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92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属于氟化反应釜技术领域,其包括反应釜本体,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物料进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设有物料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气相出料口,反应釜的上端设有上料装置,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盖板外壁的第一电机和上料组件,盖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盛料盒,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延伸至盛料盒的内部,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桨。通过在反应釜本体上设置第一电机和上料组件,在反应釜本体内部正常进行氟化反应的过程中,可不停止反应釜内部的反应进行加料,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应效率。应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


[0001]本技术属于氟化反应釜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

技术介绍

[0002]氟宜能团化方法通过不饱和碳碳键的加成合成氟化物。主要是针对烯烃或炔烃的加成,是合成氟代烃最主要的方法。使用F2和HF可以分别合成双氟代和单氟代的氟化物,但由于其危险性和使用不便性以及反应放热严重,难以控制,限制了其在常规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通过重氮盐合成氟化合物。Balz

Schiemann反应是合成含氟化合物的一个重要反应,具体反应为芳香胺类化合物通过重氮盐热解而得到相应的氟化物。一般是将水溶性重氮盐在HBF4作用下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氟硼酸盐ArN2B54,或直接在硼酸存在下进行重氮化,再加热分解重氮盐,即得相应氟化物。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引入三氟甲基官能团的方法,按照反应机理来分,主要分为三大类:自由基三氟甲基化,亲核三氟甲基化,亲电三氟甲基化。
[0003]现有的氟化反应釜在使用过程中难以对自身进行补充物料,导致在对反应釜内部加入物料时,需停止反应釜后在对其进行上料,使反应釜在上料过程的一段时间内无法工作,反应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设有物料进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设有物料出料口;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气相出料口,反应釜的上端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盖板外壁的第一电机和上料组件,所述盖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盛料盒,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延伸至所述盛料盒的内部,第一转轴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朝向盛料盒内部加料的入口,盛料盒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且所述出口与所述上料组件相对应设置。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固定设有拉环,拉杆的下端连接有封堵块,所述封堵块的侧壁与所述盛料盒的侧壁滑动连接,且封堵块与所述出口相对应设置。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桨包括套箍,所述套箍的周侧壁上固定设有多个桨叶,且所述桨叶倾斜设置,套箍的周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盖板上设有监控仪表,反应釜本体的盖板上设有观察视镜,反应釜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支架和蒸汽入口,反应釜本体的下端设有冷凝水出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盖板外壁中心位置的机架,所述机架的上端固定设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搅拌轴,且所述搅拌轴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轴通过轴封与盖板转动密封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封与盖板转动密封连接。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反应釜本体上设置第一电机和上料组件,在反应釜本体内部正常进行氟化反应的过程中,可不停止反应釜内部的反应进行加料,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加料更加方便快捷,作业人员工作轻松,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先将需要在氟化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的物料放入到盛料盒的内部,在氟化反应进行过程中,若需要上料,拉动上料组件打开盛料盒上的出口,需要加入的料,从出口中流入到反应釜本体内部,实现不停止氟化反应上料。同时,启动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桨同步转动,利用第一搅拌桨的设置使物料在盛料盒内部流动,避免物料从出口流入到反应釜本体内部时在出口处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上料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搅拌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搅拌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反应釜本体2、物料进料口3、物料出料口4、气相出料口5、第一电机6、盛料盒7、第一转轴8、入口9、出口10、固定筒11、拉杆12、封堵块13、套箍14、桨叶15、螺纹孔16、监控仪表17、观察视镜18、支架19、蒸汽入口20、冷凝水出口21、第二电机22、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1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技术做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技术。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物料进料口2,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有物料出料口3。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气相出料口4,反应釜的上端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盖板外壁的第一电机5和上料组件,所述盖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盛料盒6,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延伸至所述盛料盒6的内部,第一转轴7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朝向盛料盒6内部加料的入口8,盛料盒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9,且所述出口9与所述上料组件相对应设置。
[0021]本实施例通过在反应釜本体1上设置第一电机5和上料组件,在反应釜本体1内部
正常进行氟化反应的过程中,可不停止反应釜内部的反应进行加料,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加料更加方便快捷,作业人员工作轻松,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时,先将需要在氟化反应过程中需要加入的物料放入到盛料盒6的内部,在氟化反应进行过程中,若需要上料,拉动上料组件打开盛料盒6上的出口9,需要加入的料,从出口9中流入到反应釜本体1内部,实现不停止氟化反应上料。同时,启动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转动带动第一转轴7转动,第一转轴7带动多个第一搅拌桨同步转动,利用第一搅拌桨的设置使物料在盛料盒6内部流动,避免物料从出口9流入到反应釜本体1内部时在出口9处发生堵塞。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其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物料进料口2,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有物料出料口3。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气相出料口4,反应釜的上端设有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盖板外壁的第一电机5和上料组件,所述盖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盛料盒6,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1),所述反应釜本体(1)的上端设有搅拌装置,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物料进料口(2),反应釜本体(1)的下端设有物料出料口(3);反应釜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气相出料口(4),反应釜的上端设有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反应釜本体(1)盖板外壁的第一电机(5)和上料组件,所述盖板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盛料盒(6),所述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且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转轴(7),所述第一转轴(7)延伸至所述盛料盒(6)的内部,第一转轴(7)上设有多个第一搅拌桨;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朝向盛料盒(6)内部加料的入口(8),盛料盒(6)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口(9),且所述出口(9)与所述上料组件相对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上料功能的氟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上的固定筒(10),所述固定筒(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的上端固定设有拉环,拉杆(11)的下端连接有封堵块(12),所述封堵块(12)的侧壁与所述盛料盒(6)的侧壁滑动连接,且封堵块(12)与所述出口(9)相对应设置。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张龙祥张龙龙王振吕超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金鹏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