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387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加工装置(2)具备沿着周向且在轴线方向(X)上以规定的间隔(P)形成有供线材(1)呈螺旋状地卷绕的多个槽(26)的主辊(6),主辊(6)具有:轴部(20);树脂层(22),覆盖轴部(20)的外周面(20a)并且形成多个槽(26);以及保持部(24),在轴线方向(X)上保持树脂层(22),树脂层(22)允许由槽再生组件(30)通过将树脂层(22)的表层沿着其外周剥离来形成多个再生槽(26),在树脂层(22)中形成多个槽(26)和再生槽(26)的轴线方向(X)上的槽形成宽度(L1)比树脂层(22)的轴线方向(X)上的树脂形成宽度(L)小。轴线方向(X)上的树脂形成宽度(L)小。轴线方向(X)上的树脂形成宽度(L)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装置,特别涉及用线材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的线锯、线放电加工装置等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线锯、线放电加工装置是用线材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的加工装置。如上所述的加工装置具备沿周向且在轴线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供线材呈螺旋状地卷绕的多个槽的主辊。主辊具有轴部(心材)和覆盖轴部的外周面并且形成前述的多个槽的树脂层。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轴部的外周被覆成型树脂层,在树脂层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用于挂装线材的槽的线锯的加工用辊。用于检测树脂层的热膨胀位移的金属制的被检测环通过一体成型固定于该树脂层的端面。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739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8]由于线材卷绕在形成于主辊的树脂层的槽并滑动接触,因此树脂层容易因伴随加工装置的运转的加工热等而膨胀。因此,由于树脂层热膨胀,树脂层中的槽的位置发生变化,作为切割加工后的加工品的晶片的厚度和翘曲发生变化,恐怕会对晶片的质量造成影响。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设置了用于检测树脂层的热膨胀位移的被检测环,但被检测环并不抑制树脂层的热膨胀位移本身。
[0009]此外,由于线材卷绕在形成于主辊的树脂层的槽并滑动接触,因此形成于树脂层的槽伴随加工装置的运转而磨损变形。因此,通过槽再生组件,将树脂层的表层沿着其外周剥离,定期地对槽进行再生。
[0010]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被检测环与槽再生组件发生干扰,树脂层的表层剥离恐怕会变得困难。此外,为了通过槽再生组件进行树脂层的表层的剥离工序,需要将被检测环卸下,并在作业完成后再次装配,因此晶片的生产效率降低。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抑制由主辊的树脂层的热膨胀引起的槽的位置变化,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并且能通过高效地进行槽再生,提高加工品的生产效率的加工装置。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方案1记载的加工装置是用线材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工装置具备沿着周向且在轴线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供线材呈螺旋状地卷绕的多个槽的主辊,主辊具有:轴部;树脂层,覆盖轴部的外周面并且形成多个槽;以及保持部,在轴线方向上保持树脂层,树脂层允许由槽再生组件通过将树脂层的
表层沿着其外周剥离来形成多个再生槽,在树脂层中形成多个槽和再生槽的轴线方向上的槽形成宽度比树脂层的轴线方向上的树脂形成宽度小。
[0014]此外,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1中,槽形成宽度与树脂形成宽度的宽度差为槽再生组件不与保持部发生干扰的大小。
[0015]此外,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2中,槽再生组件通过使主辊旋转的旋转组件、使切削刀具沿着轴线方向移动的水平移动组件以及使切削刀具朝向树脂层升降的升降移动组件协作而形成多个再生槽,槽形成宽度与树脂形成宽度的宽度差为在通过槽再生组件形成再生槽时,切削刀具不与保持部接触的大小。
