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374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属于车辆装载领域;提出一种自动化、快速粉体物料装车系统;技术方案为: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包括:快装模块、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和降尘模块;快装模块安装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前方,降尘模块设置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快装模块包括:下料组件、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下料组件下端固定有检测模块,若干下料组件依次排列,下料组件上端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连通,下料组件和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气连接;降尘模块包括:下料吸尘模块和升降模块,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吸尘模块,下料吸尘模块上端固定有升降模块,且升降模块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相固定。升降模块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相固定。升降模块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相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


[0001]本技术为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属于车辆装载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灰和渣运输方式采用货运方式,装车方式为自动模式。装车过程为通过控制室操作人员操控装车软件,以及现场平台自动化配合运行实现粉体物料自动装载。
[0003]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粉体物料通过溜管经过排料控制阀装车,具有实现物料自动化装载和精量控制的目的。但是装车速度慢,经常导致大量货车排队等候装车情况。另外,经过研究发现:粉体物料出现扬尘的主要原因在于装车过程中造成的气流扰动导致物料跟随气流飞扬。自动化装车过程中,物料自高处抛落极易造成气流扰动,同时长时间装车导致物料一直飞扬,物料跟随气流逸散,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化、快速粉体物料装车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包括:快装模块、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和降尘模块;所述快装模块安装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前方,所述降尘模块设置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
[0007]所述快装模块包括:下料组件、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下料组件下端固定有检测模块,若干下料组件依次排列,所述下料组件上端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连通,所述下料组件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下料组件出料口处固定有检测模块,所述下料组件和检测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气连接;
[0008]所述降尘模块包括:下料吸尘模块和升降模块,所述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吸尘模块,且若干下料吸尘模块呈两列对称排列,两列下料吸尘模块之间距离大于车辆宽度,所述下料吸尘模块上端固定有升降模块,且升降模块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相固定,所述升降模块用于驱动下料吸尘模块上下运行。
[0009]所述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包括装载施工基础、自动装车平台、地磅秤、排灰系统和定量装车控制系统,所述装载施工基础的中部设置有凹坑,滑轨设置于凹坑中,自动装车平台沿滑轨往复移动,所述地磅秤设置于自动装车平台的上方,横跨地磅秤并且在装载车的前后车轮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若干凸起,在自动装车平台上并位于装载车后车轮位置对应处对称设置有车轮夹紧杆;所述排灰系统包括灰斗、溜管、粉料集散盘和排料控制阀,灰斗下方通过溜管与粉料集散盘连通,所述排料控制阀设置于溜管上,粉料集散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排料口;所述定量装车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声光提示模块、显示模块、位移传感器、地磅秤、IC卡读卡器和通行信号灯,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车轮夹紧杆上,IC卡读卡器和通行信号灯分别设置于装载施工基础上,IC卡读卡器上设置有IC卡传感器,PLC控制器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装载车型号信息,IC卡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地
磅秤的信号输出端与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通过IC卡传感器读取装载车型号信息;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动装车平台上平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车轮夹紧杆上夹紧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行信号灯的信号输入端、声光提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显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以及排料控制阀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装载车移动至地磅秤的上方时,PLC控制器通过控制夹紧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车轮夹紧杆夹紧装载车后车轮,PLC控制器通过控制平台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自动装车平台沿滑轨往复移动,使排料口始终位于车轮夹紧杆首尾两端最大行程位置之间。
[0010]所述下料组件包括:下料通道和下料仓,所述下料通道下端固定有下料仓。
[0011]所述下料通道包括通道单元和动力部件,所述通道单元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若干节通道单元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通道单元具有在相邻通道单元内往复运行趋势,若干节通道单元一侧固定有动力部件,所述动力部件驱动通道单元运动;
[0012]所述下料通道上端为进口,所述下料通道下端为出口,所述进口与灰斗连通,所述出口与下料仓连通。
[0013]所述下料通道还包括挡板部件,所述挡板部件包括:挡板和支持杆,所述挡板是与通道单元水平截面相适应的板状结构,所述挡板与通道单元中轴垂直时,所述挡板封堵通道单元,且所述挡板具有在通道单元内以某个水平轴为中心转动趋势,所述挡板一端与下料通道上部的通道单元内壁铰接,所述挡板另一端与支持杆铰接,所述支持杆与下料通道下部的通道单元内铰接;所述挡板部件与若干通道单元相适应,若干通道单元压缩时,挡板与通道单元中轴垂直,若干通道单元伸长时,所述挡板相对其铰接轴转动。
