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223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是否合格;步骤S2、初步判定所述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为外部原因;步骤S3、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时向通知模块发出通知指令,或,判定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步骤S4、在判定为软件原因时判定车载交换机运行是否满载或配置是否出现问题;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二级原因为硬件原因时判定车载交换机所处的环境参数是否合格;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流量合格时向显示模块发送合格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高对车载交换机流量异常原因的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对车载交换机的监控效率。提高了对车载交换机的监控效率。提高了对车载交换机的监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一般通过人工检测,效率低,现有技术中可模拟真实的常规及异常上下电环境,提高了测试效率,但对车载交换机的流量的控制精度低,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10264653.5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设备检测
该方法包括:获取设置信息以及测试信息;根据所述设置信息,控制所述网络继电器进行断开或闭合操作,以控制被测设备的重启时间;基于所述重启时间,确定所述测试信息的发送时间;在所述发送时间到来时,向所述被测设备发送所述测试信息,以使所述被测设备在接收到所述测试信息后反馈响应信息;若未接收到所述响应信息,则判定所述被测设备处于异常状态。该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操作即可模拟真实的常规及异常上下电环境,从而提高测试效率,同时还能实现对被测设备在不同掉电情况下的全面检测;由此可见,所述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存在以下问题:无法分析交换机流量异常的原因导致的针对交换机的监控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分析交换机流量异常的原因导致的针对交换机的监控精度低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包括:
[0006]步骤S1、中控模块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控制监控模块对车载交换机的流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是否合格;
[0007]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时,将开始测得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时间节点至开始测得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的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记为异常时间段,中控模块根据异常时间段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为外部原因;
[0008]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外部原因时,向通知模块发出通知指令,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内部原因时根据监控的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
[0009]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软件原因时控制检测模块检测车载交换机的传输流量以及内部通信连接情况判定车载交换机运行是否满载或配置是否出现问题,中控模块在判定车载交换机运行满载时对单个负载流量进行调节,或,在判定车载交换机配置出现问题时将电源的供电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并对车
载交换机的流量重新进行检测;
[0010]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硬件原因时根据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所处的环境参数是否合格,并在判定环境参数合格时对电源的供电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或,在判定环境参数不合格时向所述显示模块发出警报指令;
[0011]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时向显示模块发送合格指令。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监控模块测得的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确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其中:
[0013]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并向所述显示模块发送合格指令;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流量;
[0014]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异常时间段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为外部原因;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流量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流量;
[0015]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控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流量。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异常的综合评价值确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的一级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0017]第一一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外部原因,并向所述通知模块发送判定结果通知指令;所述第一一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综合评价值小于预设综合评价值;
[0018]第二一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内部原因,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控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所述第二一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综合评价值大于等于预设综合评价值。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统计预设周期内所述异常时间段的总时长,并结合异常时间段的总时长与预设周期的总时长的比值C以及相邻两异常时间段之间的间隔时长的平均间隔H确定所述车载交换机在周期内的流量异常综合评价值S,设定S=C
×
k+H
×
d,其中k为异常时长比例系数,d为间隔时长比例系数。
[0020]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第二预设流量与所述流量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第一差值,中控模块根据第一差值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的二级原因判定方式,其中:
[0021]第一二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车载交换机的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中控模块控制所述检测模块检测车载交换机的传输流量以及内部通信连接情况并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车载交换机的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原因;所述第一二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第一差值小于等于预设第一差值;
[0022]第二二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硬件原因,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流量与所述流量的比值判定车载交换机所处的环
境参数是否合格;所述第二二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第一差值大于预设第一差值。
[002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二级原因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测得的所述传输流量和内部通信连接情况判定针对所述车载交换机的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原因的确定方式,其中:
[0024]第一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原因为所述车载交换机运行满载,并根据测得的所述传输流量的情况对单个负载的流量进行调节;所述第一确定方式满足所述车载交换机内部通信连接且所述传输流量大于预设传输流量;
[0025]第二确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的原因为所述车载交换机的电源的供电参数不合格,并根据所述传输流量将所述电源的供电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确定方式满足所述车载交换机内部通信连接且所述传输流量小于等于预设传输流量。
[002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一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中控模块在列车行进过程中控制监控模块对车载交换机的流量进行监控,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是否合格;步骤S2、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时,将开始测得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时间节点至开始测得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的时间节点的时间间隔记为异常时间段,中控模块根据异常时间段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为外部原因;步骤S3、所述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外部原因时,向通知模块发出通知指令,中控模块在初步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内部原因时根据监控的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步骤S4、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软件原因时控制检测模块检测车载交换机的传输流量以及内部通信连接情况判定车载交换机运行是否满载或配置是否出现问题,中控模块在判定车载交换机运行满载时对单个负载流量进行调节,或,在判定车载交换机配置出现问题时将电源的供电参数调节至对应值并对车载交换机的流量重新进行检测;步骤S5、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硬件原因时根据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所处的环境参数是否合格,并在判定环境参数合格时对电源的供电参数调节至对应值,或,在判定环境参数不合格时向所述显示模块发出警报指令;步骤S6、所述中控模块在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时向显示模块发送合格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根据所述监控模块测得的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确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是否合格的判定方式,其中:第一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合格,并向所述显示模块发送合格指令;所述第一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流量;第二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中控模块根据所述异常时间段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是否为外部原因;所述第二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流量且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流量;第三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控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所述第三判定方式满足所述流量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根据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异常的综合评价值确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的一级原因判定方式,其中:第一一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外部原因,并向所述通知模块发送判定结果通知指令;所述第一一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综合评价值小于预设综合评价值;
第二一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原因为内部原因,并根据所述监控模块监控的流量判定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所述第二一级原因判定方式满足所述综合评价值大于等于预设综合评价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判定方式下统计预设周期内所述异常时间段的总时长,并结合异常时间段的总时长与预设周期的总时长的比值C以及相邻两异常时间段之间的间隔时长的平均间隔H确定所述车载交换机在周期内的流量异常综合评价值S,设定S=C
×
k+H
×
d,其中k为异常时长比例系数,d为间隔时长比例系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载交换机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三判定方式下计算所述第二预设流量与所述流量的差值,并将该差值记为第一差值,中控模块根据第一差值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的二级原因判定方式,其中:第一二级原因判定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判定所述车载交换机的流量不合格的二级原因为车载交换机的内部软件运行不符合标准,中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昌绿赵定金明德朱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保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