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属于变电站监测报警技术领域。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包括变电箱本体和基座,所述变电箱本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还包括:报警器,固定连接在基座上;电极片,固定连接在报警器上;电源,滑动连接在基座中;所述电源位于电极片正下方;拍摄器,滑动连接在基座中;承重板,滑动连接在基座上;通过该装置中承重板的下滑,从而带动第三滑塞下移,从而将第二内腔中的气体挤出,通过利用挤出的气体推动电源上移与报警器接触,使报警器工作,从而达到报警效果,还能同时推动拍摄器伸出,能对承重板上站立的人员进行拍摄留证,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分析。析。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监测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
[0003]一种防盗箱式变电站,于2020
‑
06
‑
30公开了,公开号为CN210898247U,包括箱体、左箱门、右箱门、锁体结构、报警器、第一接近感应器、第二接近感应器、供电模块及控制器,所述左箱门和右箱门分别左、右对称地关设于箱体的前侧,所述锁体结构锁设于左箱门与右箱门之间,所述第一接近感应器设于左箱门内,且该第一接近感应器的右端可感应右箱门的左侧面,所述报警器设于左箱门上部,所述供电模块设于左箱门内并给第一接近感应器、第二接近感应器、控制器及报警器供电,所述锁体结构配有钥匙,所述第二接近感应器设于左箱门内,且所述第二接近感应器可感应锁体结构正常的状态。本技术的锁体结构可以起到防盗的效果,同时可发出警报,给盗贼很好的警示,并可以及时提醒工作人员;
[0004]上述变电站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不足,且上述变电站中未设置拍摄留证装置,在被盗窃后可能会无法追源到盗窃人,防盗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为设置拍摄留证装置而造成无法追源盗窃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包括变电箱本体和基座,所述变电箱本体固定连接在基座上,还包括:
[0008]报警器,固定连接在基座上;
[0009]电极片,固定连接在报警器上;
[0010]电源,滑动连接在基座中;
[0011]所述电源位于电极片正下方;
[0012]拍摄器,滑动连接在基座中;
[0013]承重板,滑动连接在基座上;
[0014]当所述承重板受到长时间压力时,所述电源将会上滑和所述电极片接触,所述报警器将报警,同时所述拍摄器将同步上滑伸出,对所述承重板上站立的人进行拍摄留证。
[0015]优选地,所述基座中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塞,所述电源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塞上。
[0016]优选地,所述基座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塞,所述第二滑塞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拍摄器与连接杆固定相连。
[0017]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中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中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塞,所
述第三滑塞上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与承重板固定相连。
[0018]为了使第一滑塞能快速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塞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一滑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内腔底壁上。
[0019]为了使第二滑塞能快速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塞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第二滑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槽底壁上。
[0020]为了使第三滑塞能快速复位,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滑塞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远离第三滑塞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内腔底壁上。
[0021]为了防止灰尘掉落至滑槽中,更进一步地,所述拍摄器上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滑槽相匹配。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1、该变电站用报警装置,通过该装置中承重板的下滑,从而带动第三滑塞下移,从而将第二内腔中的气体挤出,通过利用挤出的气体推动电源上移与报警器接触,使报警器工作,从而达到报警效果,还能同时推动拍摄器伸出,能对承重板上站立的人员进行拍摄留证,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观察分析。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变电箱本体;2、基座;201、挡板;202、报警器;2021、电极片;203、第一输气管;204、第二输气管;205、滑槽;2051、第二滑塞;2052、第二弹簧;2053、连接杆;2054、拍摄器;206、承重槽;207、第一内腔;2071、第一滑塞;2072、第一弹簧;2073、电源;208、第二内腔;3、承重板;301、第四弹簧;302、压杆;303、第三滑塞;30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图1
‑
5,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包括变电箱本体1和基座2,变电箱本体1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还包括:
[0033]报警器202,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
[0034]电极片2021,固定连接在报警器202上;
[0035]电源2073,滑动连接在基座2中;
[0036]电源2073位于电极片2021正下方;
[0037]拍摄器2054,滑动连接在基座2中;
[0038]承重板3,滑动连接在基座2上;
[0039]当承重板3受到长时间压力时,电源2073将会上滑和电极片2021接触,报警器202将报警,同时拍摄器2054将同步上滑伸出,对承重板3上站立的人进行拍摄留证。
[0040]基座2上开设有承重槽206,承重板3与承重槽206相匹配,承重板3上固定连接有四组对称设置的第四弹簧301,第四弹簧301远离承重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承重槽206底壁上;
[0041]参照图2
‑
3,通过设置的第四弹簧301,从而能够提高承重板3的复位速度。
[0042]基座2中开设有第一内腔207,第一内腔207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塞2071,电源207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塞2071上。
[0043]基座2上开设有滑槽205,滑槽205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塞2051,第二滑塞205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53,拍摄器2054与连接杆2053固定相连。
[0044]基座2中开设有第二内腔208,第二内腔208中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塞303,第三滑塞303上固定连接有压杆302,压杆302与承重板3固定相连。
[0045]基座2中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气管203和第二输气管204,第一内腔207通过第二输气管204与第二内腔208相连通,滑槽205通过第一输气管203与第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包括变电箱本体(1)和基座(2),所述变电箱本体(1)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器(202),固定连接在基座(2)上;电极片(2021),固定连接在报警器(202)上;电源(2073),滑动连接在基座(2)中;所述电源(2073)位于电极片(2021)正下方;拍摄器(2054),滑动连接在基座(2)中;承重板(3),滑动连接在基座(2)上;当所述承重板(3)受到长时间压力时,所述电源(2073)将会上滑和所述电极片(2021)接触,所述报警器(202)将报警,同时所述拍摄器(2054)将同步上滑伸出,对所述承重板(3)上站立的人进行拍摄留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中开设有第一内腔(207),所述第一内腔(207)中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塞(2071),所述电源(2073)固定连接在第一滑塞(207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开设有滑槽(205),所述滑槽(205)中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塞(2051),所述第二滑塞(205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53),所述拍摄器(2054)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麟,冒留琴,袁拥川,叶万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奥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