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550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用无纺布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安装有:挤压成型组件,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边缘一侧,用于实现对上方掉落的无纺布原料进行热压成型,促进无纺布的形成;混料组件,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组件的顶端,内部设有对用于生产无纺布原料进行搅拌的翻料板和提料组件,通过翻料板和提料组件的联动,有效实现内部原料的均匀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料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内部无纺布原料的均匀混合,配合后续挤压成型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了无纺布的有效挤压成型,并在后续顶升冷却组件和上油组件的设置下,有效实现了无纺布成品的防粘黏处理。效实现了无纺布成品的防粘黏处理。效实现了无纺布成品的防粘黏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用无纺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针刺棉、针刺无纺布等,采用聚酯纤维,涤纶纤维(简称:PET)材质生产,经过针刺工艺制作而成,可做出不同的厚度、手感、硬度等。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轻薄、阻燃、无毒无味、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可用于不同的行业,比如隔音,隔热,电热片,口罩,服装,医用,填充材料等。
[0003]在制造过程中,可以使用挤出技术将熔融的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和增强材料挤出成丝或膜,这些产物可经过压制和冷却后形成无纺布板材或半成品,最终经过裁切和定型制成各种不织布制品。因为无纺布的原料是纤维,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挤压性,所以可以通过挤出技术实现成型。
[0004]但是在实际热压挤出成型的过程中,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地热量,导致实际生产的无纺布在收卷过程中容易发生粘黏现象,从而为后续的实际使用造成一定地不便,还容易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及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还安装有:
[0008]挤压成型组件,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边缘一侧,用于实现对上方掉落的无纺布原料进行热压成型,促进无纺布的形成;
[0009]混料组件,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组件的顶端,内部设有对用于生产无纺布原料进行搅拌的翻料板和提料组件,通过翻料板和提料组件的联动,有效实现内部原料的均匀混合;
[0010]顶升冷却组件,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中部,用于对挤压成型组件内挤压导出的无纺布进行降温,顶升冷却组件上设有对无纺布成品绷紧降温处理的冷却辊;
[0011]上油组件,用于生成的无纺布进行硅油涂抹,保证后续在卷设的过程中无纺布不会发生粘黏的现象。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组件顶端的混料斗,混料斗呈底部收拢的聚斗状,混料斗的内部设有用于翻卷原料的翻料板,且侧面外部设有用于驱动翻料板旋转的输出电机,混料斗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组用于将内部原料自底部翻转至上方的提料组件,进而有效保证内部原料的均匀混合。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提料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混料斗内侧的提
料管,提料管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用于提升原料的输送绞龙,输送绞龙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混料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穿设筒,并在穿设筒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端也固定安装有皮带轮,且皮带轮的外侧套设有同一组用于联动的同步带;
[0014]转动杆的底端以及翻料板输出轴贯穿延伸至混料斗外侧的端部均同轴连接有相互啮合的伞齿轮,进而在翻料板的作用下带动提料组件整体进行运转,实现内部用于无纺布生产的原料的充分提取导送,有效提高混合效果。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料斗的底端内侧转动设置有出料杆,出料杆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料控制的出料槽,混料斗的侧面下部设有用于控制出料杆旋转的驱动电机,从而在出料杆跟随旋转的作用下将原料导送至下方的挤压成型组件内部进行挤压成型。
[00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成型组件包括挤压框,挤压框的内侧转动设置有两组用于挤压成型的挤压辊,挤压辊位于挤压框的外侧一端均同轴连接有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且挤压框的另外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中一组挤压框旋转的转动电机,进而在转动电机的驱动作用下有效带动挤压辊相向旋转,有效实现实际的挤压成型工作。
[0017]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升冷却组件包括两组可升降调节的液压推杆Ⅰ,液压推杆Ⅰ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之间固定设置有用于对导出的无纺布进行绷紧以及降温处理的冷却辊,且工作台的顶端一侧安装有与冷却辊连通设置的冷却泵,持续保证冷却辊内部处于低温状态,方便加速无纺布的降温,避免后续收集过程中的粘黏现象发生。
