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96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控制领域。本机器人主要包括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轮子、两个直流电机、两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和机器人的主体骨架。同时,本机器人还包括信息处理系统,以及电源供电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法是通过设置与机器人上部的红外传感器检测其与地面的距离,从而得出姿态信号,并根据得出的姿态信号进行信息处理,从而产生电机控制信号驱动电机,使机器人保持平衡。该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准确的掌握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小,不容易产生零点漂移,并且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 人,属于机器人控制领域。技术背景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是在伴随着当今对移动式机器人不断的深入研究的趋 势下出现的新型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具有成本低、机构和控制算法简单、能 高速稳定的移动、动力利用率高,同时能够自学习,同过自强化学习来学会 之前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自平衡,扩展了他适 应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同时,可以进行加速或者是减速以及实现原地回转和 任意半径转向,移动轨迹更为灵活易变,大大弥补了传统三轮或四轮转向不 足的缺点。目前在美国的商品化两轮代步机器人Segway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 (Solid-State 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 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但 是这种方法由于采用先进的固态陀螺仪,所以成本比较高,不能得到普及。 传统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姿态检测系统多采用倾角仪,加速度计和陀 螺仪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测量目的,这种方法成本较高,而且像陀螺仪, 倾角仪等器件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产生零点漂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作为姿态检测的两轮自平衡机器 人,此机器人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来达到姿态检测的目的, 此种方法大大节约了传感器的成本,同时克服了零点漂移现象,能够有效准 确的对姿态进行检测。同时体积较小,甚至可以在普通的办公桌桌面上工作。本技术的主体思路是当机器人发生倾斜时,红外传感器检测的其 与地面的距离将发生变化,红外传感器将变化的信号传给主控制器,在主控 制器中,将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之后,将处理好的信号转换成驱动电机的P麵波信号,该信号传送到电机的控制电路板上,从而驱动电机,使电机 朝着机器人倾斜方向转动,从而达到控制机器人自平衡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主体支架、固定在主体支架 下端的电机支架、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的两个电机、连接在两个电机上的轮子、 主控制电路、固定在主体支架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支架和两个红外传感器。两 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固定在红外传感器支架的左右两端,采集与地面之间的距 离,两个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电路 的输出端与电机相连。上述机器人的自平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左右两个红外传感器分别检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以电压 信号的形式传送给主控制电路;设L1为左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设L2为右侧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L0为机器人处于平衡位置时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的与地面之间的距离;2) 主控制电路通过接收到的距离L1、 L2判断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具体 为当L1〉L0且L2《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右发生倾斜;当LKLO且L2>L0时,判断机器人为向左发生倾斜;3) 根据步骤2)得到的机器人姿态信息,主控制电路通过增量PID控制 算法,得出一组PWM波控制信号来控制电机,驱动电机进行转动,使机器人 重新达到平衡;具体为-当机器人向右倾斜时,电机向右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右移动, 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当机器人向左倾斜时,电机向左转动,通过车轮带动机器人向左移动, 产生一段位移后,使机器人重新达到平衡。本技术采用红外传感器作为姿态检测的信号输入,此种方法大大节约 了传感器的成本,同时克服了零点漂移现象,能够有效准确的对姿态进行检附图说明图1自平衡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图图2自平衡机器人的电气结构示意图 图3自平衡机器人电气结构框图图4自平衡机器人动作示意图图5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示意图图6自平衡机器人控制方法原理图图7整个控制过程的软件算法流程图图8 (a)电机支架结构前视图图8 (b)电机支架结构上视图图8 (c)电机支架结构右视图图9 (a)传感器支架前视图图9 (b)传感器支架上视图图9 (c)传感器支架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首先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的机械部分。本技术的机械结构比较 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本机器人包括两个独立的轮子,机器人的轮子l 采用的是硬质的塑料,塑料外圈套用橡胶制成的轮胎,比起普通标准的轮子, 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机器人的重量,同时大大减轻了电机5的负担,从而减低了电机5的功率。进而可以减少了电机的成本。电机支架3 (参见图8)采用的是铝质材料,电机5通过上下各两个固定 螺丝固定到电机支架3上。电机支架3通过左右个4个螺丝固定到机器人主 体支架2的下端,这样保证了即使机器人在剧烈运动时,机器人的驱动部分 仍然非常牢固。同时,电机支架3又与机器人电机5相连,构成机器人的底 盘及驱动执行机构。机器人主体支架2的主要材料为优质的3毫米厚亚格力塑料板(塑料玻 璃板)。这样的材料大大减轻了机器人的重量,而且在机器人发生倾斜时,由 于采用较轻的塑料板替代传统的铝板,可以使机器人迅速的恢复的平衡位置, 给系统变得更加容易控制。同时,亚格力塑料板方便打孔,可以便于以后的扩展功能。如图9所示,红外传感器支架4连接到机器人主体支架2的上端,同时, 红外传感器支架4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红外反射式传感器6,构成机器人的 姿态检测部分,为机器人提供姿态检测的信息。红外传感器支架4采用的是 铝质的支架,因为如果采用塑料玻璃板,由于支架较细,非常容易折断,因 此采用铝质支架。红外传感器支架4由一个固定螺丝固定到机器人主体支架2 上。下面结合图4说明本技术的电气部分。本技术的电气结构包括 两个直流无刷电机5、 DSP主控制电路板7、电源管理模块8和电池9。其中 两个红外传感器6分别与DSP控制板7的A/D采样电路相连,A/D采样电路 将红外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而便于在DSP控制器内进行处 理。在DSP控制器中将采样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后,由DSP输出电机控制信 号PWM波,电机5的驱动电路直接与DSP控制板7相连,接收由DSP发出 的PWM波控制信号。驱动电路将信号进行处理后进而直接控制电机5转动。 DSP控制板7的核心芯片采用的是TI公司生产TMS320F2812,该处理 器采用的是改进的哈佛总线结构,内部有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时钟频率最 高可达到150MHZ,完全满足的自平衡机器人实时性的要求。其中 TMS320C28X系列DSP是目前控制领域最高性能的处理器,具有精度高,速 度快,集成度高等特点。电机5是采用著名的集成舵机生产商FUTABA公司生产的S148型电机。 该电机为直流电机,驱动电路与电机集成,机身小巧(40.5X20.0X38.0)并且 性能高,采用5V直流供电,并且配合齿轮减速装置,最大转速为60rpm,扭 矩为3.40kg-cm,完全满足机器人所需要的动力性能要求。同时支持PWM波 控制,可以完成系统的基本要求。红外传感器6采用的是SHARP公司生产的GP2Y0A02YK。该传感器采用 5V供电,为模拟量输出,探测范围为Ocm-150cm,提供宽角度的测量范围, 响应时间为39ms,该传感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采集到信号,为机器人提供 了极佳的动态性能。电源管理模块8采用的是集成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姿态检测的两轮直立式自平衡机器人,包括主体支架(2)、固定在主体支架(2)下端的电机支架(3)、固定在电机支架上的两个电机(5)、连接在两个电机(5)上的轮子(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制电路、固定在主体支架(2)上端的红外传感器支架(4)和两个红外传感器(6),两个红外传感器(6)分别固定在红外传感器支架(4)的左右两端,采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两个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主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相连,主控制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机(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晓钢刘航武卫霞胡静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