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220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其包括大棚基座、设置在大棚基座上的大棚支撑墙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大棚支撑墙体围成的温室大棚内的换热板;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排孔,所述换热板一侧设置进水循环槽,所述换热板另一侧设置出水循环槽,所述进水循环槽和排孔连通,所述出水循环槽与排孔连通;所述进水循环槽与流入总进口连通;所述出水循环槽与流出总出口连通;所述流入总进口通过水泵与地下水池连通;所述流出总出口与地下水池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计合理,强化了温室大棚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使用成本低且调温效果好的特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涉及到农业种养殖


技术介绍

[0002]冬季日光温室大棚在白天阳光的照射下,大棚本身的围护结构蓄热能力有限,室温受外部环境变化引起同步波动影响较大,更不能做到将白天多余的热量蓄能存留夜间大棚防冻保温使用。冬季温室大棚越冬主要依靠外来热源加热保温防冻等。夏季温室大棚降温,虽然各地情况不同,但总结起来无外乎是遮阳网系统、湿帘风扇、微雾蒸发、自然通风、棚顶喷淋降温、空调类设备降温、喷洒防晒剂等方式。这些传统的对温室大棚内部环境温度的调控措施中,在工程实践中均不是特别理想,尤其是夏季温室降温是目前种植业大棚面临的痛点问题。
[0003]遮阳网能有效隔绝阳光暴晒,但是一定程度上受透光率的影响,对农作物光合作用有负面影响且操作麻烦,自动化遮阳系统投资大;温室大棚环境温控属于系统工程,湿帘风机、微雾降温、通风降温等技术措施中,需要综合考虑空气露点温度、环境湿度过高的病虫害、大棚内部CO2气肥保持、农作物光合作用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总是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弊病,比较被动。喷洒降温剂对温度调控作用有限且塑料薄膜上的降温剂涂层残留物很难清除,影响薄膜的使用寿命和其他季节使用的透光率,往往需要更换。至于有些土办法降温如喷洒泥浆、覆盖部分区域的隔热棉被等调控措施等要么费人工成本,要么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夏季7月、8月份中午高温时间大棚内部的温度过高农作物会进入休眠状态、生长缓慢农作物口感发苦等问题;有些温室大棚高温季节休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等问题。夏季高温季节很难有效低成本可靠解决大棚内部的高温问题,是目前农业种植阳光温室大棚面临的普遍问题。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找到非常有效可靠低成本的实现降温有效办法。
[0004]分析夏季日光温室大棚夏季高温的原因:太阳光有部分能量位光热作用的能量,以红外线、紫外线形式透过大棚薄膜照射到大棚内部引起升温,对农作物光合作用没有贡献。部分为光合作用所需要(波段:研究证明农作物生长光合作用过程中对不同波长不同颜色的光存在选择性,对光合作用有益的主要为红光、蓝光)。阳光通过棚膜透射入温室大棚内部,很少的一部分阳光棚膜等被反射掉,95%以上的阳光能量射入到大棚内部维护结构之中,包含大棚北墙、地面、植物表面,东西两边侧墙等不断吸热升温,其本身的蓄热能力小,维护结构温度很容易升高。各加热面互相之间存在复杂的热辐射反射现象,由于维护结构本身的蓄热能力有限,大量的热量被维护结构本身吸收升温,导至大棚内围护结构五个面的温度不断升高。热量在围护结构面、地面、植物等之间相互辐射反射,空气对流等引起大棚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大棚内部温度随太阳光的不断照射下温度不断升高。在炎热的夏季,温室大棚内的温度有时可高达42℃以上。如果不对其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必然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即使采取了类似于遮阳、湿帘风机、换气降温剂等降温措施,温度也不容易降温到32℃以下,仍然不能从根本上有效低成本的解决夏季温室大棚高温的问
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强化了温室大棚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使用成本低且调温效果好的农业种植温室大棚。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其包括大棚基座、设置在大棚基座上的大棚支撑墙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大棚支撑墙体围成的温室大棚内的换热板;
[0008]所述换热板内设置排孔,所述换热板一侧设置进水循环槽,所述换热板另一侧设置出水循环槽,所述进水循环槽和排孔连通,所述出水循环槽与排孔连通;
[0009]所述进水循环槽与流入总进口连通;
[0010]所述出水循环槽与流出总出口连通;
[0011]所述流入总进口通过水泵与地下水池连通;
