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94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新型是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至少有一个容置待充电的锂电池充电槽和设置有充电管理电路的电路板;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利用电源适配器输入的5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充电器


[0001]本技术产品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同时对多枚锂电池充电的锂电池充电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作为使用非常普遍的二次电池,应用到手机、移动终端中。在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中,利用一个电源适配器插入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的充电口可以对正在使用的锂电池充电,目前,使用在手机或者其它终端中的锂电池大都采用这种方式充电,甚至在有些时候边使用边充电,使得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具有较长时间的续航时间,使这些终端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锂电池电量大小而影响工作。
[0003]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需要配备有备用的电池,以备不时的需要,如在没有充电条件的时间,可以更换备用电池以保证续航。此时,在准备时可以将手机或者其它终端中充满电的电池取下做备用电池,更换另一枚电池使用。为了给备用电池而更换手机或者其它终端的电池显然是比较麻烦的,因此,市场上推出了一些锂电池充电器,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 210327122 U就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充电器,该锂电池充电器,包括AC

DC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AC

DC电路的输入端与交流市电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共模电感与AC

DC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共模电感包括屏蔽外壳和安装在屏蔽外壳内的电感本体,电感本体包括绕线芯和电感线圈,电感线圈绕设在绕线芯上。这种锂电池充电器使用带有屏蔽外壳的共模电感,有效屏蔽AC

DC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使共模电感的滤波效果更好。但是直接使用市电对锂电池充电,充电器中需要有AC

DC电路,成本较大,而作为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均具有对手机或者其它移动终端直接充电的电源适配器,它们提供5VDC,因此,在目前的锂电池充电器中采用AC

DC电路把市电变为5VDC增加了成本,不能满足用户对成本降低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目前以市电作为充电电源的锂电池充电器成本高的不足,提出一种锂电池充电器,该锂电池充电器以电源适配器输出的5VDC作为电源输入。
[0005]本技术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中至少有一个容置待充电的锂电池的充电槽和设置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利用电源适配器输入的5VDC电源作为输入的升压转换电路,所述的升压转换电路输出8.4VDC为充电槽内的锂电池充电;在所述的壳体上设置了与电源适配器相接的充电适配器输入接口,在所述的充电槽内设置有充电输出电池接口,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为安装在所述的充电槽槽壁上的与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弹片。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在所述的壳体内至少还包括一个容置待充电的锂电池的第二充电槽,在所述的第二充电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弹片。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在所述的充电槽和第二充电槽侧面设置有分别指示其中锂电池充电进度的进度指示灯。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包括MICRO接口。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还包括TYPE

C接口,所述的MICRO接口的VBUS针与TYPE

C接口的VBUS1和VBUS2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所述的升压转换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3、三极管Q5,二极管D1、电感L1,处理器芯片U1;
[0011]从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源DCIN接MOS管Q1的S极,处理器芯片U1产生的PWM1信号接MOS管Q1和MOS管Q2的G极,MOS管Q1的D极接电感L1的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形成输出接锂电池的正极;
[0012]处理器芯片U1产生的IDET1控制信号接MOS管Q2的S极,MOS管Q2的D极接锂电池的负极;
[0013]三极管Q5的集电极接MOS管Q2的G极,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基极电阻R9接接锂电池的负极。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滤波电容C5和滤波电阻R10;所述滤波电容C5和滤波电阻R10并联在锂电池的负极与地之间。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在MOS管Q1的G极与MOS管Q2的G极之间串连有电阻R1和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阻值与电阻R9的阻值相当,电阻R1的阻值远大于电阻R9的阻值。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在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源DCIN接MOS管Q1的S极时,还通过电容C1接地,利用二极管D3防止反向导通,在电感L1的同相端通过反向连接的二极管D1接地,电感L1的异相端通过电容C3接地。
[0017]进一步的,上述的锂电池充电器中:处理器芯片U1采用型号为JBY8215。
[0018]本技术中,充分利用电源适配器输出的5VDC电源,减小了锂电池充电器的体积,节省了成本。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0020]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面板示意图;
[0021]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外壳侧成示意图;
[0022]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外壳上指示灯示意图;
[0023]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升压充电电路原理图;
[0024]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电量指示电路;
[0025]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电池电压检测电路。
[0026]附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锂电池充电器处理器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利用5VDC电源适配器做充电电源的锂电池充电器,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锂电池充电器具有一个壳体1,在壳体1内具有两
个充电槽2和第二充电槽5,两个充电槽是一样的,各可以容纳一枚锂电池充电,在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充电电路,主要包括利用电源适配器输入的5VDC电源作为输入的升压转换电路,该升压转换电路输出8.4VDC,并联两路为两个充电槽内的锂电池充电。在充电槽2和第二充电槽5的槽壁上设置有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本实施例中,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为安装在所述的充电槽2槽壁上的与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弹片。在壳体2上设置了与电源适配器相接的充电适配器输入接口3,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包括MICRO接口和TYPE

C接口两种接口,MICRO接口的VBUS针与TYPE

C接口的VBUS1和VBUS2电连接,这样,不论电源适配器输出接口是MICRO接口还是TYPE

C接口都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中至少有一个容置待充电的锂电池的充电槽(2)和设置有充电电路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电路包括利用电源适配器输入的5
±
0.25VDC电源作为输入的升压转换电路,所述的升压转换电路输出8.4
±
0.1VDC为充电槽(2)内的锂电池充电;在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了与电源适配器相接的充电适配器输入接口(3),在所述的充电槽(2)内设置有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为安装在所述的充电槽(2)槽壁上的与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弹片;在所述的壳体(1)内至少还包括一个容置待充电的锂电池的第二充电槽(5),在所述的第二充电槽(5)的槽壁上设置有与锂电池正、负极接触的弹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电槽(2)和第二充电槽(5)侧面设置有分别指示其中锂电池充电进度的进度指示灯(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包括MICRO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电输出电池接口(4)还包括TYPE

C接口,所述的MICRO接口的VBUS脚与TYPE

C接口的VBUS1和VBUS2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庹厚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胜伟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