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565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包括真空镀铝膜以及一体覆盖设置在所述真空镀铝膜上的保护膜,所述真空镀铝膜和保护膜形成一体化复合反光膜;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包括间隔设置反光带和镂空带,所述保护膜覆盖设置在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反光带部位,所述真空镀铝膜下层设置第一增强网,所述第一增强网上设置网格,所述保护膜上层设置第二增强网,所述第一增强网和第二增强网在镂空带的部位处进行连接,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第一增强网和第二增强网组成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高效的反光效率,透光率和反光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的特点,解决遮光反光和光合作用之间矛盾的问题。用之间矛盾的问题。用之间矛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涉及到农业种养殖


技术介绍

[0002]夏季温室大棚遮阳降温、或者与其它如湿帘风机等综合调节手段为大棚降温,遮阳降温已经成为夏季调控大棚内部高温常用技术手段;炎热的夏季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人为在大棚的上方覆盖遮阳网,屏蔽阳光的直射,只有少部分的散射光提供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了减少阳光对大棚内部的强烈直射,取得良好的遮阳隔热效果,往往遮阳面积过大、使用高密度平针网线的遮阳网,这样容易造成大棚内部农作物光合作用所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够,致使植物生长发育不量,影响农作物产量、品质等弊端;如果减少遮阳覆盖面积或者采用低密度平针线网,虽然满足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但是被阻挡的阳光减少,增加了大棚内的温室效应等。这些都是传统的大棚遮阳网的通病。不容易低成本、简单可靠解决遮阳、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以及外界不断变化的阳光辐射强度之间有效协调的矛盾。
[0003]传统遮阳网材料采用网线编织而成,常见的遮阳网黑色、灰色、深色居多网线其反光能力有限,只是在吸收热量后本身温度升高然后向环境高温辐射散热,这就要求棚膜和遮阳网之间必须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造成遮阳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显得傻大笨粗,安装、运行成本高,人工操作难度更大。传统遮阳网主要强调一个“遮”字即阻挡光线,遮阳网本身的反光效果有限且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透光率是通过遮光覆盖面积以及网线的编织密度决定,往往存在为了保证遮光隔热效果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需要进行频繁操作的问题。目前占主导的遮阳网技术手段主要暴露出以下问题,如不容易协调遮阳效果、光照强度之间矛盾;反光降温作用有限、影响棚膜使用寿命、调控操作耗人工以及操作调控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的反光效率,透光率和反光率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解决遮光反光和光合作用之间矛盾的大棚隔热遮阳网。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包括真空镀铝膜以及一体覆盖设置在所述真空镀铝膜上的保护膜,所述真空镀铝膜和保护膜形成一体化复合反光膜;
[0007]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包括间隔设置反光带和镂空带,
[0008]所述保护膜覆盖设置在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反光带部位。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整体厚度为0.2mm~0.5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反光带和镂空带的面积比为80:20~30:70。
[0011]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镀铝膜下层设置第一增强网,所述第一增强网上设置网格。
[0012]进一步的,所述保护膜上层设置第二增强网,所述第二增强网上设置网格,所述第一增强网和第二增强网在镂空带的部位处进行连接,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第一增强网
和第二增强网组成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设置在棚顶膜上方。
[0014]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高于棚顶膜的距离为10cm以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上设置高反射率低透光率区域、中反射率中透光率区域、低反射率高透光率区域。
[0016]进一步的,所述高反射率低透光率区域的反光带和镂空带的面积比为80:20~60:40,所述中反射率中透光率区域的反光带和镂空带的面积比为59:41~41:59,所述低反射率高透光率区域的反光带和镂空带的面积比为40:60~30:70。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本技术采用在聚脂薄膜上进行真空镀铝作为遮阳网的基材,其形成像镜子一样的反射膜,能反射95%强烈太阳光和有害射线,且本身升温及热蓄热能力小,不至于像传统的遮阳网一样自身形成高辐射面,避免被阳光炙烤的作用,延长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和强化反光效果。
[0019]本技术采用部分镂空的真空镀铝膜为基材,上表面覆盖保护膜,强调高效率“反光”为主,透光率和真空镀铝膜反光率可以调节,解决遮阳反光和光合作用之间的矛盾协调问题,遮光反光效果更佳,使用寿命长,透光率、折光率可调,搭配卷帘类装置可以方便的实现透光率和折光率的调整,克服传统遮阳网系统的缺点,投资小收益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极具推广使用价值。
[0020]本技术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通过在一体化复合反光膜两面分别覆盖高强度细网格,且所述上下网格之间一定间隔点熔接,增加整体强度,从而形成整体稳定且具备一定强度遮阳网。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体化复合反光膜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I

I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反光带和镂空带另一种布置方式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第一增强网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真空镀铝膜遮阳网格总成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真空镀铝膜,101、反光带,102、镂空带,103、保护膜,2、第一增强网,201、上下网格熔接点,3、棚顶膜,4、第二增强网,5、高反射率低透光率区域,6、中反射率中透光率区域,7、低反射率高透光率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9]如附图1

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包括真空镀铝膜1以及一体覆盖设置在所述真空镀铝膜1上的保护膜103,真空镀铝膜1是在高真空度下,铝液化汽化,然后将其冷却堆积在聚酯薄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良好金属光泽厚度极薄的镀铝层。聚酯薄膜等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极好耐磨性、耐折叠性、耐针孔性和抗撕裂性等;镀膜层附
着力强,不容易脱落和老化。真空镀铝形成像镜子一样的反射膜,能反射95%强烈太阳光和有害射线,且本身升温及热蓄热能力小,不至于像传统的遮阳网一样自身形成高辐射面,避免被阳光炙烤的作用,延长其自身的使用寿命和强化反光效果。
[0030]所述真空镀铝膜1和保护膜103形成一体化复合反光膜;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整体厚度为0.2mm~0.5mm。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包括间隔设置反光带101和镂空带102,所述反光带101和镂空带102的面积比为80:20~30:70。所述保护膜103覆盖设置在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反光带101部位。镂空带102透光透气,反光带101主要实现太阳光的反射,镂空带102和反光带101交替布置,且几何尺寸小,形状为任意几何形状均可以,反光透射光均匀,透光透气抗风性能优良,可以通过调节反光透光部分面积比例,达到不同反光率透光率的遮阳网,从而达到根据阳光强度、植物生长需要,自动调节遮阳降温效果、植物光合作用光照强度需要。本技术一体化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真空镀铝膜(1)以及一体覆盖设置在所述真空镀铝膜(1)上的保护膜(103),所述真空镀铝膜(1)和保护膜(103)形成一体化复合反光膜;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包括间隔设置反光带(101)和镂空带(102),所述保护膜(103)覆盖设置在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反光带(101)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复合反光膜的整体厚度为0.2mm~0.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带(101)和镂空带(102)的面积比为80:20~30:7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镀铝膜(1)下层设置第一增强网(2),所述第一增强网(2)上设置网格。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棚隔热遮阳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103)上层设置第二增强网(4),所述第二增强网(4)上设置网格,所述第一增强网(2)和第二增强网(4)在镂空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健高付凤刘宁王文虎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毓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