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柱体加固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们对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在建筑施工中,越来的越多的建材由轻质混凝土制成,轻质混凝土一般采用页岩、粘土、页岩、板岩、火山浮石、灰烬或珍珠岩等低重量骨料制成,质量较轻,且防水性能和强度较高。
[0003]相关技术中,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柱体,柱体的顶面和底面呈方形,柱体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安装孔,柱体竖直侧壁预留的注浆孔,且注浆孔连通安装孔。实际施工中,先在地面施工混凝土基座,并在基座内预埋连接钢筋,连接钢筋部分竖直向上且裸露于基座上侧;然后,向基座上吊装柱体,使得连接钢筋插入至安装孔内;随后,通过注浆孔向安装孔内注入混凝土砂浆,部分混凝土砂浆侵入基座和柱体下端之间,且将连接钢筋较为稳固的连接于柱体。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由混凝土砂浆和连接钢筋连接基座和柱体下端,柱体与基座的连接强度相对较低,存在待改进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包括基座(1)和柱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在其水平方向上的一侧固定有安装体(3),所述安装体(3)的上侧设置有抱架(4),所述抱架(4)抱紧于基座(1)和柱体(2)下端连接处,且所述抱架(4)与安装体(3)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固定连接二者的锁紧部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架(4)包括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所述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分别位于柱体(2)水平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抱槽(43),所述基座(1)和柱体(2)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分别嵌入两个抱槽(43)内;并且,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2)之间设置有用于可拆卸固定连接二者的拉紧组件(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41)包括两个伸向第二架体(42)的第一侧板(411),两所述第一侧板(411)位于抱槽(43)的两侧,两所述第一侧板(411)均贴附柱体(2)和基座(1)的竖直侧壁,两所述第一侧板(411)靠近第二架体(42)边侧的外侧经倒角形成引导斜面(412);所述第二架体(42)包括两个伸向第一架体(41)的第二侧板(421),两所述第二侧板(421)位于抱槽(43)的两侧,两所述第二侧板(421)靠近第一架体(41)边侧的外侧经倒角形成抵压斜面(422),所述抵压斜面(422)抵接引导斜面(4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夹心钢筋混凝土柱脚受力部位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怀秀,陈雅祥,涂红凯,李石璟,
申请(专利权)人:浏阳市华宇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