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69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4
本申请公开一种美容仪,其包括电极和壳体。壳体包括顶板及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壳体被配置为在美容仪工作时,前侧板位于后侧板的朝向人体的一侧;顶板具有工作面,电极安装于顶板并暴露于工作面;壳体具有长度方向,顶板位于壳体的头部,前侧板与后侧板均为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板,前侧板与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在壳体的尾部朝头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逐渐增大,后侧板的上端在长度方向上凸出于前侧板的上端,顶板的前侧缘支撑于前侧板的上端,顶板的后侧缘支撑于后侧板的上端,以使工作面与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本申请美容仪由于将工作面与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使得工作面与前侧板和后侧板均构成倾斜的角度,因此可使工作面具有较大的面积。有较大的面积。有较大的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美容仪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美容仪。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一些美容仪通常采用射频(RF)技术。射频是一种电磁波,其具有能量,且具有穿透力。在使用美容仪时,射频穿过用户表皮、抵达真皮,且电磁能转化成热能,从而对真皮进行轻度的、可控的烧灼,以破坏真皮里现有的(尤其是略老化的)胶原蛋白,由此激发皮肤的修复机制,生产新的胶原蛋白来替代被热能损坏的胶原蛋白。
[0003]美容仪包括工作头,工作头具有工作面,工作面上可间隔设有多个电极。电极相对突出工作面,可连接脉冲产生电路,从而在电极接触皮肤时,脉冲产生电路产生电/磁脉冲,以对皮肤进行保养等护理。
[0004]但是,这种美容仪的工作面的面积通常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美容仪,以解决美容仪的工作面的面积较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美容仪。该美容仪包括电极和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顶板以及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壳体被配置为在所述美容仪工作时,所述前侧板位于所述后侧板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顶板具有工作面,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顶板并暴露于所述工作面;其中,所述壳体具有长度方向,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壳体的头部,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为长度方向上的弧形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壳体的尾部朝头部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逐渐增大,所述后侧板的上端在所述长度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前侧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前侧缘支撑于所述前侧板的上端,所述顶板的后侧缘支撑于所述后侧板的上端,以使所述工作面与所述长度方向呈倾斜设置。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的面积范围为6平方厘米至15平方厘米;和/或,所述工作面与所述长度方向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手持段和扩张段;在所述壳体的尾部朝头部的方向上,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中的间距变大速度小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扩张段中的间距变大速度。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中的间距不变;和/或,所述手持段的整体弯曲度小于所述扩张段的整体弯曲度;和/或,在所述手持段,所述前侧板的宽度不变;在所述扩张段,所述前侧板的宽度随着逐渐靠近所述头部而逐渐减小。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包括第一手持部和第一扩张部,所述第一扩张部由所述第一手持部的上端向前弯曲延伸,以使所述第一扩张部的上端在厚度方向上向前凸出于所述第一手持部;和/或,所述后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扩张部和延伸部,所述第二扩张部的上端和所述前侧板的上端在长度方向上齐平,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第二
扩张部的上端,且向前弯曲延伸。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的左侧板和右侧板。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和/或,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设有凹部,以用于供手指搭持;和/或,所述后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前侧板的宽度。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左侧板和/或右侧板上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与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有凹部,以用于供手指搭持。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起部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最高部,且从所述最高部分别向上和向下逐渐降低高度;和/或,所述凹部的底部向另一侧凹设。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柱和阻挡部,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后侧板上,所述阻挡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且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用于供用户手指插入的限位空间;所述最高部或所述突起部的中间较高的一段对应所述把手设置;和/或,所述壳体从所述尾部到所述头部依次包括手持段和扩张段;在所述壳体的尾部朝头部的方向上,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中的间距变大速度小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扩张段中的间距变大速度;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扩张段。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前侧板的宽度;和/或,所述工作面与所述长度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度,且小于或等于40度。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连接柱和阻挡部,所述连接柱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后侧板上,所述阻挡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的第二端,且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用于供用户手指插入的限位空间。