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95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包括:下层,包括底部支架和下层平台;上层,包括上部支架和上层平台,所述上部支架与所述底部支架活动连接;配重层,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底端;爬梯,包括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下层平台,所述第二爬梯设置在底部支架另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上层平台;其中,将所述上层平台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投影平面,在垂直于所述投影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下层平台所在的投影区间落在上层平台的投影区间内。本申请具有双层平台,适用于上部施工位置和底部放置工装架的位置上下不一,避免了因地面没有合适位置放置工装架而导致上部无法施工的问题。装架而导致上部无法施工的问题。装架而导致上部无法施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桥梁施工中,在对桥面桁架进行焊接时,需要搭建工装架,由于桥墩本身倾斜设置,而焊接位置处于桥墩的上方,因此现有的工装架无法满足对桁架的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包括:
[0004]下层,包括底部支架和下层平台;
[0005]上层,包括上部支架和上层平台,所述上部支架与所述底部支架活动连接;
[0006]配重层,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底端;
[0007]爬梯,包括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下层平台,所述第二爬梯设置在底部支架另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上层平台;
[0008]其中,将所述上层平台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投影平面,在垂直于所述投影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下层平台所在的投影区间落在上层平台的投影区间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支架包括底部横杆和底部立杆,所述底部横杆包括多根且包围形成底层矩形部,所述立杆沿所述底层矩形部四角竖直设置,所述下层平台包括设置在底部立杆顶端且由多根下部横杆包围形成的下层矩形部,在垂直于所述投影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底层矩形部所在的投影区间落在下层矩形部的投影区间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部支架包括沿所述下层矩形部边缘设置的上部立杆,所述上部立杆中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底部立杆构成插接,所述上层平台包括设置在上部立杆顶端且由多根上部横杆包围形成的上层矩形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层矩形部上设置多个下层支撑板,所述下层支撑板与所述下部横杆活动连接,所述上层矩形部上设置多个上层支撑板,所述上层支撑板与所述上部横杆活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横杆与所述下部横杆之间以及所述上部横杆与所述下部横杆之间还设置多根加强杆。
[0013]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层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底层矩形部内的配重板,所述配重板与底部横杆活动连接,用于防止工装架倾覆。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立杆与所述底部立杆连接处还设置锁紧件。
[0015]进一步的,所述配重层底部设置多个万向轮,便于工装架整体移动。
[0016]进一步的,所述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底部立杆活动连接,另一端与地面抵接,用于进一步防止因上层面积过大导致倾覆。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下层平台和所述上层平台上均设置防护栏。
[0018]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具有双层平台,整体可移动可拆卸,适用于上部施工位置和底部放置工装架的位置上下不一,避免了因地面没有合适位置放置工装架而导致上部无法施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申请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为:10、底部横杆,11、底部立杆,12、下部横杆,13、上部立杆,14、上部横杆,15、下层支撑板,16、上层支撑板,17、配重板,18、底部加强杆,19、上部加强杆,20、第一爬梯,21、第二爬梯,22、万向轮。
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配重层,下层平台和上层平台,配重层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爬梯20和第二爬梯21,第一爬梯20设置在配重层和下层平台之间,第二爬梯21设置在配重层和上层平台之间,其中,将上层平台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投影平面,在垂直于投影平面的方向上,配重层所在的投影空间落在下层平台的投影区间内,下层平台的投影区间落在上层平台的投影区间内。
[0023]具体而言,配重层包括由四根底部横杆10包围构成的矩形部,底部横杆10采用钢管且彼此焊接而成,底部横杆内搭设有多个配重板17,其四角位置焊接有竖直的且长度较短的圆钢,用于定位作用,圆钢外侧插设采用钢管的底部立杆11,底部立杆11靠近顶端位置处同样设置四根下部横杆12,四根下部横杆12也采用钢管,可彼此焊接同时与底部立杆11焊接 。
[0024]为了满足实际操作中的需要,下层平台中的短边长度要大于配重层的短边,以使下层平台相对于配重层向外延伸,从而增加操作空间,下部横杆12之间搭设下层支撑板15。
[0025]具体而言,四根底部立杆11的顶端插设有四根顶部立杆13,四根顶部立杆13的顶端设置四根呈矩形设置的上部横杆14,四根上部横杆14也采用钢管,可彼此焊接同时与上部立杆13焊接,上层平台中的短边长度要大于下层平台的短边,以使上层平台相对于下层平台向外延伸,上部横杆14之间搭设上层支撑板16。
[0026]作为优选的,配重层,下层平台和上层平台整体呈直角梯形设置,每层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杆,其中下层平台和上层平台中延伸出去的位置处设置倾斜的加强杆,该加强杆包括下部加强杆18和上部加强杆19,下部加强杆18和上部加强杆19之间也采用插接,其连接处与下层平台的拐角处焊接。
[0027]另外,上述中提到的钢管插接处均设置锁紧螺丝进一步固定,下层支撑板15和上层支撑板16均采用普通的镀锌钢板,而配重板17采用PL20钢板,为了进一步增强工装架整体的稳定性,在下部加强杆18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支撑杆(图中未示出),支撑杆可为单独的结构,在使用时,一端连接下部加强杆,另一端抵接地面,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下层平台和上层平台上均设置防护栏(图中未示出),为了便于工装架整体移动,配重层底部还设置万向轮22。
[002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
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层,包括底部支架和下层平台;上层,包括上部支架和上层平台,所述上部支架与所述底部支架活动连接;配重层,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的底端;爬梯,包括第一爬梯和第二爬梯,所述第一爬梯设置在所述底部支架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下层平台,所述第二爬梯设置在底部支架另一侧且连接至所述上层平台;其中,将所述上层平台所在的平面定义为投影平面,在垂直于所述投影平面的方向上,所述下层平台所在的投影区间落在上层平台的投影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架包括底部横杆和底部立杆,所述底部横杆包括多根且包围形成底层矩形部,所述立杆沿所述底层矩形部四角竖直设置,所述下层平台包括设置在底部立杆顶端且由多根下部横杆包围形成的下层矩形部,在垂直于所述投影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底层矩形部所在的投影区间落在下层矩形部的投影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装配式移动工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支架包括沿所述下层矩形部边缘设置的上部立杆,所述上部立杆中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底部立杆构成插接,所述上层平台包括设置在上部立杆顶端且由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仓顾超柏晓玮缪子健秦少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