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79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包括由炉体内部墙体分割形成的绝热燃烧室、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绝热燃烧室设置有燃气燃烧器、铺设在底部的炉底蓄热层、和设置在炉底蓄热层上并位于绝热燃烧室中部的中心挡火墙;燃气燃烧器安装在绝热燃烧室前端,其进口用于通入生物质燃气,其出口对准中心挡火墙;一次调温室进口与绝热燃烧室出口连通,二次调温室进口与一次调温室出口连通,热风炉出口与后端外接换热设备连接;一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一次调温风管,二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二次调温风管。本热风炉的生物质燃气从燃烧器送入炉内,经过绝热燃烧室燃烧后,依此经过一次调温室和二次调温室,使得燃气燃烧充分,热风炉出口烟气温度可控。气温度可控。气温度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生物质燃气作为热源的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物质气化技术的应用推广,除了工业锅炉之外,越来越多的工业窑炉也开始使用生物质气化技术提供热源,热风炉属于其中之一,但目前现有的热风炉并没有根据生物质燃气特性进行设计,导致热风炉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热风焦油多,烘干机进口超温、烘干物料着火,烘干机尾部烟气布袋除尘糊袋、着火等问题。
[0003]传统燃气热风炉燃用高热值气体燃料,根据高热值燃料的特点进行了设计,导致使用生物质燃气时燃烧空间不足,炉出温度高,影响后端烘干设备、烘干物料、及环保设施的安全。部分生物质燃气含有液态焦油,该焦油在热风炉内受热形成的焦油蒸汽无法燃烧干净,进入后端设备影响烘干物料,甚至排放黑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包括由炉体内部墙体分割形成的绝热燃烧室、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以所述绝热燃烧室一侧为炉体前端,所述绝热燃烧室设置有燃气燃烧器、中心挡火墙和炉底蓄热层;所述炉底蓄热层铺设在所述绝热燃烧室内底部,所述中心挡火墙设置在所述炉底蓄热层上并位于所述绝热燃烧室中部,所述中心挡火墙顶部不碰触所述绝热燃烧室顶侧内壁;所述燃气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绝热燃烧室前端,其进口用于通入生物质燃气,其出口对准所述中心挡火墙;所述一次调温室进口与所述绝热燃烧室出口连通,所述二次调温室进口与所述一次调温室出口连通,所述二次调温室出口为热风炉出口,所述热风炉出口与后端外接换热设备连接;所述一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为其提供风量的一次调温风管,所述二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为其提供风量的二次调温风管。
[0006]生物质燃气进入炉内后在绝热燃烧室内稳定燃烧,炉底蓄热层能够使流入炉内的焦油快速蒸发及燃烧;高温烟气通过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逐级对烟气温度进一步下降,使烟气降温速度得到控制,为炉内脱硝提供工艺调整,并有充足的时间混合均匀;绝热燃烧室、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之间形成的烟气区域,形成曲折的通道,使得烟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延长,有助于提高燃尽率,降低出炉烟气的温度。
[0007]所述燃气燃烧器倾斜设置在所述绝热燃烧室上,其进口的高度高于其出口的高度。倾斜设置的燃气燃烧器,可以使燃气中含有的焦油顺利流入炉内,避免燃气燃烧器运行时被焦油堵塞,另一方面可以使燃气有一个向下燃烧的初速度,延长燃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缩短火焰长度及提高燃尽率。
[0008]所述绝热燃烧室设置有炉底补风管,所述炉底补风管位于所述炉底蓄热层上方并
对准所述中心挡火墙。炉底补风管可以补充焦油燃烧所需的风量,避免焦油蒸汽与生物质燃气抢风而导致破坏炉内燃烧动力场。
[0009]所述中心挡火墙开设有若干个将其前后侧贯穿的通道孔。设有通道孔的中心挡火墙,可防止生物质燃气火焰过长,提高绝热燃烧室前端温度,使燃气在热风炉内燃烧干净,并可起到稳定燃烧的作用。
[0010]所述绝热燃烧室出口位于炉体上部,所述一次调温室出口位于炉体下部,所述热风炉出口位于炉体上部;所述绝热燃烧室出口内安装有脱硝装置。绝热燃烧室出口、一次调温室出口、热风炉出口位置的设置,使得三个室内形成的通道具有较长的路径,让烟气具有更长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充足的时间混合均匀。
[0011]还包括用于为所述一次调温风管和所述二次调温风管提供风量的供风装置。供风装置的设置,使得高温烟气在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进行二次降温。
