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70909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申请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支撑模板技术领域,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包括触抵部、调固部、侧抗部和连接部;所述触抵部包括触抵板,所述触抵板通过所述调固部定位于地面上,所述侧抗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调节长度尺寸并安装于所述触抵部上;施工方法包括调距和装配。本申请具有使支撑模板系统可适配不同尺寸的建筑体使用,提高了支撑模板系统的适用性,降低了支撑模板系统的应用成本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支撑模板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浇筑的墙体、立柱等建筑结构在成型时,往往需要施工人员相对建筑结构搭建支撑模板。这种支撑模板可对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浆体起到抵接、支撑的作用,以保障混凝土浆体的定型及固化,进而有助于保障建筑结构成型后的质量及结构稳定性。
[0003]现有的混凝土支撑模板大多包括多块支撑板、外接架和固定桩。外接架设置于支撑板上,施工人员通过固定桩将外接架定位于地面上,以保障支撑板安装在地面上的位置稳定性。支撑板通过抵接建筑结构中浇筑的混凝土浆体,以保障混凝土浆体固化成型的稳定性,进而有助于保障建筑结构的成型质量。
[0004]然而,针对不同尺寸的墙体及其他建筑结构,往往需要施工人员定制适配的支撑板以支撑,而这种定制的支撑模板系统又存在定制成本高且不利于重复利用的问题,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定制化的支撑模板成本高且不利于重复利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包括触抵部、调固部、侧抗部和连接部;所述触抵部包括触抵板,所述触抵板通过所述调固部定位于地面上,所述侧抗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调节长度尺寸并安装于所述触抵部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抗部通过连接部以便调节自身的整体长度尺寸,进而便于适配不同长度尺寸的触抵板;触抵板通过调固部安装于地面上,以于待建设的建筑体处做抵接防护,有助于保障建筑体后续成型的质量及稳定性;此过程通过调节侧抗部的长度尺寸,以适配不同长度尺寸的触抵板,进而有助于提高支撑模板系统的适用性,降低了支撑模板系统的定制成本。
[000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固部包括锁位机构、外撑架、套抵机构和多组定位桩;所述锁位机构设置于所述触抵板上,所述套抵机构设置于所述外撑架的其中一端,以用于同所述锁位机构相连;多组所述定位桩用于将所述外撑架的另一端定位于地面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撑架通过套抵机构与锁位机构相连,定位桩将外撑架远离触抵板的一端定位于地面上,使外撑架稳定安装于触抵板与地面之间,进而有效保障了触抵板的位置稳定性及抵接混凝土浆体的应用稳定性,保障了建筑体后续成型的产品质量。
[001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锁位机构包括外探板和过盈围圈,所述外探板
设置于所述触抵板上,所述过盈围圈围绕所述外探板的外周壁设置;所述套抵机构包括套抵块,所述套抵块设置于所述外撑架上,所述套抵块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外探板和所述过盈围圈抵入的装配通道,所述过盈围圈过盈配合于所述外探板和所述套抵块之间。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探板与过盈围圈一并插接于装配通道内腔,过盈围圈过盈配合于外探板和套抵块之间,使套抵块和外延板实现稳定且快速插接,且便于施工人员拔离,进而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在地面上定位触抵板的工作效率及便捷性。
[0012]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抗部包括预接方管和预抵方管,所述预抵方管的任意一端适配插接于所述预接方管的侧壁内;所述连接部包括固连螺栓,所述固连螺栓穿设于插接相连的所述预接方管和所述预抵方管,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触抵板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抵方管长度方向的一端插接于预接方管内腔后,预抵方管可沿预接方管的长度尺寸进行滑移,进而以改变预抵方管和预接方管的整体长度尺寸,以适配长度尺寸的触抵板;固连螺栓同时穿过插接的预接方管和预抵方管后,螺纹拧紧于触抵板上,保障了预接方管、预抵方管在触抵板上的安装便捷性及稳定性。
[0014]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侧抗部包括多根抵接方管和多块端抵支板,所有所述端抵支板分别设置于每根所述抵接方管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部包括多组连板机构和多组定位机构;一组所述连板机构用于连接相抵的两块所述端抵支板,使相邻的所述抵接方管首尾相连;一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使一块所述端抵支板定位于所述触抵板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抵接方管首尾相连后,相邻的两块端抵支板相互朝向的侧壁相抵,连板机构用于连接相抵的两块端抵支板,定位机构用于使每一块端抵支板独立固定于触抵板上,使得抵接方管和端抵支板快速且稳定的安装于触抵板上;此过程通过增减抵接方管的数量,以适配安装于不同长度尺寸的触抵板上,使支撑模板系统可以适配不同尺寸的建筑体以应用,提高了支撑模板系统的适用性,并有助于降低支撑模板系统的应用成本。