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具有后侧面,所述后侧面包括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曲面部分,所述把手将所述曲面部分包括手掌握持部和手指触摸部;所述手掌握持部位于所述把手与所述尾部之间,用于在用户以两个手指夹持住所述把手的时候贴合所述用户的手掌部位;所述手指触摸部位于所述把手和所述头部之间,用于在用户以两个手指夹持住所述把手的时候贴合所述用户的手指部位,其中所述手指触摸部的弯曲幅度大于所述手掌握持部的弯曲幅度。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手持部、第二扩张部和延伸部,所述第二扩张部的上端和所述前侧板的上端在长度方向上齐平,所述延伸部设于所述第二扩张部的上端,且向前弯曲延伸;所述第二扩张部包括所述手掌握持部,所述延伸部包括部分所述手指触摸部。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手指触摸部与所述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工作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和/或,所述手掌握持部的长度大于所述手指触摸部的长度;和/或,所述前侧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后侧板的宽度,所述把手所在的后侧板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掌握持部的宽度,且所述把手所在的后侧板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手指触摸部的宽度。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美容仪还包括散热件,所述壳体包括一端具有开口的壳本
体和具有所述顶板的工作头,所述电极安装于所述工作头,所述散热件安装在所述壳本体内,所述工作头通过安装于所述散热件而设于所述壳本体的开口处。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件包括沿壳体长度方向延伸的散热本体以及朝所述散热本体的第一侧凸出的安装凸部,所述安装凸部位于所述壳本体的开口内,所述工作头安装于所述安装凸部;和/或,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冷敷组件,所述冷敷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顶板上的冷敷件和设于冷敷件一侧面的制冷件,所述制冷件与所述散热件导热连接。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工作面呈梯形或大致梯形;和/或,所述电极包括中心电极、上电极、右电极、下电极、左电极、上边沿电极、左边沿电极和右边沿电极;所述中心电极设置在所述工作面上,所述上电极、右电极、下电极和左电极设置在所述工作面上且围绕所述中心电极,所述上边沿电极设置在所述顶板的上边沿,所述左边沿电极和右边沿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顶板的左右边沿;和/或,所述工作面与所述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30);以及壳体(10),所述壳体(10)包括顶板(11)以及相对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壳体(10)被配置为在所述美容仪工作时,所述前侧板位于所述后侧板的朝向人体的一侧;所述顶板(11)具有工作面(110),所述电极(30)安装于所述顶板(11)并暴露于所述工作面(110);其中,所述壳体(10)具有长度方向(A1),所述顶板(11)位于所述壳体的头部(102),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均为长度方向(A1)上的弧形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之间的间距在所述壳体的尾部(101)朝头部(102)的方向上至少部分逐渐增大,所述后侧板的上端在所述长度方向(A1)上凸出于所述前侧板的上端,所述顶板(11)的前侧缘(111)支撑于所述前侧板的上端,所述顶板(11)的后侧缘(112)支撑于所述后侧板的上端,以使所述工作面(110)与所述长度方向(A1)呈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面(110)的面积范围为6平方厘米至15平方厘米;和/或,所述工作面(110)与所述长度方向(A1)的夹角小于或等于4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手持段(10D)和扩张段(10E);在所述壳体的尾部(101)朝头部(102)的方向上,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10D)中的间距变大速度小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扩张段(10E)中的间距变大速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10D)中的间距不变;和/或,所述手持段(10D)的整体弯曲度小于所述扩张段(10E)的整体弯曲度;和/或,在所述手持段(10D),所述前侧板的宽度不变;在所述扩张段(10E),所述前侧板的宽度随着逐渐靠近所述头部(102)而逐渐减小。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包括第一手持部(121)和第一扩张部(122),所述第一扩张部(122)由所述第一手持部(121)的上端向前弯曲延伸,以使所述第一扩张部(122)的上端在厚度方向(A3)上向前凸出于所述第一手持部(121);和/或,所述后侧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手持部(131)、第二扩张部(132)和延伸部(133),所述第二扩张部(132)的上端和所述前侧板的上端在长度方向(A1)上齐平,所述延伸部(133)设于所述第二扩张部(132)的上端,且向前弯曲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还包括相对设置且连接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的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所述美容仪还包括左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19),所述左支撑板(18)和右支撑板(19)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且设置在所述左侧板(14)和右侧板(15)之间;和/或,所述左侧板(14)和/或右侧板(15)上设有凹部(142、152),以用于供手指搭持;和/或,
所述后侧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前侧板的宽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14)和/或右侧板(15)上设有沿长度方向(A1)延伸的突起部(141、151),所述突起部(141、151)与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有凹部(142、152),以用于供手指搭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141、151)在长度方向上具有最高部,且从所述最高部分别向上和向下逐渐降低高度;和/或,所述凹部(142、152)的底部向另一侧凹设。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美容仪还包括把手(20),所述把手(20)包括连接柱(21)和阻挡部(22),所述连接柱(21)的第一端(211)安装在所述后侧板上,所述阻挡部(22)连接在所述连接柱(21)的第二端(212),且所述阻挡部(22)与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用于供用户手指插入的限位空间(23);所述最高部或所述突起部(141、151)的中间较高的一段对应所述把手(20)设置;和/或,所述壳体(10)从所述尾部(101)到所述头部(102)依次包括手持段(10D)和扩张段(10E);在所述壳体的尾部(101)朝头部(102)的方向上,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手持段(10D)中的间距变大速度小于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在所述扩张段(10E)中的间距变大速度;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