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435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包括进料口框体和分离组件,所述进料口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组件,且卡合组件包括防护盖和方形块,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方形块,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防护盖的下方,且分离组件包括长杆和伸缩网格件,所述长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网格件。该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通过进料口框体、卡合组件和分离组件,有利于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污水和泥进行分离,避免泥将下水道口堵塞住,从而不便于污水正常排泄,并且转动杆、伸缩杆和横杆,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分离组件拉出,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同时转动件、L形限位杆和底板,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泥排出。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泥排出。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泥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


[0001]本技术涉及市政排水
,具体为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

技术介绍

[0002]水沟盖板又被称为"水沟盖"、"进料口",“下水井盖”最初它是用水泥、铸铁制成,后在正常使用中它易损坏,更换成本大,采用钢格栅板压焊而成,这样就具有施工安装简单、重量轻、承载好、抗冲击能力强、排水优秀,产品表面经过热镀锌处理后美观使用,防锈防腐,具有铸铁沟盖板不可比拟的优点。
[0003]现有公开号CN216339998U,名为一种具有快速排水功能的市政下水井盖的专利,该装置通过固定盘以及盖板,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固定盘内部并与所述固定盘活动连接,所述盖板外表面设有至少六个排水槽,所述排水槽贯穿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固定盘内表面,所述排水槽内部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与所述盖板为可拆卸连接,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快速排水功能的市政下水井盖,能够进行排水,且相对于普通的圆形井盖,该技术所提供的井盖具备便于对井盖周围的积水进行疏通,且还能够在排水时,对排水孔周围的树叶进行清理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具对排水孔周围的树叶进行清理优点,但是忽略了该装置不具备水泥分离结构,当泥与污水长期一起排入下水道时,泥可能会将下水道口堵塞住,从而不便于后期污水正常排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包括进料口框体和分离组件,所述进料口框体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组件,且卡合组件包括防护盖和方形块,所述防护盖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方形块,所述分离组件设置于防护盖的下方,且分离组件包括长杆和伸缩网格件,所述长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网格件,且长杆设置有四个。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框体与防护盖为卡合连接,且防护盖与方形块为一体化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盖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设置有八个,所述防护盖与限位块为焊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杆,且限位块与转动杆为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设置有八个。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的内侧设置有伸缩杆,且转动杆与伸缩杆为焊接,所述伸缩杆设置有四个。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置有横杆,且伸缩杆与横杆为一体化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伸缩网格件的底部设置有矩形框架,且矩形框架的下方中部安装有底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转动件,且转动件的底部设置有L形限位杆。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进料口框体、卡合组件和分离组件,有利于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污水和泥进行分离,避免泥将下水道口堵塞住,从而不便于污水正常排泄,并且转动杆、伸缩杆和横杆,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分离组件拉出,无需借助任何工具,同时转动件、L形限位杆和底板,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泥排出。
[0015]1、本技术通过进料口框体、卡合组件和分离组件的设置,操作人员先将防护盖卡合在进料口框体表面开设的矩形槽里,之后操作人员再通过伸缩网格件拉伸结构,将伸缩网格件往下拉动直至拉动到合适的长度,然后操作人员通过伸缩网格件本身较软的性能,手抵住长杆前端往伸缩网格件内部方向按压,这时手握伸缩网格件带动长杆进行移动,直至长杆与方形块表面开设的圆孔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松开长杆,使得伸缩网格件能够带动长杆回原位,这时长杆会自动贯穿于方形块表面开设的圆孔,使得伸缩网格件能够限位固定在防护盖的底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污水和泥通过防护盖表面开设的多个矩形槽排入伸缩网格件内部时,污水会自动通过伸缩网格件表面多个圆孔排入下水道中,而泥则会留着伸缩网格件的内部,从而实现污水和泥分离的现象,有利于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污水和泥进行分离,避免泥将下水道口堵塞住,从而不便于污水正常排泄。
[0016]2、本技术通过转动件、L形限位杆和底板的设置,当分离组件被取出后,操作人员将路边的树枝拿在手里进行移动,将树枝的端头贴于L形限位杆的一侧,然后通过转动件用力推动L形限位杆,使得L形限位杆能够进行转动,这时L形限位杆不再将底板抵住,使得伸缩网格件底部开设的矩形槽能够显露出,之后操作人员双手分别手握两个横杆带动卡合组件和分离组件进行移动,使得伸缩网格件内部堆积的泥,能够通过伸缩网格件底部开设的矩形槽排出,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较为便捷的将泥排出,此操作方式较为便捷,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的伸缩杆与横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进料口框体;2、卡合组件;201、防护盖;202、方形块;3、分离组件;301、长杆;302、伸缩网格件;4、限位块;5、转动杆;6、伸缩杆;7、横杆;8、矩形框架;9、转动件;10、L形限位杆;11、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包括进料口框体1和分离组件3,进
料口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组件2,且卡合组件2包括防护盖201和方形块202,防护盖201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方形块202,分离组件3设置于防护盖201的下方,且分离组件3包括长杆301和伸缩网格件302,长杆3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网格件302,且长杆301设置有四个,进料口框体1与防护盖201为卡合连接,且防护盖201与方形块202为一体化连接,操作人员先将防护盖201卡合在进料口框体1表面开设的矩形槽里,之后操作人员再通过伸缩网格件302拉伸结构,将伸缩网格件302往下拉动直至拉动到合适的长度,然后操作人员通过伸缩网格件302本身较软的性能,手抵住长杆301前端往伸缩网格件302内部方向按压,这时手握伸缩网格件302带动长杆301进行移动,直至长杆301与方形块202表面开设的圆孔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松开长杆301,使得伸缩网格件302能够带动长杆301回原位,这时长杆301会自动贯穿于方形块202表面开设的圆孔,使得伸缩网格件302能够限位固定在防护盖201的底部,在使用的过程中污水和泥通过防护盖201表面开设的多个矩形槽排入伸缩网格件302内部时,污水会自动通过伸缩网格件302表面多个圆孔排入下水道中,而泥则会留着伸缩网格件302的内部,从而实现污水和泥分离的现象,有利于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污水和泥进行分离,避免泥将下水道口堵塞住,从而不便于污水正常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包括进料口框体(1)和分离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卡合组件(2),且卡合组件(2)包括防护盖(201)和方形块(202),所述防护盖(201)的底部四周均设置有方形块(202),所述分离组件(3)设置于防护盖(201)的下方,且分离组件(3)包括长杆(301)和伸缩网格件(302),所述长杆(30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网格件(302),且长杆(301)设置有四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框体(1)与防护盖(201)为卡合连接,且防护盖(201)与方形块(202)为一体化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泥水分离结构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201)的顶部四角均设置有限位块(4),且限位块(4)设置有八个,所述防护盖(201)与限位块(4)为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锡中钟原张丘亮王鹏宁运芳郭智刚葛华康张军李世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