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151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包括电针、多个电针控制罐、治疗头盔、集线器、医生控制端、病人自控端,其中电针一端插入电针控制罐内,电针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集线器连接,电针控制罐设置有导引槽和两个控制轮,电针插入导引槽内,导引槽靠近控制轮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正对对应的控制轮,控制轮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摩擦带,两个控制轮上的绝缘摩擦带均与电针接触,一个控制轮控制电针沿着导引槽轴线方向进退,另一个控制轮控制电针绕着导引槽轴线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针治疗对于医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对病人治疗方案的可操作性,操作显著优于传统双手操作,可以同时控制两根以上的电针。的电针。的电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针治疗
,尤其是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

技术介绍

[0002]电针治疗仪是一种输出特定脉冲电流、通过针灸作用于穴位,给患者进行治疗/辅助治疗的仪器,电针治疗仪采用针刺人体穴位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在针刺穴位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刺激治疗,防治疾病,促进人体康复。
[0003]近年来,电针疗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凡用针灸治疗有效的病症均可用电针治疗。其中对癫痫、神经官能症、神经痛、神经麻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胃肠疾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疗效较好。在脑部治疗中,电针更有独特的优点。它能准确控制刺激电疗参数,代替医护人员手法运针,提高治疗效果。
[0004]但是,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发现电针治疗仪的导线比较长,可以应用于手足等身体远端部位。但是,在通电后,导线随着针刺针微微抖动,有时会给病人增加痛苦,同时也给医师带来不便。有些患者的邪气表浅或病变部位表浅,选用的是浅刺的针刺手法,或者坐位时针刺,由于上述原因,容易给病人增加痛苦,在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和护理工作中带来不便,并且影响疗效。
[0005]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电针治疗仪,能够更好地避免在电针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增加痛苦的问题,让病人可以及时控制自己的针刺强度,从而确保电针治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更舒适,使护理工作者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没有让病人控制的控制系统,无法优先执行病人控制的病人自控端的指令,无法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受良好,无法避免在电针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增加痛苦的问题,无法让病人控制自己的针刺强度,使得护理工作者工作效率更低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头盔、若干电针控制罐、若干电针、集线器、医生控制端、病人自控端;其中治疗头盔上设置若干插入孔,电针控制罐设置于相应的插入孔中,每一电针控制罐设置通孔,在通孔内壁的一侧设置导引槽,在通孔内壁的另一侧设置两个控制轮,每一电针插入相应的导引槽中,两个控制轮沿电针轴向设置,控制轮与电针接触,
其中一控制轮的转轴平行于电针,另一控制轮的转轴垂直于电针,集线器分别与电针和控制轮电连接,医生控制端通过集线器与电针和控制轮电连接;病人自控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挤压球和压敏电阻,压敏电阻设置于挤压球内,压敏电阻与电针电连接,控制面板与控制轮电连接。
[0008]其中,导引槽内壁为绝缘材质,导引槽靠近控制轮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口,两个开口分别正对对应的控制轮,控制轮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摩擦带。
[0009]其中,电针控制罐一端还设置有插入端,不同电针控制罐的插入端大小均不相同;插入孔大小均不同,插入孔与对应大小相同的插入端可拆卸连接。
[0010]其中,治疗头盔设置有两个透气网,顶端透气网位于治疗头盔顶端,后侧方透气网位于治疗头盔后侧方;顶端透气网固定连接有定位器,定位器表面设置有定位凸块;后侧方透气网固定连接有绝缘撑杆,集线器通过保护板与绝缘撑杆固定连接。
[0011]其中,治疗头盔两侧设置有耳扣槽。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装置可以按照输入程序控制电针的进、退、正转、反转、电流变强、电流变弱和停止,以及多个电针的同时操作或分时操作,极大程度上提高了电针治疗对于医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对病人治疗方案的可操作性,操作显著优于传统双手操作,可以同时控制两根以上的电针。控制系统优先执行病人控制的病人自控端的指令,确保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感受良好,能够更好地避免在电针治疗过程中给病人增加痛苦的问题,让病人可以及时控制自己的针刺强度,从而确保电针治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更舒适,使护理工作者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电针101;电针控制罐102;治疗头盔103;集线器201;医生控制端202;病人自控端203;导引槽102a;控制轮102b;开口102a

1;绝缘摩擦带102b

1;插入端102c;插入孔
103a;保险丝201a;挤压球203a;压敏电阻203b;透气网103b;定位器103c;绝缘撑杆103d;耳扣槽103e;保护板103f。
实施方式
[0020]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包括电针101、多个电针控制罐102、治疗头盔103、集线器201、医生控制端202、病人自控端203,其中电针101一端插入电针控制罐102内,电针101另一端通过导线与集线器201连接。
[0021]电针控制罐102设置有导引槽102a和两个控制轮102b,电针101插入导引槽102a内,导引槽102a内壁为绝缘材质,导引槽102a靠近控制轮102b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口102a

1,两个开口102a

1分别正对对应的控制轮102b,控制轮102b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摩擦带102b

1,两个控制轮102b上的绝缘摩擦带102b

1均与电针101接触,一个控制轮102b控制电针101沿着导引槽102a轴线方向进退,另一个控制轮102b控制电针101绕着导引槽102a轴线旋转。
[0022]电针控制罐102一端还设置有插入端102c,不同电针控制罐102的插入端102c大小均不相同。
[0023]治疗头盔103设置有多个插入孔103a,多个插入孔103a大小均不同,插入孔103a与对应大小相同的插入端102c可拆卸连接,不同插入孔103a对应不同穴位,医生根据治疗方案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插入孔103a插入对应的插入端102c,在装置运行后,电针101按治疗方案有序插入各个穴位。
[0024]集线器201内设置保险丝201a,多个电针101通过导线与集线器201内保险丝201a连接,集线器201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集线器201通过导线与医生控制端202连接,集线器201通过导线与病人自控端203连接。
[0025]病人自控端203设置有挤压球203a和压敏电阻203b,压敏电阻203b位于挤压球203a内,医生控制端202通过控制两个控制轮1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人自控强度式电针治疗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治疗头盔(103)、若干电针控制罐(102)、若干电针(101)、集线器(201)、医生控制端(202)、病人自控端(203);其中治疗头盔(103)上设置若干插入孔(103a),电针控制罐(102)设置于相应的插入孔(103a)中,每一电针控制罐(102)设置通孔,在通孔内壁的一侧设置导引槽(102a),在通孔内壁的另一侧设置两个控制轮(102b),每一电针(101)插入相应的导引槽(102a)中,两个控制轮(102b)沿电针(101)轴向设置,控制轮(102b)与电针(101)接触,其中一控制轮(102b)的转轴平行于电针(101),另一控制轮(102b)的转轴垂直于电针(101),集线器(201)分别与电针(101)和控制轮(102b)电连接,医生控制端(202)通过集线器(201)与电针(101)和控制轮(102b)电连接;病人自控端(203)设置有控制面板、挤压球(203a)和压敏电阻(203b),压敏电阻(203b)设置于挤压球(203a)内,压敏电阻(203b)与电针(101)电连接,控制面板与控制轮(102b)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导引槽(102a)内壁为绝缘材质,导引槽(102a)靠近控制轮(102b)一侧设置有两个开口(102a

1),两个开口(102a

1)分别正对对应的控制轮(102b),控制轮(102b)外表面设置有绝缘摩擦带(102b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盔,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广梅徐炳国龚涌灵梁伟张加英丁彩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