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31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导向杆,上模具底端贴合设置有下模具,上模具底端四角皆设置有导向杆,下模具顶端四角开设有与导向杆相互配合的孔,所述上模具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上壳体,下模具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两侧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通过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转杆和齿轮等,有效避免了由于模具需要能够带动齿条一同进行移动,因此齿条与模具必须直接连接,当齿条和齿轮之间发生磨损导致无法紧密啮合后,需要将齿条从模具上拆除才能实现更换,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的便捷性。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叠模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叠层式模具是一种新型塑料模具,与普通注射模的区别是,叠层式模具的型腔是分布在2个或多个层面上的,呈重叠式排列,即相当于是将多副模具叠放组合在一起,适用于小型的、浅拉伸包装制品和其他一次性制品,与常规模具相比,叠层式模具锁模力只提高了5%~10%,但产量可以增加90%~95%,极大地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模具制造要求基本上与常规模具相同,且将多副型腔组合在一副模具中,所以模具制造周期也大大缩短,在实际使用过程,一般会使用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来辅助开模,现有的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0003]现有的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一般是通过齿条与齿轮的配合实现同时开启和闭合的,通过拉动或推动模具,使两组模具在展开或闭合的过程中带动齿条移动,并通过两组齿条的配合带动齿轮旋转,以保证开合模时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需要能够带动齿条一同进行移动,因此齿条与模具必须直接连接,当齿条和齿轮之间发生磨损导致无法紧密啮合后,需要将齿条从模具上拆除才能实现更换,操作较为繁琐,装置的便捷性不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齿条不与模具之间连接的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通过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转杆和齿轮等,使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能够分别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侧表面上,通过拉动或推动上模具和下模具,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带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移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能够在转杆和齿轮的限制下移动,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不与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连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开合时的稳定,避免了由于模具需要能够带动齿条一同进行移动,因此齿条与模具必须直接连接,当齿条和齿轮之间发生磨损导致无法紧密啮合后,需要将齿条从模具上拆除才能实现更换,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导向杆,上模具底端贴合设置有下模具,上模具底端四角皆设置有导向杆,下模具顶端四角开设有与导向杆相互配合的孔,所述上模具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上壳体,下模具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两侧皆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
[0006]所述上壳体内部设置的两组滑块之间连接设置有上限位齿条,且上限位齿条底端贯穿下壳体顶端表面,下壳体内部设置的两组滑块之间连接设置有下限位齿条,且下限位
齿条顶端贯穿上壳体底端表面,上限位齿条底端和下限位齿条顶端皆设置有推块,且两组推块分别贴合上壳体和下壳体内壁表面;
[0007]所述上壳体内壁中部转动设置有转杆,且转杆表面套设有齿轮,齿轮两端分别与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相互啮合。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皆设置为L形,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分别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竖向部分处,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末端的推块皆分别设置在下壳体和上壳体的横向部分处。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外侧一端表面皆设置有限位块,上限位齿条上设置的限位块贴合在下壳体内壁顶端,下限位齿条上设置的限位块贴合在上壳体内壁底端。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杆外侧末端连接设置有转钮,且转钮贯穿上壳体外侧表面。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外壁表面一体成型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中部贯穿设置有转钮,转动槽外壁一侧一体成型有调节槽,且调节槽内部活动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远离转钮一端表面贴合设置有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调节槽内壁表面上;
[0012]转钮外壁表面开设有多组限位槽,限位杆贯穿调节槽与转动槽的连接处并插入限位槽内部;
[0013]限位杆表面套设有套环,且套环外壁连接设置有拉杆,拉杆贯穿调节槽外壁表面。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钮表面等距环绕开设有多组凹槽。
[001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槽外壁表面开设有拉槽,且拉槽设置为L形通孔,拉杆能够在拉槽的限制下带动套环在调节槽内部移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设置的上壳体、下壳体、转杆和齿轮等,有效避免了由于模具需要能够带动齿条一同进行移动,因此齿条与模具必须直接连接,当齿条和齿轮之间发生磨损导致无法紧密啮合后,需要将齿条从模具上拆除才能实现更换,操作较为繁琐的问题,使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能够分别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安装在上模具和下模具的两侧表面上,通过拉动或推动上模具和下模具,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别通过上壳体和下壳体带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移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能够在转杆和齿轮的限制下移动,从而达到在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不与上模具和下模具直接连接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上模具和下模具开合时的稳定的目的,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0018]2、通过设置的转钮、转动槽、调节槽和限位杆等,有效避免了传统的通过拉动或推动模具,使两组模具在展开或闭合的过程中带动齿条移动的方式对容易对齿条上齿牙产生较为严重的磨损的问题,通过拉动拉杆,使拉杆通过套环拉动限位杆在调节槽的限制下移动,限位杆从限位槽内部移出,限位槽不再配合限位杆对转钮的位置进行限制,再转动转钮,使转钮通过转杆带动齿轮转动,从而达到使上模具和下模具在开启或闭合过程中,齿轮能够主动转动并配合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的移动,减少齿轮、上限位齿条和下限位齿条之间的相互摩擦的目的,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上模具和下模具分离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限位齿条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限位齿条调节状态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转杆的局部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9为本技术的图5中B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为本技术的图5中C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11为本技术的图6中D处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0]其中:1、上模具;2、下模具;3、导向杆;41、上壳体;42、下壳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和导向杆(3),上模具(1)底端贴合设置有下模具(2),上模具(1)底端四角皆设置有导向杆(3),下模具(2)顶端四角开设有与导向杆(3)相互配合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1)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上壳体(41),下模具(2)外壁两侧表面可拆卸安装有下壳体(42),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内壁两侧皆设置有滑槽(49),且滑槽(49)内部皆滑动设置有滑块(48);所述上壳体(41)内部设置的两组滑块(48)之间连接设置有上限位齿条(45),且上限位齿条(45)底端贯穿下壳体(42)顶端表面,下壳体(42)内部设置的两组滑块(48)之间连接设置有下限位齿条(46),且下限位齿条(46)顶端贯穿上壳体(41)底端表面,上限位齿条(45)底端和下限位齿条(46)顶端皆设置有推块(47),且两组推块(47)分别贴合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内壁表面;所述上壳体(41)内壁中部转动设置有转杆(43),且转杆(43)表面套设有齿轮(44),齿轮(44)两端分别与上限位齿条(45)和下限位齿条(46)相互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模模具开模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皆设置为L形,上限位齿条(45)和下限位齿条(46)分别设置在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的竖向部分处,上限位齿条(45)和下限位齿条(46)末端的推块(47)皆分别设置在下壳体(42)和上壳体(41)的横向部分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模模具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新泽瑞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