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46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属于铜带哑光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铜带表面光亮度较大,通过光感检测设备检测时,由于表面反光不能准确有效的进行识别铜带表面缺陷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轧制后的成品带材进行表面预脱脂处理,再进行超声脱脂,处理后在酸性清洗剂中进行刷洗处理,清洗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硫酸: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铜带哑光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精度T型铜合金带材由于具有特殊的断面形状和优良的导电、导热及力学性能,常作为制造芯片半导体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首选基材,在电子行业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0003]随着连续冲压和封装技术的进步,为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满足高自动化生产线,目前生产企业已引入光感表面检测设备,用以框架材料表面缺陷的识别。目前,国内铜板带加工企业所生产的带材,其表面光亮度较高,铜带在通过光感检测设备时,由于反光强度过大,导致其不能准确识别表面的微小缺陷,由此导致未能识别到的缺陷带材产品流入封装工序,影响终端产品质量。通常铜带表面粗糙度Ra要求小于0.2μm,在不影响表面质量情况下,有效降低带材表面光亮度,减少光感设备识别时的反光作用,有利于铜合金带材在冲压过程中表面缺陷的有效识别,提高带材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以解决铜带表面光亮度较大,通过光感检测设备检测时,由于表面反光不能准确有效的进行识别铜带表面缺陷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粗糙度Ra为0.15

0.25μm的带材,经过轧制得到粗糙度Ra为0.1

0.15μm的成品带材;步骤二:将轧制后的成品带材,在去离子高压热水脱脂箱中进行表面预脱脂处理,水温为70

80℃、喷射角度与带材表面呈60
°
、喷射压力为10

15MPa,预脱脂处理后再进行超声脱脂,进一步去除带材表面残余污渍;步骤三:将脱脂处理后的带材,在酸性清洗剂中进行刷洗处理,刷辊采用卷绕式毛刷,目数为600

800目,其中清洗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硫酸:8

12%、柠檬酸:5

10%、丙烯酸:5

8%、乳化剂OP

10:2

5%、其余为水,溶液温度调至30

40℃;步骤四:将刷洗处理后的带材在3M不织布刷辊下进行研磨处理,其中研磨上刷辊为型辊、下刷辊为平辊,刷辊目数为1200

1500目,采用上下对刷的方式进行装配;步骤五:将研磨处理后的带材放置于含有磨料悬浮液的超声波设备中进行表面抛光处理,设备磨料粒度W为3.5,走带速度为10

15m/min;步骤六:将抛光处理后的带材用去离子水进行水洗处理,去除带材表面沉积的磨料,去离子水喷射角度为60
°
,喷淋方向与带材行进方向相反,喷射压力为8

10MPa;
步骤七:将水洗处理后的带材放入钝化液水箱中进行表面钝化处理;步骤八:将钝化处理后的带材放入挤干辊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80℃。
[0006]进一步地,步骤一中,选用带材的硬度HRC为60

65,轧制时采用材质为9Cr2MoV合金的轧辊轧制,轧制速度为20

25m/min。
[0007]进一步地,步骤三中,刷洗设备刷辊转速为800

1000r/min,走带速度为10

15m/min,清洗剂喷射流量为8m3/h。
[0008]进一步地,步骤四中,3M不织布刷辊开设有凹槽,凹槽宽度大于T型铜带台宽0.5mm。
[0009]进一步地,步骤四中,刷辊转速为1000

1200r/min,走带速度为10

15m/min。
[0010]进一步地,步骤五中,磨料材质为金刚石砂。
[0011]进一步地,步骤七中,走带速度为10

15m/min。
[0012]进一步地,步骤八中,走带速度为10

15m/min。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工艺中采用去离子高压热水脱脂箱进行带材表面预脱脂处理,比原有采用脱脂剂进行处理效果更加理想,同时也更加环保;采用含有凹槽的3M不织布刷辊下进行研磨处理,凹槽宽度大于T型铜带台宽0.5mm,可以有效减少T型铜带厚薄料衔接位置处的色差,相较于原有的平辊研磨设备,显著提高了铜带表面质量,研磨效果更加理想,同时更有效的保护了带材根部;采用金刚石砂磨料悬浮液超声设备处理,制备的带材表面纹路规则、细腻、粗糙度均匀且兼具低光亮度的技术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光感设备激光的表面反射率,提高了材料表面缺陷辨识能力,保证了冲压及塑封制品的良品率和工作效率;预处理后进行超声脱脂,进一步的去除带材表面的残余污渍。
[0014]本专利技术选用清洗剂成分:加入OP

10乳化剂,有效增强了铜带表面浸湿能力,加快了酸液与铜带表面氧化物的反应速率,显著提高了去氧化效果;柠檬酸与硫酸协同作用,减少了硫酸使用量,实现了生产的环保性;丙烯酸可对水质进行软化,有效的降低了溶液对水质的要求,显著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5]该方法制备的带材表面纹路规则、细腻、粗糙度均匀且兼具低光亮度的技术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光感设备激光的表面反射率,提高了材料表面缺陷辨识能力,保证了冲压及塑封制品的良品率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翻转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20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1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30倍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翻转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20倍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2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30倍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翻转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20倍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3制得产品光泽度检测形貌放大30倍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步骤一:选用硬度HRC为60,粗糙度Ra为0.15μm的带材,经过轧制得到粗糙度Ra为0.1μm的成品带材,轧制时采用材质为9Cr2MoV合金的轧辊轧制,轧制速度为20m/min。
[0019]步骤二:将轧制后的成品带材,在去离子高压热水脱脂箱中进行表面预脱脂处理,水温为70℃、喷射角度与带材表面呈60
°
、喷射压力为10MPa,预脱脂处理后再进行超声脱脂,进一步去除带材表面残余污渍。
[0020]步骤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铜带表面光亮度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粗糙度Ra为0.15

0.25μm的带材,经过轧制得到粗糙度Ra为0.1

0.15μm的成品带材;步骤二:将轧制后的成品带材,在去离子高压热水脱脂箱中进行表面预脱脂处理,水温为70

80℃、喷射角度与带材表面呈60
°
、喷射压力为10

15MPa,预脱脂处理后再进行超声脱脂,进一步去除带材表面残余污渍;步骤三:将脱脂处理后的带材,在酸性清洗剂中进行刷洗处理,刷辊采用卷绕式毛刷,目数为600

800目,其中清洗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硫酸:8

12%、柠檬酸:5

10%、丙烯酸:5

8%、乳化剂OP

10:2

5%、其余为水,溶液温度调至30

40℃;步骤四:将刷洗处理后的带材在3M不织布刷辊下进行研磨处理,其中研磨上刷辊为型辊、下刷辊为平辊,刷辊目数为1200

1500目,采用上下对刷的方式进行装配;步骤五:将研磨处理后的带材放置于含有磨料悬浮液的超声波设备中进行表面抛光处理,设备磨料粒度W为3.5,走带速度为10

15m/min;步骤六:将抛光处理后的带材用去离子水进行水洗处理,去除带材表面沉积的磨料,去离子水喷射角度为60
°
,喷淋方向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振斌于国军刘冬刘建斌王红玲杨述天齐啸天赵昭
申请(专利权)人: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