[0012]所述流出总出口与地下水池连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竖直或水平设置在大棚支撑墙体围成的温室大棚内,相邻的竖直或水平设置的换热板之间的排孔相互连通。
[0014]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撑墙体与竖直设置的换热板之间设置夹层风道,所述夹层风道上侧设置上循环风口,所述夹层风道下侧设置下循环风口。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撑墙体包括侧墙体,所述侧墙体一侧设置负压排风风机。
[0016]进一步的,所述侧墙体相对于负压排风风机的另一侧设置侧墙湿帘。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撑墙体上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大棚覆膜。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大棚覆膜上设置遮光膜。
[0019]进一步的,所述大棚覆膜上设置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设置喷水排孔。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大棚支撑墙体采用水泥发泡保温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板采用水泥预制板。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技术通过采用将带孔的预制水泥板作为温室大棚除顶棚以外的围护结构,在其内部流动地底水等低温水为蓄热导热介质,夏季将温室大棚的热量带离或者冬季蓄能,强化了温室大棚围护结构的蓄热能力,从而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传统的阳光温室大棚的围护结构无蓄热能力,无温度调节能力,也无蓄热、蓄冷能力的问题,也解决了夏季调温效果不好,在冬季也不容易将白天大棚内部的多余热量储存蓄热用于夜间大棚保温防冻的问题。
[0024]本技术通过在大棚支撑墙体与竖直设置的换热板之间设置夹层风道,夹层风道上侧设置上循环风口,夹层风道下侧设置下循环风口,其实现自然循环热交换,让换热板的2个面均参与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用于降低白天日光温室大棚内部空气的温度或者冬季夜晚加热棚内空气,强化了夏季温室大棚的降温,冬季夜间也同样存在棚内空气释放热量自然对流换热循环,对夜间防冻保温有利。
[0025]本技术在夏季使用时,在顶棚大棚覆膜的外部在覆盖一层遮光膜,遮光膜采用粉红色塑料膜(其他非高温季节摘除),以确保夏季能有效屏蔽红外线、紫外线等引起高
温有害光照射到大棚内部,粉红色塑料膜主要保持对农作物光合作用有利的红光和蓝光等部分光线照射到到内部,夏季从源头上减少了引起棚内高温的热量进入大棚内部;在夏季高温阳光直射时间段,棚顶上的喷水管喷射流水,依靠水流蒸发吸热维持大棚顶部塑料膜温度也不至于升高,解决因棚顶高温对棚内热辐射的强度降低的问题。
[0026]本技术通过在侧墙上设置负压排风风机和侧墙湿帘,有利于加速空气对流交换,在外界高温空气引入棚内换气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大棚内部适宜植物生长需要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Ⅰ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Ⅱ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换热板布置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技术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大棚基座(203)、设置在大棚基座(203)上的大棚支撑墙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大棚支撑墙体(2)围成的温室大棚内的换热板(1);所述换热板(1)内设置排孔(101),所述换热板(1)一侧设置进水循环槽(102),所述换热板(1)另一侧设置出水循环槽(103),所述进水循环槽(102)和排孔(101)连通,所述出水循环槽(103)与排孔(101)连通;所述进水循环槽(102)与流入总进口(104)连通;所述出水循环槽(103)与流出总出口(105)连通;所述流入总进口(104)通过水泵与地下水池连通;所述流出总出口(105)与地下水池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1)竖直或水平设置在大棚支撑墙体(2)围成的温室大棚内,相邻的竖直或水平设置的换热板(1)之间的排孔(101)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温农业种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支撑墙体(2)与竖直设置的换热板(1)之间设置夹层风道(4),所述夹层风道(4)上侧设置上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俎峰邹健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毓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