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21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配件冲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下模座,其顶部开设有顶槽;压辊,上下活动设置在顶槽的上方,在顶槽内底壁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压辊相耦合的弧形槽;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分别活动设置在顶槽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压辊相耦合的侧槽。板状件的两端分别搭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顶部的放置槽内,压辊压着板状件的中部下移,能够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内,此时板状件呈U型;然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互靠近,推挤U型板状件的两侧边,从而能够把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在一个冲压模具内即可完成板状件至筒状件的转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件冲压
,具体为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板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在电机的加工制造中,很多电机的零部件都是通过冲压法制得的。
[0003]对于电机中的一些筒状零部件,其原身一般是板状件,然后通过冲压,将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板状件至筒状件的冲压一般都要分成好几个步骤进行,不仅工作效率低,同时也需使用到较多的冲压机床。
[0004]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具备能够一次性将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的优点。
[000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能够一次性将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下模座,其顶部开设有顶槽;压辊,上下活动设置在顶槽的上方,在顶槽内底壁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压辊相耦合的弧形槽;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分别活动设置在顶槽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压辊相耦合的侧槽;板状件的两端分别搭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顶部的放置槽内,压辊压着板状件的中部下移,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内。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所述放置槽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弧形坡面。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末端穿过下模座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拉杆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设置在限位板与下模座的外壁之间。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的端部通过连接板与移动块相连接,所述移动块活动设置在内腔中,所述内腔开设在上模座内,所述移动块与内腔的内顶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板,两
个所述推板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斜坡面;所述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推板的斜坡面相耦合的推动槽,当上模座下移时,通过两个推板能够推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互靠近。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模座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翼板,所述翼板内活动插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安装在下模座上;所述导向杆上还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设置在翼板的底部与下模座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辊的内部形成有内槽,所述内槽内活动设置有移动塞,所述移动塞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拨杆,所述压辊的顶部开设有用于供使拨杆移动的杆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塞上还固定安装有牵引杆,所述牵引杆的末端延伸至压辊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头;所述牵引杆上还套设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固定设置在移动塞与内槽的内侧壁之间。
[0014](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板状件的两端分别搭在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顶部的放置槽内,压辊压着板状件的中部下移,能够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内,此时板状件呈U型;然后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互靠近,推挤U型板状件的两侧边,从而能够把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在一个冲压模具内即可完成板状件至筒状件的转变,效率更高。
[0015]2、该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上模座下移时先通过压辊推动板状件,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内;之后上模座再下移,压辊位置不变,上模座通过两个推板,能够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相互靠近;从而,通过上模座的一个下移行程,便可实现板状件至筒状件的冲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正视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配件冲压状态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压辊部分的剖视图。
[0017]图中:1、下模座;2、顶槽;3、弧形槽;4、压辊;5、第一移动板;6、第二移动板;7、侧槽;8、放置槽;9、弧形坡面;10、拉杆;11、限位板;12、第一弹簧;13、连接板;14、移动块;15、内腔;16、上模座;17、第二弹簧;18、翼板;19、导向杆;20、第三弹簧;21、推动槽;22、推板;23、内槽;24、移动塞;25、拨杆;26、杆槽;27、牵引杆;28、拉头;29、第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0018]请参阅图1

图5,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包括下模座1,下模座1的顶部开设有顶槽2,如图2所示,顶槽2的上方上下活动设置有压辊4,在顶槽2内底壁的中部还开设有与压辊4相耦合的弧形槽3;顶槽2的左右两侧分别活动设置有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压辊4相耦合的侧槽7;板状件(如图5中的A图所示)的两端分别搭在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顶部的放置槽8内,压辊4压着板状件的中部下移,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3内,此时板状件呈U型,如图5中的B图所示;然后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互靠近,推挤U型板状件的两侧边,从而能够把板状件冲压成筒状件(如图5中的C图所示),在一个冲压模具内即可完成板状件至筒状件的转变,效率更高。
[0019]如图4所示,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8,两个放置槽8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弧形坡面9,通过弧形坡面9的设置,能够使平直板状件至U型板状件的转变更加的顺滑,板件表面不易有划痕。
[0020]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杆10,拉杆10的末端穿过下模座1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拉杆10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2,第一弹簧12固定设置在限位板11与下模座1的外壁之间;当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互靠近时,两者均会通过限位板11压缩第一弹簧12。
[0021]如图3所示,压辊4的端部通过连接板13与移动块14相连接,移动块14活动设置在内腔15中,内腔15开设在上模座16内,移动块14与内腔15的内顶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17;另外,上模座16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推板22,两个推板22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斜坡面,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背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推板22的斜坡面相耦合的推动槽21,当上模座16下移时,通过两个推板22能够推动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互靠近;上模座16下移时,其先通过压辊4推动板状件,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3内;之后上模座16再下移,压辊4位置不变(压辊4通过连接板13和移动块14压缩第二弹簧17),上模座16通过两个推板22,能够使第一移动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1),其顶部开设有顶槽(2);压辊(4),上下活动设置在顶槽(2)的上方,在顶槽(2)内底壁的中部还开设有与所述压辊(4)相耦合的弧形槽(3);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分别活动设置在顶槽(2)的左右两侧,且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压辊(4)相耦合的侧槽(7);板状件的两端分别搭在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顶部的放置槽(8)内,压辊(4)压着板状件的中部下移,将板状件压在弧形槽(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的顶部均开设有放置槽(8),两个所述放置槽(8)相对的一侧均形成有弧形坡面(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5)和第二移动板(6)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拉杆(10),所述拉杆(10)的末端穿过下模座(1)并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所述拉杆(10)上还套设有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固定设置在限位板(11)与下模座(1)的外壁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零配件一次冲压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4)的端部通过连接板(13)与移动块(14)相连接,所述移动块(14)活动设置在内腔(15)中,所述内腔(15)开设在上模座(16)内,所述移动块(14)与内腔(15)的内顶壁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查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宝龙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