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34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解决现有的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无法分级呈现系统间和系统内的调用链数据,导致用户体验较差。该方法包括: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其中,调用链数据集包括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二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对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分级呈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了提高开发效率以及系统扩展性,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采用微服务分布式架构。由于软件系统中不同的微服务可能是由不同的团队开发或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因此常使用调用链跟踪技术实现故障定位和性能分析,调用链跟踪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跟踪业务调用(业务流)中的每一次调用,从而在获取该业务调用中的每一次调用的调用链数据之后,能够通过该业务调用的唯一跟踪(Trace)标识将该业务调用中的每一次调用串联起来,可视化呈现该业务调用中的每一次调用。
[0003]调用链跟踪技术最早应用于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领域,之后逐步被引入到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Technology,CT)领域。在IT领域中的调用链一般用在自运维的一个软件系统内,极少有跨系统场景,而在CT领域中的调用链一般用在非自运维的多个软件系统内,跨系统场景比较普遍。因此,可视化呈现CT领域的一次业务调用中的每一次调用时,由于可能涉及多个软件系统间和每个软件系统内的调用,并且系统间和系统内的调用的跟踪标识相同,导致该业务调用的调用链数据在一个界面无法分级呈现(例如先呈现系统间的调用链数据再呈现系统内的调用链数据)只能平铺呈现,使得该业务调用的调用链数据较多时,该业务调用的调用链数据在一个界面无法全部呈现也无法根据权限隐藏。
[0004]由此可见,现有的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无法分级呈现系统间和系统内的调用链数据,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无法分级呈现系统间和系统内的调用链数据,导致用户体验较差。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包括:
[0007]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所述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其中,所述调用链数据集包括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所述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跟踪Trace标识与所述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所述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跨度Span标识;
[0008]对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分级呈现所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
[000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其中,调用链数据集包括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
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二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对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分级呈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通过不同的Trace标识区分任一业务流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并在任一业务流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中新增分别指示与其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和Trace标识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使得支持分级呈现任一业务流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避免任一业务流的调用链数据较多时无法在一个界面全部呈现也无法根据权限隐藏调用链数据。
[0010]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所述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包括:
[0011]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外部调用到所述任一系统的第一服务节点时,获取所述第一服务节点生成的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
[0012]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所述第一服务节点调用到所述任一系统的第二服务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
[0013]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所述第二服务节点调用到外部,获取所述第二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和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与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相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与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相同。
[00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任一业务流从外部调用到任一系统的第一服务节点时,获取第一服务节点生成的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当任一业务流从第一服务节点调用到任一系统的第二服务节点,获取第一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其中,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当任一业务流从第二服务节点调用到外部,获取第二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和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其中,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与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相同,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相同,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与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相同。通过在任一业务流从外部调入到任一系统或从任一系统调出到外部时生成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在任一业务流从任一系统的一个服务节点调用到任一系统的另一个服务节点时生成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该任一系统生成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还新增分别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和Trace标识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使得能够根据Trace标识区分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根据Span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区分关联系统间
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从而支持分级呈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避免调用链数据较多时无法在一个界面全部呈现也无法根据权限隐藏调用链数据。
[0015]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父服务节点标识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父服务节点标识为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
[0016]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所述调用链数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所述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其中,所述调用链数据集包括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所述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跟踪Trace标识与所述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所述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包括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所述第一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所述第二字段用于指示关联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跨度Span标识;对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分级呈现所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所述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包括: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外部调用到所述任一系统的第一服务节点时,获取所述第一服务节点生成的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所述第一服务节点调用到所述任一系统的第二服务节点,获取所述第一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不同,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一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二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当所述任一业务流从所述第二服务节点调用到外部,获取所述第二服务节点产生的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和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与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相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与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Trace标识相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与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和所述第二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父服务节点标识为所述第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所述第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父服务节点标识为所述第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包括:基于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和父服务节点标识,对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进行关联处理,得到所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关联处理为确定任一系统间调用链数据的上一跳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下一跳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基于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对所述调用链数据集中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分组处理,得到至少一个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组;其中,所述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组中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相同;基于所述至少一个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组中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Span标识、父服务节点标识、第一字段和第二字段,对所述至少一个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组中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进行第二关联处理,得到所述第二关联处理后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其中,所述第二关联处理为确定任一系统内调用链数据的上一跳系统间调用链数据或上一跳系统内调用链数
据和下一跳系统内调用链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级呈现所述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和系统内调用链数据,包括:在接收到所述任一业务流的调用链数据呈现请求时,呈现所述第一关联处理后的系统间调用链数据;在确定所述调用链数据呈现请求的权限等级大于预设等级时,呈现所述第二关联处理后的系统内调用链数据。6.一种调用链数据呈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任一业务流经过任一系统时所述任一系统生成的调用链数据集;其中,所述调用链数据集包括系统间调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卫强李延如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