[001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油组件包括两组液压推杆Ⅱ,液压推杆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之间转动设置有两组用于对导送的无纺布上硅油处理的上油辊,其中一组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用于驱动两组上油辊旋转的伺服电机,有效实现对无纺布的有效传导以及上硅油操作。
[001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另一侧的所述安装板侧面安装有用于对两组上油辊进行硅油供给的储油箱,方便有效实现持续地实现无纺布的表面硅油涂抹作业,进一步避免了无纺布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粘黏现象发生。
[0020]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S1、首先通过将用于生产无纺布的原料放置在混料组件内,通过启动混料组件侧面的输出电机有效实现翻料板的旋转,在翻料板旋转的过程中,配合皮带轮以及同步带的设置,实现各组提料组件的有效运转,进而将内部的物料自下而上地翻转,配合翻料板,有效实现内部物料的混匀;
[0022]步骤S2、通过启动混料斗侧面下部的驱动电机,使得出料杆随之旋转,在旋转过程中使得物料自出料杆上的出料槽导送至下方的挤压成型组件的内部,为后续的无纺布挤压成型提供保证;
[0023]步骤S3、通过导下的物料在挤压成型组件内后,启动转动电机,实现两组挤压辊的有效旋转,进而实现对上方落下的物料的连续热压成型,进而使得无纺布的有效挤压成型;
[0024]步骤S4、挤压成型的无纺布通过牵引至顶升冷却组件的顶部后,通过启动液压推杆Ⅰ,使得冷却辊的高度调节,进而有效实现将无纺布得到绷紧处理,方便有效传导,在传导
的过程中,通过冷却泵对冷却辊进行冷气的输送,在输送的过程中,实现上方经过的无纺布得到降温处理,避免热压过程中残余热量导致收卷过程发生粘黏现象;
[0025]步骤S5、最后降温后的无纺布经过上油辊之间,通过滚动的上油辊进行导送实现收卷,在收卷的过程中,通过储油箱的设置,有效实现上油辊对无纺布的硅油涂抹,进一步提高成品的防粘黏效果,保证实际收卷使用。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1、在生产无纺布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混料组件上翻料板、提料组件以及同步带和伞齿轮的配合使用,有效实现内部无纺布原料的均匀混合,实现有效的翻转,保证实际的生产有效进行,并配合旋转的出料杆的设置,有效控制物料的下落,为实际的下料进行有序控制,较好地把控整个生产过程;
[0028]2、通过挤压成型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无纺布成品挤压成型的生产,并配合顶升冷却组件实现成品的有效降温,在后续的上油组件的作用下对降温后的无纺布成品进行有效硅油涂抹,通过顶升冷却组件和上油组件的设置,有效实现了无纺布成品的防粘黏处理,从而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部还安装有:挤压成型组件(4),通过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边缘一侧,用于实现对上方掉落的无纺布原料进行热压成型,促进无纺布的形成;混料组件(5),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组件(4)的顶端,内部设有对用于生产无纺布原料进行搅拌的翻料板(54)和提料组件(53),通过翻料板(54)和提料组件(53)的联动,有效实现内部原料的均匀混合;顶升冷却组件(3),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顶端中部,用于对挤压成型组件(4)内挤压导出的无纺布进行降温,顶升冷却组件(3)上设有对无纺布成品绷紧降温处理的冷却辊(33);上油组件(2),用于生成的无纺布进行硅油涂抹,保证后续在卷设的过程中无纺布不会发生粘黏的现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组件(5)包括固定安装在挤压成型组件(4)顶端的混料斗(51),混料斗(51)呈底部收拢的聚斗状,混料斗(51)的内部设有用于翻卷原料的翻料板(54),且侧面外部设有用于驱动翻料板(54)旋转的输出电机,混料斗(51)的内侧边缘处设有若干组用于将内部原料自底部翻转至上方的提料组件(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料组件(53)包括固定安装在混料斗(51)内侧的提料管(531),提料管(531)的内侧转动设置有用于提升原料的输送绞龙(532),输送绞龙(53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533),混料斗(5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穿设筒,并在穿设筒内转动设置有转动杆(55),转动杆(55)的顶端也固定安装有皮带轮(533),且皮带轮(533)的外侧套设有同一组用于联动的同步带(52);转动杆(55)的底端以及翻料板(54)输出轴贯穿延伸至混料斗(51)外侧的端部均同轴连接有相互啮合的伞齿轮(5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斗(51)的底端内侧转动设置有出料杆(57),出料杆(57)的底端设有用于出料控制的出料槽,混料斗(51)的侧面下部设有用于控制出料杆(57)旋转的驱动电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无纺布智能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成型组件(4)包括挤压框(41),挤压框(41)的内侧转动设置有两组用于挤压成型的挤压辊(42),挤压辊(42)位于挤压框(41)的外侧一端均同轴连接有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43),且挤压框(41)的另外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其中一组挤压框(41)旋转的转动电机(4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顾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明新工业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