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854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组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设置在两个换热组件之间,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管单元和至少两个翅片单元,两个翅片单元相互间隔且并列设置,换热管单元的轴向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翅片单元上,若干换热管单元沿翅片单元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换热管单元间首尾连通;本申请的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单元固定在并列设置的两个翅片单元上,使换热管单元可呈横向水平状态,以使翅片单元与换热管单元间的凝结水在流到换热管单元上后,可沿着换热管单元光滑的管壁流走,使换热器不易因凝结水的堆积而发生结霜的问题,此外通过连接组件实现两个换热组件间的倾斜连接,更便于凝结水从换热管单元上流走。走。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
,特别是涉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一种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因为其换热性能良好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冷系统。
[0003]换热器的主要零部件是翅片和换热管,换热管插固在翅片上。为了减少占地面积,换热管多从中间进行折弯,使换热器可呈A型结构。
[0004]然而,A型结构的换热器在作为热泵换热器使用时,翅片和换热管间易堆积凝结水,堆积的凝结水易凝结成霜,进而使换热器发生结霜问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翅片和换热管间易因积水导致结霜的问题,提供一种换热器。
[0006]一种换热器,包括:
[0007]换热组件,所述换热组件包括若干换热管单元和至少两个翅片单元,两个所述翅片单元相互间隔且并列设置,所述换热管单元的轴向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翅片单元上,若干所述换热管单元沿所述翅片单元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所述换热管单元间首尾连通;
[0008]连接组件,所述换热组件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组件相对倾斜,所述连接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换热组件之间,以对两个所述换热组件连接。
[0009]上述换热器,通过将换热管单元固定在并列设置的两个翅片单元上,使换热管单元可呈横向水平状态,以使翅片单元与换热管单元间的凝结水在流到换热管单元上后,可沿着换热管单元光滑的管壁流走,提高换热器的排水能力,使换热器不易因凝结水的堆积而发生结霜的问题,此外通过连接组件实现两个换热组件间的倾斜连接,使换热器在置于承载面上后,翅片单元与换热管单元可相对承载面呈倾斜状态,更便于凝结水从换热管单元上流走。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两个所述换热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1]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转动连接的方式,使第一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间的角度可按需进行变化,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间的角度也可按需进行变化,进而使两个换热组件间的夹角角度可发生变化。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二调节件和第三调节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两
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三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三连接件之间,两个所述换热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液器和集流器,所述分液器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管件,两个所述进液管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组件连通,所述集流器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液管件,两个所述出液管件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组件连通。
[0014]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分液器和集流器实现介质的分配及汇集,使介质可经分液器分配到换热组件内,并在换热后汇集到集流器中,使集流器可将换热后的介质输出到下一处理机构处,且相较于分液管,分液器可对介质内的气液进行混合,具有更好的分液效果。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组件上,所述加固件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换热组件抵接。
[0016]在上述实施例中,加固件可辅助连接组件对两个换热组件进行连接,并增强连接组件与换热组件间的连接稳固性。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固件上设有加固槽,所述翅片单元止抵在所述加固槽内。
[001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加固槽对翅片单元进行限位,使加固件既可实现对换热组件进行固定的作用,又可防止换热组件的翅片单元发生倒片情况。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组件还包括弯管,所述换热管单元包括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所述翅片单元包括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所述第一换热管穿设在所述第一翅片上,所述第二换热管穿设在所述第二翅片上,所述第一换热管和所述第二换热管通过所述弯管连通。
[002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弯管实现相邻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间的连通,并通过第一翅片和第二翅片分别对第一换热管和第二换热管进行换热,可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单元的内部设有分隔结构,所述分隔结构沿换热管单元的轴向延伸,以在所述换热管单元的内部形成若干与所述换热管单元同轴的介质流道。
[0022]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分隔结构将换热管单元的内部通道分隔为互不连通的若干介质流道,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管单元的换热面积,进而提高对介质的换热性能。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单元的内周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沿换热管单元的轴向延伸。
[0024]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凸起结构提高换热管单元的耐压能力,可有效降低换热管单元的形变,且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换热管单元的导热效率。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单元上设有若干换热结构,若干所述换热结构沿所述翅片单元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26]在上述实施例中,可通过换热结构的设置提高翅片单元的换热效果。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单元上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所述换热管单元的插槽,所述插槽位于相邻两所述换热结构之间。
[002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使换热管单元在经插槽进行固定后,换热结构可辅助翅片单元对换热管单元进行均匀换热。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图3中的A部局部放大图;
[0035]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换热管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翅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
[0038]1、换热组件;
[0039]11、换热管单元;
[0040]111、第一换热管;112、第二换热管;
[0041]12、翅片单元;
[0042]121、第一翅片;122、第二翅片;
[0043]123、第一槽体;
[0044]124、第二槽体;
[0045]125、换热结构;
[0046]1251、换热片;
[0047]1252、换热口;
[0048]126、插槽;
[0049]13、弯管;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组件(1),所述换热组件(1)包括若干换热管单元(11)和至少两个翅片单元(12),两个所述翅片单元(12)相互间隔且并列设置,所述换热管单元(11)的轴向两端分别穿设在两个所述翅片单元(12)上,若干所述换热管单元(11)沿所述翅片单元(1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所述换热管单元(11)间首尾连通;连接组件(2),所述换热组件(1)至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换热组件(1)相对倾斜,所述连接组件(2)设置在两个所述换热组件(1)之间,以对两个所述换热组件(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和第一调节件(24),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24)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之间,两个所述换热组件(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第二调节件(25)和第三调节件(26),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件(23)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25)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三连接件(23)之间,所述第三调节件(26)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件(22)和所述第三连接件(23)之间,两个所述换热组件(1)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2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液器(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冠军朴勇吴振鑫朱丽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盾安热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