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7150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及设备,属于小龙虾养殖技术领域,该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水体处理:9~10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田面加水,此时容易发生秸秆快速腐烂,水质恶化,变为红黑水,需要换水2~3次,将水色调为正常水色,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利用氨基酸肥水膏及豆浆,培肥水质,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对稻田水体的详细调控,使得稻田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从而避免水体恶化而带来的有害物质影响小龙虾的脱壳和健康,初步保障了小龙虾脱壳的成功率,同时采用脱壳饲料和脱壳助剂可对下龙虾充分的补钾和补钙,不仅提高了脱壳速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脱壳成功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脱壳成功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脱壳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龙虾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体内的蛋白质含量很高,且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虾肉内还富含镁、锌、碘和硒,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小龙虾含有虾青素,虾青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发现,虾青素有助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另外,小龙虾还可入药,能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但是现有技术中,充分利用水稻种植和小龙虾生长特性,通过适宜的稻田工程,开挖虾沟,抬高田埂,设置防逃设施等,合理统筹稻、虾种养茬口,6月

9月份种植一季水稻,水稻收割后,10月

翌年5月,充分利用冬春季水稻种植空闲期,养殖一季小龙虾。通过稻虾连作,小龙虾为稻田施肥、中耕、除草,增加土壤有机质,摄食稻田病虫害,实现化肥农药减量使用。在不影响水稻产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稻田小龙虾产量,提升稻米品质风味和质量安全,增加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小龙虾幼体阶段一般2~4天蜕壳1次,幼体经3次蜕壳后进入幼虾阶段,在小龙虾种苗(幼虾)阶段,每5~8天蜕壳1次,在成虾阶段,一般8~15天蜕壳1次,小龙虾从幼体阶段到商品虾养成需要蜕壳11~12次,蜕壳是它生长发育、增重和繁殖的重要标志,每蜕1次壳,它的身体就长大1次,脱壳也正是能否提高小龙虾重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09984064A公开了小龙虾生态养殖方法,虽然为小龙虾生长提供了干净的水体,促进龙虾快速生长,提高龙虾的产量,但是其对水体的调控不够细致准确,无法充分保障小龙虾的脱壳成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及设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该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7]步骤一:水体处理:9~10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田面加水,此时容易发生秸秆快速腐烂,水质恶化,变为红黑水,需要换水2~3次,将水色调为正常水色,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利用氨基酸肥水膏及豆浆,培肥水质,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让虾苗可以摄食到优质的开口饵料,提高成活率,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为小龙虾越冬期,此阶段仍然会有小龙虾幼体孵化出来,根据水体肥度,适时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黄腐酸钾培肥水质,翌年3月份之后,主要采取腐殖酸钠和生物肥,培肥水质,防止滋生青苔,翌年4月份,每隔10~15天,加水1
次,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翌年5、6月份,根据水质情况,每隔7~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全田泼洒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若水质仍较差,全田交替遍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或生物型底质改底剂,氧化改底;
[0008]步骤二:调配脱壳饲料和脱壳助剂:根据养殖期间的需求确定相应的养殖饲料,再采用混合机将养殖饲料与离子钙充分混合,形成脱壳饲料,同时将氯化钾与水混合,直至氯化钾完全溶解,形成钾液,将磷酸二氢钙与水混合,直至磷酸二氢钙完全溶解,形成钙液,将钾液和钙液按1:0.2组合使用,即为脱壳助剂;
[0009]步骤三:投喂及防病害:在小龙虾未脱壳期间,投喂养殖饲料,在小龙虾脱壳期间,提前1~2天,投喂脱壳饲料,并向稻田水体中泼洒脱壳助剂,而在小龙虾养殖全过程中,每隔7~10天,采用混合机将养殖饲料或脱壳饲料与乳酸菌和多维素混合,持续拌喂5~7天,同时每月用10~20g/m3的茶粕浸出液向稻田水体泼洒,并且每月使用一次纤虫净,同时在小龙虾养殖全过程中,每天保持2h的曝气机增氧。
