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321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该扩张管包括:两个侧支管和至少一个横档;所述侧支管包括侧支管上段和侧支管下段,所述横档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支管下段之间,使所述扩张管呈“H”型或梯形结构;其中,所述侧支管上段的外径小于侧支管下段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横档,一方面起到较好的支撑、扩张狭窄部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扩张管的强度,避免扩张管扭曲、变形;通过使两个侧支管上段穿出鼻腔并被体外固定,有效防止了扩张管顺行或逆行移位的发生,大大降低患者经历二次植入扩张管的风险,减少病人痛苦。进一步地,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主支管置入食道,进一步降低扩张管发生移位风险的同时,还可同时治疗食道狭窄。狭窄。狭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

技术介绍

[0002]咽部粘连狭窄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咽部任何区域瘢痕增生、咽腔变窄或闭锁的一类疾病。严重的咽部粘连狭窄、甚至完全闭塞,可引起呼吸困难和进食障碍,重者危及生命。
[0003]目前,针对该类疾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内镜下激光切开粘连狭窄并放置扩张管治疗咽部狭窄,但现有扩张管为单一直径的圆柱形管状结构,而咽腔形状不规则,不易固定于咽部,容易造成顺行或逆行移位;且现有扩张管的直径不足以匹配咽腔的宽度,无法起到支撑作用,但若为了支撑效果而扩大直径,又会造成患者使用不舒适,甚至损伤患者咽部。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开发一种支撑效果好且不易发生移位的用于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以解决现有的扩张管存在的支撑效果不足、易发生移位等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该扩张管包括:两个侧支管和至少一个横档;所述侧支管包括侧支管上段和侧支管下段,所述横档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支管下段之间,使所述扩张管呈“H”型或梯形结构;
[0007]其中,所述侧支管上段的外径小于侧支管下段的外径。
[0008]优选地,所述扩张管还包括一主支管,所述主支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管的下端相连通,呈“Y”型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横档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
[0010]优选地,所述横档相邻的间隔为0.8~1.2cm。
[0011]优选地,所述横档的宽度为1~3cm,高度为2.7~10mm。
[0012]优选地,所述侧支管上段的壁厚不大于侧支管下段的壁厚。
[0013]优选地,所述扩张管还包括一固定扣,使用状态时,所述两个侧支管分别穿过一个鼻腔,所述固定扣用于将穿出鼻孔的两个侧支管固定于鼻小柱前方,以防止所述扩张管移位。
[0014]优选地,所述侧支管上段的外径为2.7~5mm,侧支管下段的外径为2.7~10mm,侧支管上段的长度为8~17cm,侧支管下段的长度为2~20cm,主支管的长度为10~30cm。
[0015]优选地,所述侧支管为医用硅胶侧支管或聚氨酯侧支管,所述主支管为医用硅胶主支管、聚氨酯主支管或自膨式网状支撑管中的任意一种。
[0016]优选地,所述主支管和两个侧支管活动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相较于现有单一圆柱形状的咽部狭窄治疗用扩张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呈“H”型或梯形结构的咽部狭窄治疗用扩张管,其在两个侧支管下段之间设置横档,一方面起到较好的支撑、扩张狭窄部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扩张管的强度,避免扩张管扭曲、变形,解决了现有扩张管直径小而支撑效果不足、直径大而患者又使用不舒适的问题。
[0019]2、进一步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主支管的呈“Y”型结构的咽部狭窄治疗用扩张管,该主支管可制成食道自扩张管或食道自扩张支架,如由镍钛合金(Ni—Ti合金)丝编织而成的自膨式网状支撑管,达到同时治疗咽部狭窄和食道狭窄的作用,提高治疗效率。
[0020]3、本技术中两个侧支管上段分别穿出一个鼻腔,并被体外固定于鼻小柱前方;所述主支管置入食道,侧支管上段的体外固定和主支管置入食道的双重设置,共同有效避免了扩张管顺行或逆行移位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
[0022]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
[0023]附图标识:
[0024]侧支管1;侧支管上段11;侧支管下段12;横档2;主支管3;固定扣4。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中”、“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以下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技术优选的实施例。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该扩张管包括:
[0029]两个侧支管1和至少一个横档2;所述侧支管1包括侧支管上段11和侧支管下段12,所述横档2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支管下段12之间,使所述扩张管呈“H”型或梯形结构;
[0030]其中,所述侧支管上段11的外径小于侧支管下段12的外径。
[0031]使用状态下,所述侧支管下段12置于患者咽部,其中,两个侧支管下段12之间设置的横档2,一方面起到支撑、扩张狭窄部位的作用,另一方面增强了扩张管的强度,避免扩张管扭曲、变形;所述两个侧支管上段11分别穿出一个鼻腔,并被体外固定于鼻小柱前方,有效避免扩张管顺行或逆行移位的发生,大大降低患者经历二次植入扩张管的风险,减少病人痛苦。
[0032]如图2所示,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为进一步降低扩张管移位的风险,还设置
了一主支管3,所述主支管3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管1的下端相连通,呈“Y”型结构。使用状态下,所述主支管3置入食道,侧支管上段11的体外固定和主支管3置入食道的双重设置,共同有效避免了扩张管顺行或逆行移位的发生。
[0033]需要说明的是,横档2可设置在两个侧支管下段12之间的任意位置,数量也可按不同规格设置,以满足不同咽部位置狭窄和不同程度狭窄患者的使用需求。本领域公知,咽部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一些实施例中,横档2仅设置在侧支管下段12的上半部分,其适用于仅鼻咽部位发生狭窄的患者;另一些实施例中,横档2仅设置在侧支管下段12的下半部分,其适用于仅喉咽部位发生狭窄的患者;另一些实施例中,横档2仅设置在侧支管下段12的中间部分,其适用于仅口咽部位发生狭窄的患者;另一些实施例中,侧支管下段12之间,从上至下均设置了横档2,以满足咽部狭窄部位较多、较长的患者的治疗需求。
[003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档2的数量为1个;优选地,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档2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均为2个),所述横档2相邻的间隔优选为0.8~1.2cm。
[0035]所述横档2的宽度(即图1中左右方向的长度)按不同规格设置,使之能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咽部狭窄程度的患者。优选地,所述横档2的宽度为1~3cm,高度(即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该扩张管包括:两个侧支管和至少一个横档;所述侧支管包括侧支管上段和侧支管下段,所述横档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支管下段之间,使所述扩张管呈“H”型或梯形结构;其中,所述侧支管上段的外径小于侧支管下段的外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管还包括一主支管,所述主支管的上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支管的下端相连通,呈“Y”型结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的数量为2个及以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相邻的间隔为0.8~1.2cm。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档的宽度为1~3cm,高度为2.7~10mm。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咽部狭窄治疗用的扩张管,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磊吴海涛舒敏陈健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