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92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荧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
,尤其涉及一种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6

吡啶二羧酸(2,6

pyridinedicarboxylic acid,DPA)占炭疽杆菌孢子干重的5%

15%,是炭疽杆菌孢子的标志物。炭疽杆菌孢子是由活性炭疽杆菌在高温、冷冻、紫外线照射、干燥、强酸以及强碱等极端环境中转化而来的。炭疽杆菌孢子在极端环境中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转化为活性炭疽杆菌,同时释放出DPA。人类如果接触被炭疽杆菌孢子污染的牲畜、水、空气和土壤,就会感染炭疽病。例如,人如果吸入超过一万个炭疽杆菌孢子,并且在24

36小时内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死亡。由于炭疽杆菌孢子的巨大危害,检测其标记物DPA对其早期识别和治疗十分重要。
[0003]目前检测DPA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拉曼光谱法、电化学法、荧光法和紫外法等。其中,荧光和紫外检测法因其快速、简便、直观、低成本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无论是荧光法还是紫外法,一般都是基于DPA与金属离子(Ca
2+
、Zn
2+
、Cu
2+
、Eu
3+
等)的配位作用而实现检测的。例如,Lei Jia等人合成了荧光素和Eu
3+
的复合材料用于DPA的荧光检测,荧光素的绿色荧光不受DPA的影响,而DPA与Eu
3+
的配位敏化了Eu
3+
的红色荧光(J.Hazard.Mater.,2021,402,123776)。又如,Mirza Muhammad等人开发了一种基于谷胱甘肽功能化金纳米颗粒和钙离子的紫外法,用于DPA的检测,Ca
2+
与谷胱甘肽的配位作用使金纳米粒子聚集,颜色由红色变为紫色,而DPA也可与Ca
2+
配位,使得金纳米粒子解聚集。由上可知,已报道的方法通常是单模式的荧光法或紫外法,单模式检测的缺点在于易受环境和仪器波动引起的干扰,导致准确度不足;相比之下,荧光

紫外双模检测方法存在两个可用的读出信号,可实现不同检测模式之间的校准、验证,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更好的便利性。因此,DPA的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的开发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探针及检测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是提供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制备CdTe量子点分散液;
[0007]S2、将二甲酚橙加入水,制备1mM的二甲酚橙溶液;
[0008]S3、将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3~5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荧光模式检测探针;
[0009]S4、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1~6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紫外模式检测探针;
[0010]S5、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S3所述的荧光模式检测探针,在激发波长为286nm、发射波长为635nm下测定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的浓度;
[0011]S6、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S4所述的紫外模式检测探针,室温下静置1

3min,在紫外吸收波长434nm~578nm下,测定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的浓度。
[0012]优选地,步骤S3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体积比为1:3,步骤S4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体积比为1:1。
[0013]优选地,步骤S1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4]S11、在室温下,将0.2~0.3g二水柠檬酸钠、0.1~0.2g二水乙酸镉和50~60μL 3

巯基丙酸溶解在100mL水中,在搅拌条件下用1M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10~11;
[0015]S12、加入0.02~0.03g亚碲酸钠和0.05~0.06g硼氢化钠,搅拌8~12min,在95~100℃下回流8.5~9.5小时,冷却至室温;
[0016]S13、置于3500Da透析袋,在水中透析20~30小时,得到CdTe量子点分散液。
[0017]优选地,缓冲溶液为10mM、pH6.0的HEPES缓冲溶液。
[0018]本专利技术第二目的是提供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探针,包括:荧光模式检测探针和紫外模式检测探针,所述探针包括CdTe量子点和二甲酚橙。
[0019]优选地,CdTe量子点为CdTe量子点分散液,所述二甲酚橙为浓度1mM的二甲酚橙溶液。
[0020]优选地,荧光模式检测探针是由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3~5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而成;所述紫外模式检测探针由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1~6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而成。
[0021]优选地,荧光模式检测探针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的体积比为1:3;紫外模式检测探针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的体积比为1:1。
[0022]优选地,CdTe量子点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3]S11、在室温下,将0.2~0.3g二水柠檬酸钠、0.1~0.2g二水乙酸镉和50~60μL 3

巯基丙酸溶解在100mL水中,在搅拌条件下用1M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10~11;
[0024]S12、加入0.02~0.03g亚碲酸钠和0.05~0.06g硼氢化钠,搅拌8~12min,在95~100℃下回流8.5~9.5小时,冷却至室温;
[0025]S13、置于3500Da透析袋,在水中透析20~30小时,得到CdTe量子点分散液。
[0026]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是提供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探针在检测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方面的应用。
[0027]优选地,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为2,6

吡啶二羧酸。
[002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9]本专利技术基于二甲酚橙功能化CdTe量子点的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的探针,通过改变CdTe量子点和二甲酚橙的比例可以实现荧光和紫外两种检测模式的切换;在荧光检测模式下,加入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后,635nm处的发射峰增强;在紫外检测模式下,加入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后,434nm处的吸收峰增强、578nm处的吸收峰减弱。探针可通过荧光和紫外两种模式检测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更加便利,且两种检测模式的结果可相互印证,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制备CdTe量子点分散液;S2、将二甲酚橙加入水,制备1mM的二甲酚橙溶液;S3、将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3~5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荧光模式检测探针;S4、所述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按1:1~6体积比加入缓冲溶液,混合,配制紫外模式检测探针;S5、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S3所述的荧光模式检测探针,在激发波长为286nm、发射波长为635nm下测定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的浓度;S6、取待测样品,加入步骤S4所述的紫外模式检测探针,室温下静置1

3min,在紫外吸收波长434nm~578nm下,测定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的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体积比为1:3,所述步骤S4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与二甲酚橙溶液体积比为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CdTe量子点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S11、在室温下,将0.2~0.3g二水柠檬酸钠、0.1~0.2g二水乙酸镉和50~60μL 3

巯基丙酸溶解在100mL水中,在搅拌条件下用1M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将pH值调节至10~11;S12、加入0.02~0.03g亚碲酸钠和0.05~0.06g硼氢化钠,搅拌8~12min,在95~100℃下回流8.5~9.5小时,冷却至室温;S13、置于3500Da透析袋,在水中透析20~30小时,得到CdTe量子点分散液。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炭疽杆菌孢子标志物荧光

紫外双模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溶液为10mM、pH6.0的HEPES缓冲溶液。5.荧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慧慧曹亚甜潘勤鹤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