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3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轮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相对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弹簧向下推动活动挡板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的底部与固定环相接触,能够对安装杆起到向下支撑的作用,并且通过第一弹簧和阻尼块的共同作用,对驱动轮传递到减振架内部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和消解,能够解决现有的驱动轮座无法对驱动轮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处理的问题。理的问题。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驱动轮座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轮座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驱动轮座。

技术介绍

[0002]驱动轮座是机械中用于安装移动滚轮的底座,驱动轮座多为一体铸造而成,驱动轮座对于机械的安装和使用十分关键,现有的驱动轮座在使用时不方便对驱动轮进行安装固定,导致驱动轮的安装效率较低,根据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2960457U所公开的一种驱动轮座,该驱动轮座在使用时不方便对驱动轮进行安装和固定,并且现有的驱动轮座不具有对驱动轮减振的结构,导致驱动轮在滚动时形成较强的振动无法处理,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新型驱动轮座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驱动轮座在使用时不方便对驱动轮进行安装和固定,并且现有的驱动轮座不具有对驱动轮减振的结构,导致驱动轮在滚动时形成较强的振动无法处理,而提出的一种新型驱动轮座。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固定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相对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减振机构,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减振机构的底部分别与固定环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架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锁紧螺栓。
[0006]优选的,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安装在缓冲槽内顶壁中部的减振架,所述减振架的内顶壁均安装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安装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固定环的顶部相接触。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固定板顶端两侧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均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均安装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远离第二弹簧一侧的中部均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活动块的一端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均横向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的内部均竖向活动穿插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的底端分别与活动块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孔的前后两内壁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安装杆中部的前后两侧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限位槽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顶壁的中部安装有限位套,所述安装杆的顶部活动穿插在限位套的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安装杆穿插在活动孔的内部,使限位块分别穿插在限位槽的内部,能够对安装杆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安装杆在安装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避免对安装效率造成影响,并且通过第一弹簧向下推动活动挡板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的底部与固定环相接触,能够对安装杆起到向下支撑的作用,并且通过第一弹簧和阻尼块的共同作用,对驱动轮传递到减振架内部的振动能量进行吸收和消解,能够解决现有的驱动轮座无法对驱动轮产生的振动能量进行处理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安装杆的顶部穿插在限位套的内部,方便对安装杆的顶部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安装杆在安装时保持稳定,并且通过第二弹簧带动活动块向活动孔的一侧推动,能够分别带动固定杆的一端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的内部,能够对安装杆进行固定,防止安装杆从活动孔的内部脱离,并且通过向两侧分别拉动调节块带动活动块移动,能够使活动块带动固定杆从固定槽的内部移出,解除对安装杆的固定,方便对驱动轮座内部的驱动轮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固定板;2、缓冲槽;3、固定环;4、安装杆;5、活动孔;6、减振机构;61、减振架;62、阻尼块;63、第一弹簧;64、活动挡板;65、支撑杆;7、固定机构;71、固定架;72、第二弹簧;73、活动块;74、固定杆;75、滑孔;76、调节块;8、支撑架;9、固定槽;10、限位套;11、固定套;12、锁紧螺栓;13、限位槽;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参照图1

4,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5,活动孔5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安装杆4,活动孔5的前后两内壁均安装有限位块14,安装杆4中部的前后两侧均竖向开设有限位槽13,限位块14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限位槽13的内部,通过安装杆4穿插在活动孔5的内部,使限位块14分别穿插在限位槽13的内部,能够对安装杆4起到定位的作用,防止安装杆4在安装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避免对安装效率造成影响,安装杆4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槽9,固定板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8,支撑架8内顶壁的中部安装有限位套10,安装杆4的顶部活动穿插在限位套10的内部,通过安装杆4的顶
部穿插在限位套10的内部,方便对安装杆4的顶部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安装杆4在安装时保持稳定,固定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7,固定机构7相对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9的内部,固定板1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2,缓冲槽2的内部均安装有减振机构6,安装杆4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3,减振机构6的底部分别与固定环3的顶部相接触,支撑架8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套11,固定套11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锁紧螺栓12,通过固定套11和锁紧螺栓12能够方便整个驱动轮座安装在指定的位置。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3所示,减振机构6包括安装在缓冲槽2内顶壁中部的减振架61,减振架61的内顶壁均安装有阻尼块62,阻尼块62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63,第一弹簧63的底端安装有活动挡板64,活动挡板6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65,支撑杆65的底端均与固定环3的顶部相接触,通过第一弹簧63向下推动活动挡板64移动,能够带动支撑杆65的底部与固定环3相接触,能够对安装杆4起到向下支撑的作用,并且通过第一弹簧63和阻尼块62的共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中部开设有活动孔(5),所述活动孔(5)的内部竖向活动安装有安装杆(4),所述安装杆(4)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固定槽(9),所述固定板(1)的顶端安装有支撑架(8),所述固定板(1)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7)相对的一侧分别活动穿插在固定槽(9)的内部,所述固定板(1)底端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2),所述缓冲槽(2)的内部均安装有减振机构(6),所述安装杆(4)的底部安装有固定环(3),所述减振机构(6)的底部分别与固定环(3)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支撑架(8)顶端的中部安装有固定套(11),所述固定套(11)的顶部横向安装有锁紧螺栓(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轮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机构(6)包括安装在缓冲槽(2)内顶壁中部的减振架(61),所述减振架(61)的内顶壁均安装有阻尼块(62),所述阻尼块(62)的底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63),所述第一弹簧(63)的底端安装有活动挡板(64),所述活动挡板(64)的底端安装有支撑杆(65),所述支撑杆(65)的底端均与固定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飞王益飞励坤年王晨露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至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