[0016]此外,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方案3中,槽形成宽度与树脂形成宽度的宽度差根据切削刀具的刃的刃角、刃宽以及切削刀具的下降角中的至少任一个来设定。
[0017]专利技术效果
[0018]因此,根据方案1记载的加工装置,能通过抑制由主辊的树脂层的热膨胀引起的槽的位置变化,提高加工品的质量,并且能通过高效地进行槽再生,提高加工品的生产效率。
[0019]此外,根据方案2记载的专利技术,能通保持部抑制树脂层的热膨胀位移,进而抑制槽的位置变化,并且在不卸下保持部的情况下可靠地形成期望的再生槽。
[0020]此外,根据方案3记载的专利技术,能通过保持部抑制树脂层的热膨胀位移,进而抑制槽的位置变化,并且在不卸下保持部的情况下通过切削刀具可靠地形成期望的再生的槽。
[0021]此外,根据方案4记载的专利技术,能在主辊装配了保持部的状态下可靠地进行槽再生。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线锯的概略图。
[0023]图2是主辊的剖视图。
[0024]图3是形成于树脂层的槽的放大剖视图。
[0025]图4是槽加工装置的概略图。
[0026]图5A是表示在槽再生工序中槽再生前的阶段的图。
[0027]图5B是表示树脂层的剥离工序的图。
[0028]图5C是表示槽再生工序的图。
[0029]图5D是表示分别进行了三次剥离工序和槽再生工序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加工装置进行说明。
[0031]图1表示作为用线材1对工件W进行切割加工的加工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线锯2的概略图。线锯2具备辊单元4,辊单元4具有一对主辊6。一对主辊6在线材路径8上相互分离地配置,分别紧固在辊单元4的未图示的旋转轴。通过用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这些旋转轴,能使各主辊6分别正反旋转。
[0032]线锯2具备一对线轴10和一对引导辊12。各线轴10在线材路径8上在隔着辊单元4和各引导辊12的位置处相互分离地配置,能通过未图示的马达分别正反旋转。各线轴10根据旋转方向被用作放出卷轴或者卷取卷轴。
[0033]被用作放出卷轴的线轴10伴随着其旋转而放出线材1,被放出的线材1以沿着线材路径8经由一个引导辊12朝向辊单元4的方式被引导。各引导辊12是方向转换辊,且在线材路径8上在隔着辊单元4的位置处分离地配置。
[0034]从线轴10放出的线材经由一个引导辊12被引导到辊单元4。被引导到辊单元4的线材1在一对主辊6之间卷绕规定的次数后,从辊单元4导出,经由另一个引导辊12卷取在被用作卷取卷轴的线轴10。
[0035]各线轴10分别与未图示的横动(traverse)控制机构连结,各横动控制机构使连结的线轴10在其轴线方向上往复运动。由此,能稳定地放出或者卷取线材路径8中的线材1。在辊单元4的上方的一对主辊6之间配置有升降台14。在升降台14的下表面设有粘接部16,在粘接部16装配作为切割加工的对象的工件W。
[0036]在线材1穿过辊单元4行进的过程中,工件W与升降台14一起逐渐下降,被位于一对主辊6之间的线材1切断为多个切割品。此时,向位于主辊6之间的线材供给冷却剂。
[0037]冷却剂被用作用于冷却线材1和各主辊6的冷却液,在冷却剂含有磨粒的情况下,也可以被用作用于切断工件W的磨削液。在冷却剂不含有磨粒的情况下,磨粒固接在线材1本身。冷却剂在被供给到位于主辊6之间的线材1后,在回收槽18中被回收再利用。
[0038]图2表示主辊6的剖视图。主辊6具备作为心材的中空的轴部20、覆盖轴部20的外周面20a的树脂层22以及在轴部20的轴线方向X的两侧保持树脂层22的一对环状的保持部24。辊单元4的旋转轴嵌插并紧固于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加工装置,用线材对工件进行切割加工,所述加工装置具备:主辊,其沿着周向且在轴线方向上以规定的间隔形成有供所述线材呈螺旋状地卷绕的多个槽,所述主辊具有:轴部;树脂层,覆盖所述轴部的外周面并且形成所述多个槽;以及保持部,在所述轴线方向上保持所述树脂层,所述树脂层允许由槽再生组件通过将所述树脂层的表层沿着其外周剥离来形成多个再生槽,在所述树脂层中形成所述多个槽和再生槽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槽形成宽度比所述树脂层的所述轴线方向上的树脂形成宽度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装置,其中,所述槽形成宽度与所述树脂形成宽度的宽度差为所述槽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筱原武宏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安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