[0010]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EM菌、光合细菌、乳酸菌和芽孢杆菌,所述加水1次的加水量为水面上升5~10cm,所述换水1次的换水量为稻田水体的20~50%。
[0011]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设备,包括混合机,所述混合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侧壁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侧壁上贯通开设有环槽,且筒体的外表面固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上固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固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表面啮合连接有从动齿环,所述从动齿环的内表面固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内表面固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另一侧固接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另一端固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开设有嵌槽,所述嵌槽内嵌合连接有嵌块,所述嵌块的侧壁上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接有搅拌叶。
[0012]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与空腔的侧壁滑动套接,所述固定架和电动机关于筒体的中轴线均匀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从动齿环与空腔转动套接,所述移动环与环槽滑动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环和环槽的横截面均呈中字形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刮板与筒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刮板的侧壁呈倾斜弧形设置。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稻田水体的详细调控,使得稻田水体始终保持肥活嫩爽,从而避免水体恶化而带来的有害物质影响小龙虾的脱壳和健康,初步保障了小龙虾脱壳的成功率,同时采用脱壳饲料和脱壳助剂可对小龙虾充分的补钾和补钙,不仅提高了脱壳速率,还可进一步提高脱壳成功率。
[00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嵌块嵌入固定环上的嵌槽,使得转轴与固定环相对固定,此过程中便于转轴和搅拌叶的拿取,从而便于清理搅拌叶上的物料,也便于混合机的卸料和清洗,待上述转轴固定后,将物料全部投入筒体中,并启动固定架内的电动机,使得电动机通过传动轴上的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环转动,进而使得从动齿环上的移动环带动刮板和衔接杆转动,使得刮板清理筒体内表面的同时,翻动物料的外边缘,使得物料具有从外向内的传动过程,同时衔接杆通过固定环带动转轴和搅拌叶转动,使得搅拌叶翻动物料的中心,使得物料中心具有向上和向外传动的过程,达到充分混合物料的目的,不仅避免了物料黏附于筒体的内表面,还提高了混合效率。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设备的筒体结构半剖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设备的衔接杆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水体处理:9~10月中旬,水稻收割后,田面加水,此时容易发生秸秆快速腐烂,水质恶化,变为红黑水,需要换水2~3次,将水色调为正常水色,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利用氨基酸肥水膏及豆浆,培肥水质,培育丰富的天然饵料,让虾苗可以摄食到优质的开口饵料,提高成活率,11月下旬至翌年3月初,为小龙虾越冬期,此阶段仍然会有小龙虾幼体孵化出来,根据水体肥度,适时使用氨基酸肥水膏和黄腐酸钾培肥水质,翌年3月份之后,主要采取腐殖酸钠和生物肥,培肥水质,防止滋生青苔,翌年4月份,每隔10~15天,加水1次,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翌年5、6月份,根据水质情况,每隔7~10天,换水1次,换水后,全田泼洒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若水质仍较差,全田交替遍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或生物型底质改底剂,氧化改底;步骤二:调配脱壳饲料和脱壳助剂:根据养殖期间的需求确定相应的养殖饲料,再采用混合机将养殖饲料与离子钙充分混合,形成脱壳饲料,同时将氯化钾与水混合,直至氯化钾完全溶解,形成钾液,将磷酸二氢钙与水混合,直至磷酸二氢钙完全溶解,形成钙液,将钾液和钙液按1:0.2组合使用,即为脱壳助剂;步骤三:投喂及防病害:在小龙虾未脱壳期间,投喂养殖饲料,在小龙虾脱壳期间,提前1~2天,投喂脱壳饲料,并向稻田水体中泼洒脱壳助剂,而在小龙虾养殖全过程中,每隔7~10天,采用混合机将养殖饲料或脱壳饲料与乳酸菌和多维素混合,持续拌喂5~7天,同时每月用10~20g/m3的茶粕浸出液向稻田水体泼洒,并且每月使用一次纤虫净,同时在小龙虾养殖全过程中,每天保持2h的曝气机增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龙虾养殖的脱壳前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微生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笑娜宋光同姜祝祥王芬陈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