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384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卫星测高学、海洋测绘学等交叉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欧空局的Mart
í
n

Neira等人最早提出了双天线GNSS

R海面测高的概念,并利用GPS L1测距码实现了米极的海面测高经度。山东大学高凡等使用更大的带宽和码率的B1C和B2a信号,实现了分米级的海面测高精度。相比之下,使用载波相位的海岸测高获得了更高的精度。GNSS

R海面测高中,“瑞利准则”被广泛用于区分光滑表面和粗糙表面。根据该定律,在低仰角下观察到的实际粗糙度被有效地降低。Cardellach等在GNSS反射信号入射角很低的情况下,实现了星载载波相位测高,20Hz采样时,精度为4.1厘米;1Hz采样时,精度为厘米级,与专用雷达高度计相当。然而,对于信号组合,该陈述不成立。只有当L1和L2的单独波长可用时,在平静的池塘实验中才能达到1cm的测高精度。实验中的载波相位测量是通过跟踪L1和L2反射信号单独生成的,这在恶劣的海况下很难实现。Nguyen等利用Spire卫星观测的掠海反射数据,分别采用双频相位观测值,测高精度为3厘米。目前,大多数载波相位测高需要严格的相干条件,通常利用低仰角GNSS信号降低海面粗糙度对GNSS反射信号载波相位的连续跟踪的影响,且风和浪应低于6m/s和1.5m有效波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领域。
[0003]总的来说,利用载波相位进行海面测高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但是目前对于观测主要是在平静海面低掠角下。虽然部分研究获取了双频观测值,但是并没有采用双频反射信号组合方法提高其实用范围,而如何实现更高卫星高度角和高海况下GNSS

R载波相位测高是制约其走向实际应用的重要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当GNSS卫星高度角较高或海面海况较差时,GNSS

R载波相位无法实现海面测高的问题。该方法利用双频GNSS反射信号间的相关性,通过对双频反射信号进行组合,从而实现干涉载波相位观测值的有效恢复和提取,同时允许更长的相干积分时长,以便获取高精度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结果。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处理直射信号;步骤二:建立参考信号;步骤三:反射信号波形生成及复数相关结果提取;步骤四:双频组合干涉相位提取;步骤五:载波相位海面高度反演。
[0006]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的“处理直射信号”,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分别利用上视右旋天线接收GNSS直射信号,下视左旋天线接收GNSS反射信号,进行下变频和采样量化;(2)同时对双频直射信号进行处理,采用PLL和DLL三阶跟踪环路,获取双频直射信号的码相位,载波频率,载波相位,导航电文信息;(3)利用多颗GNSS卫星进行定位获取接收机准确位置和大地高,计算GNSS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4)根据下视天线安装位置设置方位角范围,选择能够有效接收被海面反射的卫星信号,标记并进行下一步处理。
[0007]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的“建立参考信号”,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利用GNSS卫星星历和接收机定位结果,估算镜面反射点的位置;(2)根据镜面反射点位置计算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间伪码路径差:(3)根据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几何差异,将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进行同步,建立本地参考信号;(4)将本地参考信号与反射信号进行相关,实现对反射信号载波的精确跟踪。
[0008]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的“反射信号波形生成及复数相关结果提取”,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以参考信号频率为载波频率,参考信号载波相位为载波相位,码相位为中心,前后各取两个码片范围窗口,窗口内以0.1个码片为步长,生成信号集合,与步骤二中完成跟踪的反射信号进行相关,生成反射信号波形:(2)采用一阶导数法,获取反射信号波形上镜面反射点的位置;(3)选择波形前缘距离镜面反射点最近的采样点作为参考点,提取不同频点波形参考点处反射信号干涉复数场的同相和正交分量。
[0009]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的“双频组合干涉相位提取”,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对反射信号进行组合;(2)利用长时间相干积分提高信号信噪比;(3)采用四象限反正切函数提取组合信号载波相位观测值;(4)计算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均方根无差,对粗差进行探测和消除,将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解缠,获得连续的载波相位观测值。
[0010]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的“载波相位海面高度反演”,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利用步骤二中获得的伪码路径延迟和步骤四中获得的载波延迟,计算整周模糊度;(2)通过步骤一中的卫星高度角,计算海面高度。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方法,首先通过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间的关系,对反射信号采用开环跟踪方法,保证载波相位跟踪精度,选择反射信号波形上合适的参考点,控制海面反射信号区域的范围;采用信号组合的方法将双频反射信号进行宽带组合,利用同一区域不同频点间反射信号的相关性,削弱海面粗糙度产生的误差,从而改善载波相位测高在高海面粗糙度下的表现,并提高海面平静情况下可用卫星高度角范围;
(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载波相位观测值质量,相比于已有GNSS

R海面测高,本方法采用直射信号辅助的反射信号开环跟踪方法,能够获取包括伪码和载波相位在内的多类观测值:主要包括平静海面下时,能够获取更高卫星高度角范围下的载波相位观测值;当海况较大时,在较低高度角下,能够有效提取并恢复载波相位观测值,并获取高精度海面测高结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一到步骤三的具体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四到步骤五的具体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直射信号跟踪示意图,其中(a)为L1和L5频点码相位跟踪误差,(b)为L1和L5频点载波相位跟踪误差,(c)为L5频点导频通道和数据通道跟踪结果,(d)为L1和L5频点信噪比;图5是高风速下,播发L1和L5信号的GNSS卫星的卫星高度角变化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生成的反射信号波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GEO卫星单频反射信号和组合信号干涉复数场;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GEO卫星单频反射信号和组合信号载波相位观测值;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海况下载波相位测高结果;图10为岸基实验中获得的海面高度和海面风速。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

图3所示,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基于双频反射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处理直射信号;步骤二:建立参考信号;步骤三:反射信号波形生成及复数相关结果提取;步骤四:双频组合干涉相位提取;步骤五:载波相位海面高度反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处理直射信号”,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分别利用上视右旋天线接收GNSS直射信号,下视左旋天线接收GNSS反射信号,进行下变频和采样量化;(2)同时对双频直射信号进行处理,采用PLL和DLL三阶跟踪环路,获取双频直射信号的码相位,载波频率,载波相位,导航电文信息;(3)利用多颗GNSS卫星进行定位获取接收机准确位置和大地高,计算GNSS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4)根据下视天线安装位置设置方位角范围,选择能够有效接收被海面反射的卫星信号,标记并进行下一步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建立参考信号”,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利用GNSS卫星星历和接收机定位结果,估算镜面反射点的位置;(2)根据镜面反射点位置计算直射信号与反射信号间伪码路径差:;其中,为GNSS卫星位置,为LEO卫星位置,为镜面反射点位置,为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间的路径延迟,为光速;(3)根据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几何差异,将直射信号和反射信号进行同步,建立本地参考信号:;;;其中,为反射信号的码相位,为直射信号的码相位,为码频率,为反射信号载波相位,为直射信号载波相位,为载波频率,为反射信号频率,为直射信号载波频率,为路径时延,表示为:;(4)将本地参考信号与反射信号进行相关,实现对双频反射信号载波的精确跟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双频反射信号组合的GNSS

R载波相位海面测高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反射信号波形生成及复数相关结果提取”,其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以参考信号频率为载波频率,参考信号载波相位为载波相位,码相位为中心,前后各取两个码片范围窗口,窗口内以0.1个码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匀峤徐天河高凡孟馨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