[0016]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组所述连板机构包括连板螺栓和连板螺母;所述连板螺栓穿设于相抵的两块所述端抵支板,所述连板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连板螺栓上,使相抵的两块所述端抵支板相连。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板螺栓同时穿过相抵的两块的端抵支板后,连板螺母螺纹连接于连板螺栓上,使相抵的两块端抵支板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使首尾相连的抵接方管快速连接为一个整体,以适配于不同尺寸的触抵板。
[0018]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每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侧板和定位螺栓;所述定位侧板设置于任意一块所述端抵支板上,所述定位螺栓穿设于所述定位侧板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触抵板上。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侧板增大了端抵支板和触抵板的接触面积,定位螺栓穿过定位侧板并螺纹拧紧于触抵板上,使定位侧板和触抵板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有效保障了抵接方管和端抵支板在触抵板上的安装稳定性及连接强度。
[0020]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触抵部还包括转抵环板和插连条,所述触抵板又包括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所述插连条设置于所述第一抵板上,所述第二抵板上贯穿设置有用于供所述插连条适配插接的插接通道;所述转抵环板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抵板的侧壁上,以用于使所述插连条定位于所述插接通道的侧壁内;所述转抵环板上还设置有换位
导面。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连条插接于插接通道内腔,使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快速连接为一个整体,转抵环板用于同时抵接插连条和第二抵板,使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快速连接为一个整体;此过程通过增减第二抵板,以调节触抵板的尺寸,进而有助于提高支撑模板系统的适用性,降低了支撑模板系统的应用成本。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的施工步骤:调距:将侧抗部安装于触抵板的侧壁上,通过连接部调节侧抗部的整体长度尺寸后,再将侧抗部安装于触抵板上;以备用;装配:将触抵板抵接于待施工的建筑体处,通过调固部将触抵板定位于地面上,以完成触抵板的装配。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可快速且高效的调节触抵板的尺寸以及侧抗部的尺寸,使支撑模板系统可适配不同尺寸的建筑体以应用,进而有效降低了支撑模板系统的应用成本,提高了支撑模板系统的适用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抵部(1)、调固部(2)、侧抗部(3)和连接部(4);所述触抵部(1)包括触抵板(11),所述触抵板(11)通过所述调固部(2)定位于地面上,所述侧抗部(3)通过所述连接部(4)调节长度尺寸并安装于所述触抵部(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固部(2)包括锁位机构(21)、外撑架(22)、套抵机构(23)和多组定位桩(24);所述锁位机构(21)设置于所述触抵板(11)上,所述套抵机构(23)设置于所述外撑架(22)的其中一端,以用于同所述锁位机构(21)相连;多组所述定位桩(24)用于将所述外撑架(22)的另一端定位于地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位机构(21)包括外探板(211)和过盈围圈(212),所述外探板(211)设置于所述触抵板(11)上,所述过盈围圈(212)围绕所述外探板(211)的外周壁设置;所述套抵机构(23)包括套抵块(231),所述套抵块(231)设置于所述外撑架(22)上,所述套抵块(231)上还设置有用于供所述外探板(211)和所述过盈围圈(212)抵入的装配通道(232),所述过盈围圈(212)过盈配合于所述外探板(211)和所述套抵块(23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抗部(3)包括预接方管(31)和预抵方管(32),所述预抵方管(32)的任意一端适配插接于所述预接方管(31)的侧壁内;所述连接部(4)包括固连螺栓(41),所述固连螺栓(41)穿设于插接相连的所述预接方管(31)和所述预抵方管(32),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触抵板(1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支撑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抗部(3)包括多根抵接方管(33)和多块端抵支板(34),所有所述端抵支板(34)分别设置于每根所述抵接方管(33)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连接部(4)包括多组连板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志林张伟单宇高伟泽唐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经协建筑装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