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200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夹持装置,涉及电子器件夹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盖板、夹紧机构和开合控制机构,盖板和底座上下层叠固定且中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夹紧机构和开合控制机构均设置于容置空间内;夹紧机构包括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夹子,开合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推拉杆和若干根顶杆,夹子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两个侧板呈倒“V”形夹角设置,顶杆位于两个侧板的下方;若干顶杆分别穿过相应列的若干夹子,推拉杆与底座滑动连接,推拉杆与顶杆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装配等优点,通过该夹持装置可以实现对批量的电子器件引脚进行夹持,满足批量产品的生产加工需求,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加工效率。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零部件夹具
,特别是一种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器件上存在引脚,引脚是指从电子器件内集成电路(芯片)内部电路引出与外围电路的接线,引脚构成了这块芯片的接口。
[0003]上述的这种电子器件在生产加工时需要经历多道工序,现有技术中的生产流水线中主要采用逐个传送的方法进行制作。特别是在工序的转换过程中一般是通过人工将电子器件由一道工序移送至另一道工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步骤繁琐,还会增加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慢、经济效率低下。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完成大批量的U型引脚线生产的装置。
[000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夹持装置,通过对批量电子器件的引脚进行夹取,从而方便对电子器件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夹持装置,可以同步通过对批量电子器件的引脚进行夹持,从而完成对电子器件的夹取,便于对电子器件进行加工。
[0006]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夹持装置,包括底座、盖板、夹紧机构和开合控制机构,所述盖板和所述底座上下层叠固定且中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
[0007]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夹子,所述开合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推拉杆和若干根顶杆,所述夹子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呈倒“V”形夹角设置,所述顶杆位于两个所述侧板的下方;
[0008]若干所述顶杆分别穿过相应列的若干夹子,所述推拉杆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杆与所述顶杆驱动连接,通过所述推拉杆的前后移动控制所述顶杆在若干夹子中的上下升降,从而控制若干所述夹子的开合。
[0009]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底板、两块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两端的端板、以及至少一块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中间的中板,两块所述侧板和至少一块所述中板均与所述盖板紧固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孔,若干所述固定孔分别与若干所述夹子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固定孔中都设置有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夹子还包括连接板,两个所述侧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一体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中间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螺栓分别与所述安装孔和固定孔螺纹连接,所述夹子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相应的固定孔所在位置。
[0012]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V型槽,所述V型槽的数量与所述顶杆的数量相一致,所述顶杆的数量与所述夹子的列数相一致。
[0013]优选的,所述顶杆与所述V型槽配合连接,通过控制所述推拉杆的前后移动,所述
顶杆与所述V型槽相互配合,控制所述顶杆的升降。
[0014]优选的,所述端板和所述中板上均开设有穿插孔,所述推拉杆依次穿过两块侧板和中板上的穿插孔,并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以及两块侧板和中板上的穿插孔滑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通孔,若干所述通孔分别与若干所述夹子一一对应,所述夹子的两块侧板的上端穿过所述盖板上相应的通孔。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易装配等优点,推拉杆前后滑动时,通过V型槽与顶轴相配合,使得顶轴可以上下相对移动,从而使得夹子的两块夹角设置的侧板被顶撑开,继而实现夹子的张合控制,通过该夹持装置可以实现对批量的电子器件引脚进行夹持,满足批量产品的生产加工需求,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而且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加工效率,由于结构简单,因此便于拆卸和维修。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去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推拉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底座;11、底板;111、固定孔;12、端板;13、中板;14、穿插孔;2、盖板;21、通孔;3、夹紧机构;31、夹子;311、侧板;312、连接板;3121、安装孔;4、开合控制机构;41、推拉杆;411、V型槽;42、顶杆;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夹持装置,其主要由底座1、盖板2、夹紧机构3、开合控制机构4等结构共同组成,其中盖板2设置于底座1的上部,与底座1层叠设置,并紧固连接,在底座1和盖板2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夹紧机构3和开合控制机构4均安装放置在容置空间内,开合控制机构4可以控制夹紧机构3的张合,而夹紧机构3可以对批量的产品进行夹取。
[0027]如图3所示,底座1主要由底板11、设置于底板11两端的端板12、及设置于底板11中间的至少一块中板13组成,优选为两块,端板12和中板13彼此平行,且均与底板11垂直设置,盖板2的底部通过螺钉与端板12和中板13的上部固定连接。
[0028]如图2和图4所示,夹紧机构3主要包括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夹子31,呈行列纵横分布,每个夹子31都包括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311,且两个侧板311呈倒“V”形夹角设置,两个侧板311的上端是分离的(即形成夹紧引脚的夹紧口),并且侧板311的上端弯折形成有夹头,对电子器件的引脚进行夹持时,两个侧板311上夹头相互靠拢,对引脚进行夹持。
[0029]上述的开合控制机构4主要由至少一个推拉杆41和若干顶杆42共同组成,其中顶杆42位于夹子31中两个侧板311的下方,顶杆42的数量与夹子31的列数是相一致的,若干顶杆42分别穿过相应列的夹子31的底部,当顶杆42上下移动时,可以将夹子31中的两个侧板311的上部撑开,从而对电子器件的引脚进行夹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夹子31的开合控制。
[0030]如图5所示,上述的推拉杆41是与顶杆42驱动连接的,在推拉杆41上开设有若干等间距分布的V型槽411,V型槽411的具体数量与顶杆42的数量是一致的,顶杆42与V型槽411配合连接,顶杆42卡在夹子31的两个侧板311和V型槽411之间,当推拉杆41前后移动时,由于V型槽411具有两个倾斜面,顶杆42就会沿着倾斜面滑动,做相对上下运动,顶杆42向上运动时,就会将夹子31的两个侧板311撑开,当顶杆42向下运动时,夹子31的两个侧板311就会闭合,从而实现对夹子31闭合的控制,继而完成对电子器件引脚的夹持,当然这里的夹紧机构3不局限于电子器件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盖板(2)、夹紧机构(3)和开合控制机构(4),所述盖板(2)和所述底座(1)上下层叠固定且中间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夹紧机构(3)和所述开合控制机构(4)均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夹紧机构(3)包括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夹子(31),所述开合控制机构(4)包括至少一个推拉杆(41)和若干根顶杆(42),所述夹子(31)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侧板(311),两个所述侧板(311)呈倒“V”形夹角设置,所述顶杆(42)位于两个所述侧板(311)的下方;若干所述顶杆(42)分别穿过相应列的若干夹子(31),所述推拉杆(41)与所述底座(1)滑动连接,所述推拉杆(41)与所述顶杆(42)驱动连接,通过所述推拉杆(41)的前后移动控制所述顶杆(42)在若干夹子(31)中的上下升降,从而控制若干所述夹子(31)的开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1)、两块分别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两端的端板(12)、以及至少一块垂直设置于所述底板(11)中间的中板(13),两块所述侧板(311)和至少一块所述中板(13)均与所述盖板(2)紧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上开设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固定孔(111),若干所述固定孔(111)分别与若干所述夹子(31)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固定孔(111)中都设置有螺栓(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扬麒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