[0014]所述下料仓下端固定有检测模块,所述检测模块为成像雷达系统,所述成像雷达系统包括若干毫米波成像雷达,若干毫米波成像雷达安装于下料通道出口周围。
[0015]所述动力部件包括至少两个液压伸缩杆,两个液压伸缩杆对称设置于下料通道两侧,所述液压伸缩杆底座与灰斗固定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杆活塞杆端头与下料通道下端固定连接。
[0016]所述动力部件还包括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液压伸缩杆与泵站连通管路上,所述电磁阀与控制模块电气连接。
[0017]所述下料仓内设置有下料螺杆,所述下料螺杆两端与下料仓内壁轴承连接,所述下料仓外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下料螺杆同轴固定连接。
[0018]所述下料吸尘模块包括:吸尘壳体、静电除尘组、集尘箱和风扇;所述吸尘壳体包括:进风口和排风口,所述进风口为长方形结构,且其长度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一致,所述排风口与进风口连通,所述排风口内固定有多个风扇,所述进风口与排风口之间的壳体内固定有静电除尘组,且所述静电除尘组竖直设置,所述静电除尘组下方的吸尘壳体上固定有集尘箱。
[0019]所述下料吸尘模块包括两组静电除尘组,且一组静电除尘组下端与另一组下端连通;
[0020]所述静电除尘组包括:拉紧弹簧、绝缘外壳和导电板,所述导电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导电板至少有两个,若干导电板平行设置,且相邻导电板之间存在电压差,所述导电板边缘固定有绝缘外壳,且绝缘外壳上下两端通过拉紧弹簧与吸尘壳体内壁连接,所述导电板
与电源导通。
[0021]所述集尘箱上端设置有条形栅板,所述条形栅板与对应的拉紧弹簧固定连接,且所述条形栅板间隙用于通过灰尘。
[0022]所述集尘箱是上端开口的方形箱体。
[0023]所述升降模块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下端与吸尘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上端固定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的排料口一侧,所述电动推杆与微控制器电气连接。
[0024]所述电源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固态继电器Q1、固态继电器Q2、固态继电器Q3、固态继电器Q4和微控制器,所述变压器输入端接AC220V,所述变压器输出端接整流器,所述整流器正极输出端连接固态继电器Q1输出端一极和固态继电器Q2输出端一极,所述固态继电器Q1输出端另一极和固态继电器Q2输出端另一极接若干导电板,所述整流器负极输出端连接固态继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快装模块、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和降尘模块;所述快装模块安装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前方,所述降尘模块设置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所述快装模块包括:下料组件(11)、检测模块(12)和控制模块,所述下料组件(11)下端固定有检测模块(12),若干下料组件(11)依次排列,所述下料组件(11)上端与物料定量装车模块连通,所述下料组件(11)下端为出料口,所述下料组件(11)出料口处固定有检测模块(12),所述下料组件(11)和检测模块(12)均与控制模块电气连接;所述降尘模块包括:下料吸尘模块(21)和升降模块(22),所述物料定量装车模块上设置有若干下料吸尘模块(21),且若干下料吸尘模块(21)呈两列对称排列,两列下料吸尘模块(21)之间距离大于车辆宽度,所述下料吸尘模块(21)上端固定有升降模块(22),且升降模块(22)与粉体物料定量装车系统相固定,所述升降模块(22)用于驱动下料吸尘模块(21)上下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定量装车模块包括:装载施工基础(31)、自动装车平台(33)、地磅秤(332)、排灰系统和定量装车控制系统,所述装载施工基础(31)的中部设置有凹坑,滑轨(32)设置于凹坑中,自动装车平台(33)沿滑轨(32)往复移动,所述地磅秤(332)设置于自动装车平台(33)的上方,横跨地磅秤(332)并且在装载车的前后车轮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若干凸起(333),在自动装车平台(33)上并位于装载车后车轮位置对应处对称设置有车轮夹紧杆(331);所述排灰系统包括灰斗(36)、溜管(35)、粉料集散盘(341)和排料控制阀(39),灰斗(36)下方通过溜管(35)与粉料集散盘(341)连通,所述排料控制阀(39)设置于溜管(35)上,粉料集散盘(34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排料口(343);所述定量装车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声光提示模块、显示模块(342)、位移传感器、地磅秤(332)、IC卡读卡器(37)和通行信号灯(38),所述位移传感器设置于车轮夹紧杆(331)上,IC卡读卡器(37)和通行信号灯(38)分别设置于装载施工基础(31)上,IC卡读卡器(37)上设置有IC卡传感器,PLC控制器与存储模块电性连接,存储模块中预先存储装载车型号信息,IC卡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地磅秤(332)的信号输出端与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通过信号线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通过IC卡传感器读取装载车型号信息;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自动装车平台(33)上平台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车轮夹紧杆(331)上夹紧驱动电机的信号输入端、通行信号灯(38)的信号输入端、声光提示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显示模块(342)的信号输入端以及排料控制阀(39)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装载车移动至地磅秤(332)的上方时,PLC控制器通过控制夹紧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车轮夹紧杆(331)夹紧装载车后车轮,PLC控制器通过控制平台驱动电机工作从而驱动自动装车平台(33)沿滑轨(32)往复移动,使排料口(343)始终位于车轮夹紧杆(331)首尾两端最大行程位置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11)包括:下料通道(111)和下料仓(112),所述下料通道(111)下端固定有下料仓(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粉状物料无人值守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通道(111)包括通道单元和动力部件(113),所述通道单元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若干节通道单元依次首尾相连,且所述通道单元具有在相邻通道单元内往复运行趋势,若干节通道单元一侧固定有动力部件(113),所述动力部件(113)驱动通道单元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狄海林赵欣建王跃郭继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菲特电力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