[0012]所述供风装置包括冷风连接管道、调温室风量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一次调温风管风量的一次风量分配阀、用于调节所述二次调温风管风量的二次风量分配阀;所述一次调温风管与所述二次调温风管分别与所述冷风连接管道连接,所述一次风量分配阀安装在所述一次调温风管与所述冷风连接管道之间的管道上,所述二次风量分配阀安装在所述二次调温风管与所述冷风连接管道之间的管道上,所述调温室风量调节阀安装在所述冷风连接管道上,所述冷风连接管道安装在炉体外壁。一次调温风管通过一次风量分配阀调节风量,二次调温风管通过二次风量分配阀调节风量,调温室风量调节阀可控制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的风量分配,以适应热风炉的负荷变化,并为脱硝等辅助措施提供工艺调节的保障。
[0013]所述一次调温室内上下部均布有两层所述一次调温风管,分别为一级一次调温风管和二级一次调温风管,所述一级一次调温风管位于上层。一次调温室内上下均布有两级一次调温风管,使烟气降温速度得到控制,为炉内脱硝提供工艺调节,并有充分的时间混合均匀。
[0014]所述二次调温室内上下部均布有两层所述二次调温风管,分别为一级二次调温风管和二级二次调温风管,所述一级二次调温风管位于下层。二次调温室内上下均布有两级二次调温风管,可有效均匀降低烟气温度,控制热风炉出口温度,避免后端设备因烟气超温导致的各种问题。
[0015]所述一次调温风管的数量大于所述二次调温风管的数量。一次调温室内的温度比二次调温室内的温度更高,使用更多的调温风管可有效且快速的将高温烟气进行降温。
[00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热风炉的生物质燃气从燃烧器送入炉内,经过绝热燃烧室燃烧后,依此经过一次调温室和二次调温室,使得燃气燃烧充分,热风炉出口烟气温度可控;效率更高,安全可靠;可有效解决热风焦油多,烘干机进口超温、烘干物料着火,烘干机尾部烟气布袋除尘糊袋、着火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透视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绝热燃烧室;2、一次调温室;3、二次调温室;101、燃气燃烧器;102、中心挡火墙;103、炉底蓄热层;104、炉底补风管;201、一级一次调温风管;202、二级一次调温风管;301、一级二次调温风管;302、二级二次调温风管;4、热风炉出口;5、冷风连接管道;501、调温室风量调节阀;502、一次风量分配阀;503、二次风量分配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实施例
[0023]参阅图1至图3,为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包括由炉体内部墙体分割形成的绝热燃烧室1、一次调温室2、二次调温室3;以绝热燃烧室1一侧为炉体前端,绝热燃烧室1设置有燃气燃烧器101、中心挡火墙102和炉底蓄热层103;炉底蓄热层103铺设在绝热燃烧室1内底部,中心挡火墙102设置在炉底蓄热层103上并位于绝热燃烧室1中部,中心挡火墙102顶部不碰触绝热燃烧室1顶侧内壁;燃气燃烧器101安装在绝热燃烧室1前端,其进口用于通入生物质燃气,其出口对准中心挡火墙102;一次调温室2进口与绝热燃烧室1出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炉体内部墙体分割形成的绝热燃烧室、一次调温室、二次调温室;以所述绝热燃烧室一侧为炉体前端,所述绝热燃烧室设置有燃气燃烧器、中心挡火墙和炉底蓄热层;所述炉底蓄热层铺设在所述绝热燃烧室内底部,所述中心挡火墙设置在所述炉底蓄热层上并位于所述绝热燃烧室中部,所述中心挡火墙顶部不碰触所述绝热燃烧室顶侧内壁;所述燃气燃烧器安装在所述绝热燃烧室前端,其进口用于通入生物质燃气,其出口对准所述中心挡火墙;所述一次调温室进口与所述绝热燃烧室出口连通,所述二次调温室进口与所述一次调温室出口连通,所述二次调温室出口为热风炉出口,所述热风炉出口与后端外接换热设备连接;所述一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为其提供风量的一次调温风管,所述二次调温室内均布有为其提供风量的二次调温风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燃烧器倾斜设置在所述绝热燃烧室上,其进口的高度高于其出口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燃烧室设置有炉底补风管,所述炉底补风管位于所述炉底蓄热层上方并对准所述中心挡火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挡火墙开设有若干个将其前后侧贯穿的通道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生物质燃气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燃烧室出口位于炉体上部,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浩然李振新胡双清王亚琢张元甲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