的饲料》中面粉 的含量,除了提高伺料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能量外,还利用了面粉的粘性。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膨化的加 工工艺,为了使饲料膨化时不散开,且在水中有较好的稳定性,就需要添加粘性强的原料;另外,面粉价 格相对较低,在达到营养指标要求和加工工艺的前提下,可作为配比的微调填充物。5、 鱼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能提供大量的能量,在实际生产中,与植物油相比,鱼油在促生 长、提高水产品质量等方面均优于植物油;同时鱼油对黄颡鱼体色的着色作用也较显著。王骥腾等研究了 海水鱼油与植物油对军曹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发现植物油词料降低了军曹鱼产 品的品质;脂肪源对军曹鱼的生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鱼油饲料有最大的增重率和最好的饲料转化率,显 著高于植物油词料组(p<0.05)(见"王骥腾,韩涛,田丽霞等著,《3种植物油源对军曹鱼生长、体组成 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26 (3): 237-244页)。因此本专利技术 的原料选用了鱼油,而放弃了豆油、菜油等植物油。6、 本专利技术原料中的矿物质、氯化胆碱和多维等均作为添加剂,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提供鱼体所必 需的微量元素,促进鱼体新陈代谢,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黄颡鱼幼鱼膨化颗粒配合饲料,适合于喂养幼鱼阶段的黄颡鱼,即体重在2克至20克的幼鱼阶段的黄颡鱼,其是由各原料组分按膨化颗粒饲料的加工方法而制成的一种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及含量包括: 鱼粉 44%~48% 面粉 1 5.05%~19.55% 棉粕 2%~5% 豆粕 15%~17% 玉米精蛋白 3.5%~5% 鱼油 3.5%~4.5% 啤酒酵母 5%~6% 矿物质 1%~1.2% 氯化胆碱 0.5% ~0.6% 多维 0.2% 所有百分数为重量百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堂张蕉南张蕉霖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马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